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塔 双 江
会员等级:3
性别:  年龄: 61 加入时间: 2007/10/15 文章: 158 来自: 中 国 四 川 积分: 478
:
|
|
那一次登山 塔双江
人的一生总会经历许多事,有的事如过往云烟,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容易被遗忘。然而,有的事尽管过去若干年了,却让人记忆忧新。 那是两年前的事了,我与阿坝州汶川县的一位通讯员相约回到了数百公里之遥的家乡。在当地政府小郑和小高的陪同下,我们一行登上了与都江堰青城后山交界的海拔为2121米的蓥华山。从原漩口古镇整装出发,大家兴高采烈地跨过了寿江大桥向右拐约50米,便有一机耕道呈现在眼前,顺着机耕道旁的一条小路上行,这就是通往蓥华山的主要通道。走在幽悠的乡间小路上,满目皆是农人们背着金灿灿玉米回家的身影......这是秋天收获的季节。我们一行人情不自禁地与农人们分享着丰收的喜悦。忽然,一阵“哗啦啦”的潺潺流水声传入耳际。一条由上至下的小溪从一座小桥下流过。于是,我们飞快地朝那座小桥跑。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吊桥,应该说,在深山里发现这么一座桥,真有点让我们欢呼雀跃。而站在深山里的小桥上看风景,更有另一番滋味在心头,左看连绵起伏的翠绿青山,右观在不远处有一青瓦盖顶,板壁修筑的农家,真有点著名诗人马致远笔下的“小桥 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站在小桥上,那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让人感到特别的惬意。 在漩口镇安子坪村的岳支书家中用过午餐,我们一行又继续开始攀登,只见山中奇峰入云,峡谷飞泉,奇岩怪石,郁郁苍苍,雾来则雨降,雨过则霁晴。是的,当我们在蓥华山山脚的时候,尽管不是秋高气爽,万里无云,阳光灿烂,但至少无雨。可越往蓥华山上行走,雾越来越大,能见度也越来越低。我们一行四人相隔距离仅1米左右,仿佛有一种“伸手不见五指”的感觉,走不了多远,都要互相呼唤着名字,好象走散了似的。青山溶溶,苍翠欲滴,气象瞬息万千,人处其间,大有离尘绝世之感。 说起蓥华山,又称小蓥华山,古名希夷华山,位于都江堰市青城后山极北,因与彭县的蓥华山相似,为了有别于彭县的蓥华山,而又叫小蓥华山。在经历两个多小时的爬徙,当我们四人终于气喘吁吁地站在了蓥华山顶峰,已是下午6点过了。在这三面绝壁,类似峨眉山金顶的蓥华山,一座使我们仰慕许久的蓥华庙映入了眼帘。据《灌县乡土志》(今都江堰市乡土志)介绍,该庙为一张姓居士所建,供有蓥华祖师佛像。当地老人还有一首山歌这样流传道:“蓥华祖师一尊神,家住汉州一座城。出家修行歪罗寺,云顶得道果是真。后来飞升蓥华去,万代香火他为尊”。 谈到蓥华庙,这里还有一则传说哩:相传在清朝康熙年间,彭县蓥华山修建蓥华庙,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翌日上梁,谁知当晚此梁化作长龙腾空飞去。当时大家还认为是幻觉,直到天明细看,果然无影无踪,就此忙坏了众僧。 一个道深德厚的李居士自愿去寻找,临行差遣一只老虎在前面开路。他们翻过湔山,渡过皂江,直到大面尾庐九峰山(西夷华山),才找到了这根大梁,只见它乖乖地躺在山顶坪上。摇摇它好象重若万钧,一动也不动,假如要把它运回蓥华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怎么办?李居士看了看四周的来龙去脉:青城山色,均收眼底,大面憨厚,九峰娉婷,好一个清绝之境!就决定在此新建一座蓥华庙。 经过鲁班师徒们的帮助,很快就建成了三进神殿,后边还有吊脚楼,瓦脊撑弓、雕梁画栋非常壮观,主神供的蓥华祖师。这只老虎也化作泥身坐镇山门。 如今每年六月十三至十九日是庙会,由山两边的漩口和泰安各举出会首四名共同承办,朝山和观景者络绎不绝,办席百桌还招待不下。 记得在《红楼梦》里,贾宝玉游过大观园之后说过的一句“美不过自然。”蓥华山确证了此言的价值。虽然,蓥华山后来年久失修,残破不堪。可到了改革开放的九十年代中期,蓥华庙修复如初。那每年六月十三至十九日是庙会,仍使赶庙者如潮,游人川流不息,声名一震再震站在蓥华山山颠之上眺望,可以观日出,可以看云海,可以赏青城诸峰下的千里平原,也可以俯视绝壁下早已淹没在紫坪铺水库的漩口古镇之上的荡漾的碧波...... 早在去蓥华山之前,我们就查阅了有关资料:在解放前夕,由灌县地下党张仲安、田志超领导的游击队岷江纵队在蓥华山建立的小块红色根据地。这犹如我们在翻越娘子岭时寻找民国22年6月,由地下党领导的“垦民会”、“农友会”的活动场所——垦殖场一样,始终未能找到其遗迹。 说实话,上山容易,下山难。在蓥华山,我们真正体验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虽说雨过天晴,但道路泥泞,沼泽遍布,与其说我们是走下山的,不如说我们是滚下山的。那天,我们抵达蓥华山庙后,稍坐了片刻,见天色已晚,还来不及细细欣赏,这“青山藏古刹,碧泉拥绿荫”的美妙景致,便匆匆忙忙地下山了。在夜色如墨的山路上,我们一行人相互搀扶着,用手机屏幕照明,一步一步地向山下走去。一会儿“哎哟”一声,小郑仰面朝天地摔在地上。我们三人一阵哄笑。不一会儿,小余也以一个更加漂亮的“侧翻身”动作,又引来一阵欢笑。然而,我也忍不住来了一个“老妞杵拐杖”的造型,脚一歪,滑行了很远......。就这样你一跤,我一跤;你一脚未稳,我一脚又踩虚。那摔倒声不断,那笑声也不断,回荡在整个寂寞、宁静、夜色的山谷中。下山以后,我们四人分别数了一下,我摔倒在地43次,小郑、小余、小王分别是50次,48次,46次,至今想来都好笑。那晚,我们回到住处早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那浑身上下湿透了,简直就象一个活脱脱的“泥人”,狼狈极了。而我们一行仿佛已忘记了一天旅途的疲劳,依然还沉浸在蓥华山的美景之中。 _________________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碰面不相识.我愿广交天下朋友哈!!! |
|
|
返回顶端 |
|
 |
巫逖
钻石级版主——感谢您,和我们一起成长!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3192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30496
:
|
|
“下山以后,我们四人分别数了一下,我摔倒在地43次,小郑、小余、小王分别是50次,48次,46次,至今想来都好笑。”
有趣。特别喜读您的文笔。 _________________ 巫逖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www.azchy.com |
|
|
返回顶端 |
|
 |
塔 双 江
会员等级:3
性别:  年龄: 61 加入时间: 2007/10/15 文章: 158 来自: 中 国 四 川 积分: 478
:
|
|
谢谢关注! _________________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碰面不相识.我愿广交天下朋友哈!!!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