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72
积分: 25934
:
|
|
我是赞成古体走新的,但不反对人们仍按古格古韵出作品.各写各的,写的好一点就行!
解释一下:既是走新,就不可能不动一动旧框框.(反正如我一样的共和国里出生的人,我料定都不会把平水韵念出音来).你按古韵写,我按今韵读,即使是孔圣编纂的<诗经>,屈平高吟的<楚辞>以至于李白杜甫苏东坡王实甫的大作名篇,均是按普通话读,这为啥?因我不仅不会发平水音,连元腔宋喉唐声周辙一概不会!
要改一点老祖宗的东西,越小改小动,事越多.不过诗就是诗,改了就改了,在改中再不断去完善.这是自诗经起就这么办的一条祖训!
再说,按今音韵读古人,也都是历来沿袭下来的,没有记载李白是按周音读诗经,苏轼是按春秋战国的楚声读天问!大陆按普通话读了几十年古籍,没发现有人咬破了嘴的
病例.
应用今声唱曹雪芹的红楼平水诗词曲,均被国人认同,有的还脍炙人口.
这说明:古今音,没有鸿沟!
古人遗憾的是,已不能按古音读今作.我们按今音读他,古人无憾事!
几句不系通的理,不知有几人认同??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