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4001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9411
:
|
|
[极限武学]闭眼逆风独立
今天清晨,我在悉尼 Drew Dog’s Rocks 海边迎着强风练功,实际地面海拔约 2 米。全程有正面视频,两张照片只是开始和结束时的截屏。第一张照片拍摄于 2025 年 9 月 16 日 06:04:45,方位 175° 南,显示海拔 30.4 米(实际地面约 2 米)速度 0.0 公里/小时,坐标 -33.97975278, 151.14983196。第二张照片拍摄于 2025 年 9 月 16 日 06:48:27,角度同样是 175° 南,海拔 30.4 米(实际地面约 2 米)速度 0.0 公里/小时,坐标 -33.9797553, 151.1498342。这两张截屏记录了起止时间:从 06:04:45 开始,到 06:48:27 主动结束,总时长 43 分 42 秒。
这段时间里,我闭眼左脚金鸡独立,最高心率 115,共完成 242 次呼吸,平均每次约 10.8 秒,相当于每分钟约 5.5 次的缓慢节律。
第一张图记录了刚入定的瞬间:朝南站立,风迎面压来,我闭上眼,左脚支撑、右腿悬空,双臂自然开合,身心迅速进入安静。第二张图定格在结束时刻:同样朝南,风依旧强劲,而我的身体仍然定如初。与此同时,另一张照片拍出了海边的风袋——布料已经严重破损,却仍被吹得全伸展。按照风袋的受力情况判断,当时风速大约在 10–15 米/秒,即 36–54 公里/小时(约蒲福 6–7 级风)。在这种风力中,空气如同潮水一般不断推挤全身,但我依旧能自重心稳稳在脚底,气机从脚心到头顶上下贯穿,平衡在体内,而不是依靠僵硬的肌肉死撑。
这次练功还有一个清晰标记:全程出现 5 次流泪。泪水来得突然而短暂,呼吸与意守并未被打乱,我能感觉到左眼周围的循环被带动,像是阶段性的释放口。结合以往的情况,每隔几十次呼吸左眼都会自然流泪,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气血运行到某个关口时的“气冲病灶”。过去我的左眼经常发痒,而近期这种症状明显减轻,如今通过流泪的方式释放出来,正好说明调理正在深入。
把时间校准到 43 分 42 秒后,今天的节律更加清楚。强风环境下,闭眼单脚保持近三刻钟,呼吸稳定在 10 秒以上一息,心率上限 115 而不飙升,说明此刻已不是靠肌肉硬撑,而是让气机在风中自运。我在风里站稳,不是为了对抗风,而是让身体与风并行,守住那口气,直到自己决定收功为止。
这段练功体验,再次印证了我在闭眼金鸡独立上的积累:一小时以上的稳定并非奇迹,而是数年自悟后的自然结果。相比之下,今天的三体桩练习显得更像顺势延伸。我仅仅练了一个月左右,每天半小时,已经能在闭眼状态下持续三十分钟而不感疲累,不科拉。这样主动结束,并非体能极限,而是自定收功点。呼吸平均 11 秒一息,说明三体桩与金鸡独立一样,正在进入“气机自运、意形合一”的阶段。
闭眼练功的难度远超睁眼。普通人睁眼金鸡独立往往坚持不过一分钟,闭眼几乎无法站稳,而我在风速 36–54 公里/小时的海边闭眼独立四十多分钟,能保持呼吸、心率和身体的稳定,这本身就是超越常规的实证。至于形意三体桩,高桩确实不会过分压迫膝盖,但闭眼后要保持前脚三、后脚七的重心分布,仍然需要极高的内在平衡。今天能轻松站定三十分钟,说明我的气机运转已经超过了昨天的自己。
天地之间,潮声之外,唯有一次点拨和千万次自悟。我的练功并非炫耀,而是把自然环境当作磨练的伙伴。风声、浪声、寒意,乃至眼泪,都是身体与气机在对话。真正的功夫,不在于一时的硬撑,而在于在风里、在孤立中,找到那股不动的安定。今天的“逆风独立”,留下的印记不是对抗,而是与天地并行的和合。
_________________
【极简架构体系创建者】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文学作品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