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刘剡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5/11/10 文章: 1317 来自: 中国神农架 积分: 8910
:
|
|
《森林文学》是面向全球华文作家、诗人的纯文学季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992-1802]
社址:香港上环文咸西街18号盘谷银行大厦15楼1501室
编辑部地址:442400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张公路人大宿舍一楼(刊载:小说、散文、诗歌等 )。
名誉顾问:谢登峰 刘书泉
顾问: 非马(美籍著名华裔诗人) 巫逖(澳籍著名华裔诗人) 陈应松 (著名作家)胡崇峻(著名史诗家) 陈人麟(著名科普作家)
主编:刘剡 副主编:陈曼英 陈晓霞
【欢迎您订阅投稿捐助《 森林文学》60元/年】
汇款地址:[442400]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张公路(人大宿舍一楼)
联系人:刘祖炎 QQ: 425940509
森林文学网上投稿:http://lzy.5d6d.com/ _________________ 《澳洲彩虹鹦》——获澳洲国家元首贺信高度评价的季刊征稿中(每天在本论坛选稿)
《森林文学》( 接受网上投稿)
snjlzy@163.com
上一次由刘剡于2007-8-19 周日, 下午12:41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
|
|
返回顶端 |
|
 |
巫逖
钻石级版主——感谢您,和我们一起成长!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3192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30496
:
|
|
特别支持 _________________ 巫逖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www.azchy.com |
|
|
返回顶端 |
|
 |
浪濯
澳洲长风,南半球最热网站,数十万图文任君浏览。
性别: 
加入时间: 2007/05/20 文章: 3 来自: 中国安徽 积分: 15
:
|
|
家在农村(四章)
●安徽/浪濯
《想起麦子》
对麦子的思念源于城市,源于逼仄与狭隘,源于对抗和挫败,源于中伤,源于一朵或一片虚伪的花。
劳动者走在乡村小道上,在干净的田地里,心灵的镜子照着麦地的景象。
“现在还是绿油油的一片,一个月后,就会成熟得像一块金子。”
麦地晃动起来,荡着温暖的碧波,与云朵并肩行走……
劳动者内心充满欢乐。“这一次,我一定要巡视到麦地的尽头。”
《劳动者的假日》
在假日宽大的长袍下,两只手,攥着两把扳子,两种意义的劳作,就像两颗螺丝钉,一颗需要拧紧,一颗需要放松。
机器永不停歇地轰鸣着,一切都已铆足了劲。
哎,怎么能够轻易停下来呢?
虚拟的假日,正午灿烂的阳光,给这些机器镀上了一层眩目的黄金。
劳动者无所适从,两只手慌乱起来。宽大的长袍里,裹着一颗空荡的心。
《母亲的病》
母亲是我们乡下最小的女人,她的皮肤像这个夜晚,临近深更时泛出宝石的光亮;她的呼吸像露珠,打湿了我们的梦。
一早起来,她的衣角滋生的东风,会吹到城里。让我们记起她,一个把劳动的尘土留在皱纹里的人。
劳动慢慢地扭曲了她的关节,寒冷和潮湿的蚂蚁噬咬着她的骨头。
怎么会这样?母亲对日渐无力的手脚发问。
毕竟是老了,土地都要老的。母亲把病痛收在心里。
山芋、土豆、花生,这些埋藏在土地里的东西,最让她老人家忧心。
《空旷的下午》
在这个空旷的下午,我想到很多人,特别是我的父亲,他把乡下的天空咳破了。一路上,他边走边叹,身后扬起袅袅的灰尘。
他是那个村庄最粗的樟树。每一枚叶片,都击打出音乐,每一朵细碎的樟脑花,都引来蜂蝶的赞美。
他的故事是我成长的历程,是那个小小村庄变迁的历史。现在,他咳嗽一声,就是这个村子的动静。
在这个空旷的下午,我不能去想更多的人,只有我的父亲。想到他,总让我回到自身。
父亲啊,像你一样,我是那个村庄的一棵树,那一片土地里,有我的根。
[简介]浪濯,原名江林顺,男,安徽宿松人,1968年生。业余从事诗歌、散文创作。作品散见于《散文诗》、《诗神》、《诗林》、《诗潮》、《绿风》等专业报刊并入选《中国散文诗年度诗选》、《安徽省青年作家作品选》、《安徽现代诗选》等,著有个人诗集《浪濯诗选》、《交还》。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协会员、宿松县作协主席。
地址:246501安徽省宿松县委组织部 江林顺 收
电话:0556-7824123 手机:13225747126 |
|
|
返回顶端 |
|
 |
刘剡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5/11/10 文章: 1317 来自: 中国神农架 积分: 8910
:
|
|
欢迎您订阅投稿捐助《 森林文学》60元/年 _________________ 《澳洲彩虹鹦》——获澳洲国家元首贺信高度评价的季刊征稿中(每天在本论坛选稿)
《森林文学》( 接受网上投稿)
snjlzy@163.com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