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4093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20022
:
|
|
[极限武学]肌肉桩与结构桩
作者:巫朝晖 JEFFI CHAO HUI WU
站桩之初,我和绝大多数人一样,用的是“肌肉桩”。那是一种凭意志硬撑的桩法:大腿持续发酸,小腿像燃烧一样,膝盖内外颤得厉害,脚踝无处安放,全身的重量都压在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和脚底板上。从生理学角度,这是肌肉纤维过度募集、乳酸快速堆积的表现;而从《黄帝内经》“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的视角看,此时我的筋未柔、气未通,阳气滞于局部,未能贯注全身。那时候,只要一进入桩,身体所有的力量都在抵抗,越站越“累”。这不是错误,这正是每个人必须经过的第一阶段。肌肉桩的本质是:肌肉硬抗、结构未开、意识在对抗失衡,身体用最原始、最粗糙的方式维持站立。
我的肌肉桩阶段实录(2023年-2025年)
最初每天只能站中高马步5-8分钟,股四头肌像被火烤,乳酸堆积到第7分钟必须出桩。膝盖内外侧韧带拉扯感明显,脚踝外翻,体重全压在脚掌前1/3。
参阅[武学]马步桩一年: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96659
随着时间推移,站桩的逻辑突然改变。大腿不再酸,小腿不再抖,膝盖不再发紧,脚踝开始找到稳定的位置。我惊讶地发现:身体不再依赖肌肉在“硬撑”,重量开始悄悄落回骨骼,重心像一股缓慢又柔软的力量,自动沉进胯里。这一转变对应《素问·调经论》“守经隧,调气血”的深层机制:当筋膜张力重新分布,关节对位优化,气血自然灌注经隧,肌纤维得以从过度代偿中解放。那一瞬间,我从“肌肉桩”进入“结构桩”。
结构桩的三个可验证标志(我亲身数据),参阅[极限武学]无根步: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97788
结构桩完全不同。它不靠肌肉发力,而靠骨盆、脊柱和下肢的自然排列承担重量。越站越稳,越站越轻松,呼吸越来越深,气息像温暖的潮水涌入全身。最明显的变化是抖动从大腿、小腿移到了胯部——初期全腿乱抖,现在是深层稳定肌在微微调整平衡。而髂腰肌、盆底肌等深层稳定肌群开始主导微调。这不是退步,而是身体从外层肌肉转入核心结构的标志,亦是《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活态呈现。
我的亲身体验完全印证这一过程
2024年7月挪威布道石徒步实证:负重9.8kg,连续攀登5小时20分(海拔差1021米),全程未坐下,仅以闭眼金鸡独立(左右各10分钟)作为间歇休息。徒步后即刻心率92次/分,次日清晨5:30照常起床工作后,无根步2.1万步无酸痛。若仍停留在“肌肉桩”阶段,股四头肌早已乳酸爆表、膝盖肿胀。结构桩状态下,力量通过股骨-髋臼-骶髂关节链传导,能量消耗降至最低,气血循环反而在运动中增强——这正是《内经》“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现代实证。
参阅[极限武学]布道石五小时二十分徒步实证:
https://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97668
肌肉桩靠苦撑,结构桩靠顺势;肌肉桩越站越累,结构桩越站越轻;肌肉桩是局部发力,结构桩是整体合一。进入结构桩后,气机会自然贯通,身体自动把外层紧张卸掉,把重量交给骨骼,把力量交回丹田。从生物力学看,这是“张拉整体结构”(tensegrity)的形成:骨骼为撑杆,筋膜为缆绳,肌肉仅需微调即可维持平衡。这是一种从“外力”向“内力”,从“肌肉”向“骨骼”,从“死撑”向“活松”的根本转变。
结构桩的极致表现:极寒环境实测
2024年8月北欧极光下站桩(环境温度-7℃,体感-12℃):仅穿单层抓绒衫,站马步桩3分钟即丹田发热,7分钟头顶热气蒸腾(红外热成像仪显示头部温度从31.2℃升至36.8℃)。这是阳气贯通、卫气固表的明证,完全契合《内经》“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的论述。
如今,当我站入桩中,全身的肌肉几乎没有主动参与,反而是骨盆承担主轴,脊柱自我拉伸,胯在微微调整,全身像悬在一根无形的线下。越站越暖,越站越稳,越站越通。这就是结构桩,也是站桩从入门走向真正内功的开始,是身体从人形肉身走向能量结构的那道门槛。
参考文献与实证链接: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
《灵枢·本藏》
[武学]马步桩一年(2022-2023乳酸、EMG、抖动实录):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96659
[极限武学]无根步(2023年3月结构桩转变数据):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97788
[极限武学]布道石五小时二十分徒步实证(2024年7月):
https://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97668
Buckminster Fuller, Synergetics: Explorations in the Geometry of Thinking (张拉整体结构理论)
Thomas Myers, Anatomy Trains: Myofascial Meridians for Manual and Movement Therapists (肌筋膜经线实证)
_________________
【极简架构体系创建者】
【巫朝晖专栏——重写世界】
【巫朝晖文学作品链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