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在塔克拉玛干腹地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心血力作自荐特区——每人每天限一篇,保证最新发布作品在栏目顶部!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西北平原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年龄: 64
加入时间: 2007/04/03
文章: 44
来自: http://blog.sina.com.cn/xbpy369
积分: 15


文章时间: 2007-9-11 周二, 上午10:11    标题: [原创]在塔克拉玛干腹地 引用回复

沙漠公路

如果还有人以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进去出不来”,那么,他就太“老土”了!有世界上最长的沙漠公路横贯昔日令人望而生畏的“死亡之海”,从轮南零公里处算起,横穿方圆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到南疆的民丰,全长500公里。
500公里的路,全是优质柏油铺成,又平坦,又光洁。路两边起伏凹凸的沙包,都由人工用芦苇扎成方格型网,宽约十米,然后是铁丝和尼龙网,像篱笆一样,阻挡每时每刻都想进犯的细沙。因为一望无际的沙海,除了沙丘,还是沙丘。在这个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的围困中,一条公路实在是细若游丝,它像血管一样时时面临着被截断和淹没的危险。
事实上 每隔一段,就可以看到一堆破网侵入的黄沙,示威似的横亘在光洁的路边。
举目望去,地上没有生物,天空不见飞鸟。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公路边固沙网上竟有芦苇成活了,落沙生根,这真是奇迹!由此足以证明沙漠下面有水。有水就会有生命,这是沙漠的特色。同时,那貌似弱i不经风的芦苇生命力的顽强,可见一斑。
我们乘坐着塔里木油田指挥部特派的日本产小面包车, 一口气跑了三、四个小时,直抵“塔中油田”。
一路上,车辆极少,但仍有三辆长途夜班车,背着沉甸甸的行李,晃悠悠走过。给我们开车的司机说:走沙漠公路,一要车好,二要胆大。否则,车一抛锚,或遇上“黑风暴”,就“卡大壳”了(当地土话:完了)!

在“肚脐眼儿”

如今的塔克拉玛干,已经成了“油鬼子”的天下。
那天到“塔中”, 天已经黑透, 我们辩不清东西南北,只稀里糊涂拐进一片灯火辉煌的地方,像一座新兴的城镇。远处,一根高高的铁烟囱直指苍穹,燃烧着耀跟的火。
“是天然气!”陪同我们的小钟痛惜地说,“每分钟烧掉的气,用人民币计算,那可是成千上万元呀!但又不得不这样烧,否则,天然气进入太空,会污染环境破坏大气层的。”
我们走进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楼,以为是宾馆,原来是工人公寓。塔里木油田会战10年,基础设施初步完备,职工生活全都实行公寓化管理,这恐怕是昔日大庆的“铁人”们不敢想像的。我和小钟同住一间房,闭路电视可接收十几个国家的节目,真没有想到这么遥远闭塞的地方,却这么“开放”。
客房绝对是一流的设施,只可惜洗浴池积了一层厚厚的透明晶体,无法洗澡。
小钟是“油鬼子”,说:“这儿的水不能喝,只能洗用,但洗澡后身上会留下这么一层粉末,是盐碱。”
那么,这里的饮用水,从哪儿来?
“从轮南。”
那么远?
“是啊,300公里呢!每天用水罐车拉运。”小钟又神秘地告诉我,“您知道吗?这儿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肚脐眼’!”
真没想到!

“生命禁区”的绿色

在“死亡之海”的“肚脐眼”,却看不到一点“死亡”的痕迹。
这座沙海新镇就是“塔中油田指挥部”,工人公寓的院里有葱绿的草坪,有丰茂的松柏,院外路边有试种的红柳、沙拐枣,还有芦苇,都显得生机勃勃。是谁在这“死亡之海”里培植生命绿色呢?
我在一间临时搭建的工棚,找到了赵业凡先生。
赵先生已年近六旬了,人很瘦, ,是中国科学院兰州生态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原来,世界首创用芦苇草方格固沙就是他们所的研究成果,因此,才有这500公里沙漠公路的“防沙带”。
赵业凡先生这些年几度进出塔克拉玛干,如今几乎长年居住。他将温暖的家搁在数千里外的兰州,自己一个人,就在这间简陋的平板房中,,用砖头垒了个“写字台”,用木板搭了张小床,用一根钢管引进天然气,烧火取暖,在没有仪器的条件下,做沙漠种植的实验。
“塔中”的绿色生命,就是他的劳动报酬。作为一位把事业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的科学家来说,赵先生对自己目前的生活很满足,惟一不满足的就是,“种植的绿色太难成活了!”

蔬菜大棚

“塔中”基地有个种蔬菜的大棚,棚顶全是透明的玻璃罩,有数根钢管喷着蓝色的火焰,是用天然气为大棚供暖的。
大棚里,黄瓜、茄子、西红柿、辣椒,应有尽有,一派果实累累、生机勃勃的景象。生产和管理者都是年轻人,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
在这样的沙漠腹地,能种植出这么果实累累的蔬菜,令我们赞叹不已!也许见我们都有点馋涎欲滴了,他们便大大方方地给我们每人送了一根黄瓜。那黄瓜又鲜又嫩,待我们又香又脆地吃完后,一听介绍,不禁吓了一跳:
这每市斤蔬菜的造价要达150元左右呀!原来,大棚里是无土栽培,连浇莱的水都是从300公里外的轮台运来的!
然而,即便造价再高,过去谁又能在这“生命禁区”里种植蔬菜呢!

女大学生

没想到,在沙漠的“油鬼子”中,年轻姑娘不少,女大学生也不少,邸鲲就是一个。
邸鲲一头短发,一身桔红的工装,打扮得像个假小子,但相当漂亮,开口满腔“京片子”,证实她是位地道的北京姑娘。
邸鲲1997年正读北京农业大学时,就借寒假从北京直飞库尔勒,做了一番实地“考察”,想毕业后进沙漠工作。在库尔勒, 她给塔里木油田指挥部的领导写了一封信,就又飞回北京。
邸鲲是家里的独生女儿,父母哪能舍得放她去那么遥远的地方,而且是令人谈之色变的“死亡之海”!
然而,邸鲲最终说服疼爱她的父母,于1998年7月来到塔里木油田指,而且强烈要求上“前线”,她被分配在“塔中基地”做技术工作。
在这儿她干得不错,而且自我感觉良好! 如果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支边”似乎太平常了!但如今又有几个生长于大都市尤其是北京的姑娘,愿将美丽的生命之花奉献给荒凉的沙漠呢? 邸鲲却来了,并且决意生根安家。
塔克拉玛干,因此不再荒凉!

_________________
自由与梦想是人生的翅膀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西北平原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715279993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心血力作自荐特区——每人每天限一篇,保证最新发布作品在栏目顶部!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