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跃迁》电子月刊 The Epochal Transition | www.times.net.au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 颠覆已知结构,开启重写世界之路!" />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 阅读主题 - [极限武学]澳洲李小龙文化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极限武学]澳洲李小龙文化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时代跃迁》电子月刊 The Epochal Transition | www.times.net.au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 颠覆已知结构,开启重写世界之路!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4093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20022


文章时间: 2025-11-13 周四, 下午8:14    标题: [极限武学]澳洲李小龙文化 引用回复

[极限武学]澳洲李小龙文化
作者:巫朝晖 JEFFI CHAO HUI WU

我一直相信,真正的文化,不在电影里,不在博物馆里,而是在活着的身体里。在澳洲悉尼 Kogarah 图书馆前的广场,我走到那尊李小龙雕像前,阳光从雕像肩膀落下来,我下意识地进入架式,像是与他对话,也像是与半个世纪前的武学精神进行一次安静的交汇。那座雕像是华人社区为了纪念李小龙对全球武学文化的影响,于当地公园树立的公共艺术作品。雕像选的是他电影里最经典的战斗姿势,肌肉线条与面部神情都刻得极其用心,站在那里的不只是一个动作,而是一种跨越语言、跨越文化、跨越时代的力量。很多路过的澳洲人并不懂咏春,也未必看过他的电影,但都会停下来欣赏几秒,这说明李小龙已经成为一种全球身体语言,哪怕沉默,也能被理解。

这尊雕像并非民间致敬,而是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在2011年正式赠予澳洲高嘉华市(Kogarah City)的跨国文化工程。雕像基座铭文原文如下:

Presented to the City of Kogarah NSW Australia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Shunde District Guangzhou P.R. China
March 2011
赠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高嘉华市
功夫之王 李小龙
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

这块铭文确定了它的文化地位——这是“政府对政府”的正式文化输出,不是商业行为,也不是粉丝行为,而是跨国文化象征的落点。能在澳洲城市出现这样一尊官方赠送的李小龙雕像,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极其稀缺的事件。

澳洲李小龙雕像落点是普通社区,而不是唐人街或游客集中地,这意味着它不是为了商业观光,而是为了文化扎根。这种“植入式文化工程”,在海外城市并不多见,更不是泛滥题材。这类跨文化象征性雕像,一旦落成,便会永久地进入城市的历史与地理结构中,成为后人无法跳过的文化节点。

而当我去到香港,走在李小龙径上时,我发现那条小径虽然处处是文化装置、打卡点、故事牌,但却缺少了一个决定性的元素——一尊真正的李小龙雕像。这也形成了一个反差:
香港有名称、有故事、有记忆,却没有雕像;澳洲反而有一尊正式落地的李小龙雕像。这份缺席,令香港的“李小龙径”显得美中不足,也让澳洲的雕像显得更具稀缺性与象征意义。

第二组照片是在香港钻石山启德商场旁的李小龙纪念步道拍的。那条被称为“李小龙径”的步道,是香港特区政府为了保存与重建启德旧机场时代的文化记忆而设立的城市文化路线。步道不长,却串联着李小龙在启德生活与工作的若干地点。牌上的介绍写着他当年常从昆明街上车,再从这条旧路前往片场,一旁的黑白照片把那段旧香港的气味带回来。我站在那里,仿佛能看到一辆旧车从跑道方向驶来,黎明的湿风里,人们看到李小龙的身影经过,像看到一道不属于那个年代的未来光线。步道表面看是旅游景点,其实是把一个武者的生命轨迹嵌回城市脉络里,让这座城市继续记得它曾有过这样一道锋芒。而真正的遗憾是,这条以李小龙命名的步道,却缺少一尊属于他的雕像。如果在这里放上一尊和澳洲 Kogarah 一样的李小龙雕像,那才算真正让精神落地成形,让身体语言重回城市景观。

文化的意义从来不是“纪念”,而是“延续”。李小龙代表的不是一套拳法,也不是电影动作,而是一种把身与心从旧有结构里解放出来的方式。他说“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而我这一年所有的训练,从丹体本源到掤劲,从无根步到动态不破,本质上也都是回到这句话:把身体从“用力”中释放出来,让结构自己说话,让动作自己生成,让力量不再靠肌肉堆砌,而是以更高维的方式流动。

当我在李小龙步道上举起那一式时,我知道我不是在模仿任何人。他走的是他的路,而我走的是我的路,但我们都在试图做同一件事——把身体作为文化,把动作作为语言,把生命当作实践,把武学当作一座桥,连接过去与未来。文化不是说出来的,它刻在身体里;武学不是学出来的,它在行走、呼吸、平衡、对抗、稳定里慢慢显现。李小龙的精神,在我的理解里,从来不是强,而是活;不是敢,而是觉;不是破坏,而是重构。

我站在澳洲雕像前,也站在香港步道上,两个地点,一条经纬线,两种文化,却共同指向一个事实:文化不是国家的,也不是时代的,而是身体的。当身体被唤醒,文化便自动复活。当结构被打开,精神便能穿越九万里风。李小龙留下的不是姿势,而是方向;不是方法,而是路径;不是动作,而是那一句“做自己”。

我之所以把这些照片保留下来,不是因为我站在那里,而是因为我看见了一个文化如何从影像回到身体,又从身体回到当代,并在新的土地上继续活着。对我来说,这条名为 Bruce Lee Path 的步道,不是纪念碑,而是提醒——文化真正的家,不在墙上的牌子,而在会呼吸的身体里,在会思考的精神里,在每一次结构正确、气息通畅、心念安定的瞬间里。


_________________

【极简架构体系创建者】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文学作品链接】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巫朝晖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时代跃迁》电子月刊 The Epochal Transition | www.times.net.au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 颠覆已知结构,开启重写世界之路!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