★ 《时代跃迁》电子月刊 The Epochal Transition | www.times.net.au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 颠覆已知结构,开启重写世界之路!" /> <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 :: 阅读主题 - [文化]澳洲彩虹鹦创刊纪实
<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文化]澳洲彩虹鹦创刊纪实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时代跃迁》电子月刊 The Epochal Transition | www.times.net.au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 颠覆已知结构,开启重写世界之路!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898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8883


文章时间: 2025-7-31 周四, 下午1:05    标题: [文化]澳洲彩虹鹦创刊纪实 引用回复

[文化]澳洲彩虹鹦创刊纪实


《澳洲彩虹鹦》创刊于2005年元月。在那个博客刚兴起、社交媒体尚未普及的年代,我们选择了一条几乎逆时代潮流的路径——做一本纸质季刊,而且是完全手工编排、人工联系作者、用工资支撑印刷和邮寄的民间文学刊物。

创刊号印量极少,每册成本十澳元,成本极高,按需印刷,排版用的是最基本的工具,甚至连图片处理都在普通办公电脑上完成。那时我仍在悉尼打工,白天忙公司业务,夜晚一边写稿,一边联系作者、编稿、校稿、排版,直到深夜。副会长美芷负责校对每一期的封面、题词、目录页、栏目页都亲手设计,每一页文字都校三遍以上才敢交付印厂。没有设计师,没有美编,没有团队,只有一台电脑、一颗执念,以及一个文学理想。

创刊后的前五期全部由我一人出资印刷邮寄,完全没有外部资助。每期收录至少一百位作者作品,自费印刷费用、澳洲国内外邮资、寄给作者和图书馆的样刊,几乎花光我当时每月大部分收入。永久名誉会长巫逖先生负责收集、核对作者地址,并安排邮寄到世界各地。有人劝我“与其这样苦撑,不如转电子版”,但我始终坚持:“如果这世界连一份纸质刊物都支撑不起,还有什么文化可以落地?”

更难得的是,《澳洲彩虹鹦》创刊号即获 ISSN 编号,这在当时是一种极高的文化认定。澳洲国家图书馆审核严格,要求刊物具备完整架构与持续出版意愿。我们如实提交了期刊定位、编辑责任、版面设计与计划周期,不仅获得正式编号,还被纳入国家图书馆永久馆藏系统。这意味着,每期内容都会被国家级数据库保留、索引、开放查询,成为澳洲文学结构的一部分。

同年,我们同步创办了“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专属网站和论坛,成为期刊与读者互动的主阵地。最早的投稿多来自澳洲本地写作者,杜鹃女士成为当年发帖率最高的诗人作家之一。后来逐渐吸引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的华文写作者,形成多语境、多代际、多阶层的文学交汇圈。这一批“野生作者”构成了我们最初的文献基因——他们有清洁工、厨师、留学生、退休教师、海外新移民,也有因工作变动或婚姻迁移而定居他国的普通人。

2007年,北京现代文学馆也正式收藏了《澳洲彩虹鹦》,此举确认了本刊在全球华文文化生态中的双重定位:既是海外独立文学的罕见样本,也是中国本土文化体系对外观察视角中的重要交叉点。自此,《澳洲彩虹鹦》成为被澳洲国家图书馆与中国现代文学馆同时收藏的唯一活跃华文文学刊物之一。

第六期起,热心文化支持者曾力先生提出无偿资助印刷费用。他并非文学人,也从未投稿,仅仅因为读过前三期之后深受感动,愿意在幕后支持这份民间刊物生存。他的支持贯穿第六期至第二十期,帮助我们解决最沉重的成本问题,使得刊物可以持续无广告、无推销、无捆绑发行。

我们从未设限,亦不区分专业与非专业。只要写得真、写得深、写得动人,我们就敢用。而也正因为此,二十期《澳洲彩虹鹦》成为一个独特样本——它既不是商业期刊,也不是机构项目,而是完全由个人逻辑主导、独立编辑、自负盈亏、跨地域协作的文化实践体。没有名额分配、没有“主流视角”,只有真实的个体表达和跨界交流。

这些文字,后来都随笔会网站一起,被数字化编入澳洲国家图书馆的 TROVE 系统与 PANDORA 电子典藏计划。我们已经着手将当年二十期纸刊重新制作成电子版,并配合国家图书馆电子发布要求统一提交。未来,这些文献将在全球范围开放浏览与检索,只要您曾经在那二十期中发表过作品,即意味着:您的文字将被永久纳入国家文献系统,供全球读者阅读、研究、引用、保存。

这不仅是我们对作者的庄重承诺,也是我们在2005年创刊时未曾想象的文化回响。那时我们只是想留下一些真话,没想到这些话,最终成为文明记录的一部分。

至今,我们仍记得第一期寄出时,邮局柜台人员说:“你寄这么多地方,是要开公司吗?”我说:“不是,是送给每个写作的人。”她一笑而过,没想到这件事,已经走了二十年。

《澳洲彩虹鹦》没有消失,它一直都在。在文字里,在纸张里,在国家图书馆的编号里,在我们每一个仍愿意写、仍愿意读、仍愿意相信“文字有光”的人心里。

而这一路走来的纪实,既是一本刊物的成长轨迹,更是一个时代里,用手工、信念与纸张铸成的文化微型史。

澳洲彩虹鹦被誉为南半球中华文化绿洲。


《澳洲彩虹鹦》创刊号纸刊封面


_________________

【极简架构体系创建者】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文学作品链接】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巫朝晖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时代跃迁》电子月刊 The Epochal Transition | www.times.net.au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 颠覆已知结构,开启重写世界之路!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