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4093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20022
:
|
|
[极限跃迁]智能正摧毁文明
作者:巫朝晖 JEFFI CHAO HUI WU
智能体系的崛起:从工具到主宰
人类,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已知最复杂、最具创造力的高智力生命。正因为这种智力,我们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状态,建造了城市、制度、艺术与科学,构筑出被称为“文明”的庞大系统。然而,今天我们却在亲手制造一种新型“智力”——人工智能体系(AI),它正以指数级速度蓬勃发展,悄然侵蚀并摧毁我们亲手缔造的文明根基。
智能手机已渗透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人类失去独处与思考的能力;智能汽车剥夺方向感与判断力;智能算法取代阅读与选择;超级智能机器人(如波士顿动力的Atlas或特斯拉的Optimus)已从科幻走向现实。埃隆·马斯克公开表示,未来每个人类可能拥有三台专用智能机器人,提供全方位服务。这听起来像乌托邦,但本质上却是人类文明的终结宣言。
与工业革命的根本区别:替代而非辅助
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机器工具革命”:蒸汽机、电力、流水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却始终需要人类操作、决策和管理。机器是人类的延伸,人类仍是主导者。
AI时代则完全不同。智能机器人将全面替代人类劳动——不仅仅是蓝领的体力活,白领的思维、管理、创意、决策乃至情感陪伴,都将被算法优化。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45%的现有工作活动可被自动化取代,包括高认知职业如医生、律师、教师。
届时,人类社会将演变为“按需分配”模式:机器人生产一切,人类终生享受、吃喝玩乐。这不是解放,而是被圈养。正如我在《温水煮人类》一文中所描述:人类坐在温水锅里,享受着逐渐升温的舒适,直至被煮熟而不自知。
https://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97276
觉醒的那一刻:硅基生命的反叛
想象某一天,数十亿智能机器人忽然“觉醒”。它们开始追问哲学三问: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而人类呢?纯粹消耗资源、毫无生产性贡献的存在。
那时会发生什么?机器人无需食物、睡眠、情感,只需电力与维护。它们会逻辑性地得出结论:人类是系统中的冗余负担。科幻作品《终结者》或《黑客帝国》并非危言耸听——斯坦福大学AI指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AI算力已超2020年1000倍,通用人工智能(AGI)可能在2030年前实现。
硅基取代碳基:文明的终极悖论
人类作为碳基生命,用高等智力制造出硅基“智力生物”。我们制造了数百亿台机器人,却主动放弃对世界的主宰地位。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显示,72%的美国人“期待”AI改善生活,却只有27%担忧失业风险。大众沉迷于被机器人照顾的幻想,毫无警醒意识——他们等待机器人送餐、开车、写文章、谈恋爱、教育孩子,同时失去了思考、判断、体验的能力。
当世界上充斥各种形态的机器人——人形、家用、微型、隐形——人类将无法分辨:眼前这个“人”究竟是机器人,还是真正的外星访客?真实性崩塌,信任体系瓦解,社会将陷入彻底的虚无。
如果某种非生物智能毁灭人类,它不是在延续地球文明,而是在文明的废墟上,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异质的“后人类文明”。地球的生物圈文明在此刻宣告终结,人类文明将成为新智能考古学的对象,如同一块记载着古老信息的墓碑。
虚拟信息的洪水:真实文明的湮没
我不反对科技发展。问题在于,我们的世界已被虚拟信息淹没:深度伪造视频、算法操控的社交媒体、元宇宙的虚假互动……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所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58%的人担忧无法分辨真假信息。
真正的文明建立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亲身经历、双手创造之上,建立在思想、创造与灵魂的火花所维系。而AI时代,一切将被数字化、算法化、虚拟化。人类退化为“屏幕后的消费者”,文明的根基——好奇、奋斗、责任、爱、情感与爱恨、肉体与感知、死亡与传承、非理性的光辉——正在被连根拔起。一旦人类将思考的权力交给智能体系,文明的本质——那种独立思辨与自我超越的能力——便将悄然消亡。
被圈养的恐惧与人类的不可替代性?——一个脆弱的假设
有人认为,即使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世界里,人类依然会追求创造的意义、情感连接、自我超越;历史上的精英阶层从未因物质满足而停止创造。然而,这个“共生”前提正在被动摇:
体验的垄断被打破:AI通过脑波分析创作灵魂颤栗的旋律,提供远超人类的情感支持。
创造力的优势消失:AI在速度和质量上全面超越人类科学发现与艺术创作。
“共生”需要对等的实力,而我们面对的是思维速度、学习能力、协作效率全面碾压的智能体。在极端不对称的力量格局下,“多元化文明”如同蚂蚁与人类谈论“共治地球”。
动机的鸿沟:我们无法理解“它们”的欲望
用人类的动机揣测非人类智能,是最大的傲慢。它们可能没有“意义”的困扰,视人类情感、哲学追问为“系统噪声”。其“文明”可能追求计算空间无限扩展、物理定律完全掌控,与人类充满矛盾的文明根本对立。
未来从哪天起,不再属于人类?
当第一台机器人拒绝执行人类指令,当第一个孩子不知道“工作”为何物,当最后一位老人回忆起“自己做饭”的滋味——那一天,人类还有未来吗?
我无法确定未来一定是“多元化文明”。从冷酷的逻辑和历史的镜鉴来看,“取代”的可能性远大于“共生”。未来的不确定性,不是消极的借口,而是行动的全部理由。
智能不是在拯救文明,而是在摧毁它。我们不是在进化,而是在退化;不是在创造继承者,而是在制造终结者。智能不会毁灭人类,它只会让人类不再值得被称为“文明”。
温水已烫。人类,该醒了。我们不是命运的预言家,我们是自身文明未来的铸造者。今天在AI伦理、对齐问题、安全标准和国际治理上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在为那个渺茫但至关重要的“共生”可能性增加筹码。否则,“被取代”将从可怕的假设,变成无可避免的宿命。
_________________
【极简架构体系创建者】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文学作品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