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陈富强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6/11/19 文章: 37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积分: 15
:
|
|
独立壶口
陈富强
壶口为陕西与山西两省交界处,黄河奔腾至此,突然惊心动魄起来。水似乎从峡谷间窜出,在此悬空而落,从几十米的崖上,跌入深涧,这一水势落差形成的瀑布,就成为自然景观。与其他瀑布相比,壶口的地形更显复杂,巨大的岩层从来水处看,稍显平坦,所以,水从天际线向壶口奔涌而来时,仿佛是漫溢而过,形成一个浅浅的湖泊。水在岩石上跳跃、欢腾,但它们并不知道,它们的前面,将有一个巨大的陷阱。水几乎以平缓的态度抵达壶口时,一瞬间就落入深渊,这时,所有的水滴,都挤在一处狭隘的口子上,它们争先恐后向下滑落,并且连绵不断,瀑布的壮观,就成为必然。
在没有到达壶口之前,我对壶口的向往,说梦寐以求也不为过。看过的瀑布不少,但壶口却一直在心里。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要看黄河的性格,壶口是一个比较适合的地方。在更漫长的黄河河段,我们可能看到的黄河水是浑浊的,其流速是平缓的,当它以母亲河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教课书中,当它以宽大的胸怀哺育着整个流域的文明时,我甚至怀疑,这就是黄河么?然而,一到壶口,所有的疑惑全部烟消云散。因为我终于看见黄河最原始的姿态,它的每一滴水在壶口一相聚,天地就不见。
站在壶口,我身后的瀑布掀起的水雾如烟,瀑声如雷,我的耳朵灌满了水声,这时,不通音律如我,也不由要想起一曲交响《黄河》。以此比喻一个民族的强悍与坚韧,是最适宜不过。黄河在形成瀑布后,其水的透明度接近于零,水色呈黄色,这与我们的皮肤相吻合。当我背对瀑布,黄河就在我的身后奏起没有尾声的交响曲了。天与地是它的舞台,两岸的群山则是它最忠诚的听众了,它们与黄河相伴亿万年,倾听黄河每一季的奔流,无论寂寞,或者孤独。
我到达壶口,太阳快要落山。光线照耀着山巅,于是,山峦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色彩,被光线普照的山峰鲜亮而通透,山的下部处于阴影之中,颜色则显凝重。水的一部分被光线穿透,更多一部分则在暗淡的山色下在寂静地奔流。我独立壶口,鼎沸的人声被水发出的吼叫覆盖,人的身影在瀑布面前显得极其渺小。我处于陕西的地界,山西与我隔岸相望,一河之隔,我却不能跨过这短短的数十米距离,人的力量,面对黄河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只有黄河将两省,以及更多的省份紧紧挽在一起,不论天老或地荒。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壶口瀑布这儿发挥到极致,再也没有人间的雕刻家可将一条河,雕得如此豪放嶙峋,如此荡气回肠。黄河自此,就在大地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壶口,是大地的一张嘴,它喷涌的都是母亲的乳汁,滋养着两岸的亿万生灵。它流过的地方,山青了,草绿了,牛羊肥壮了,炊烟袅袅了。我站立于壶口的端口,我的脚下,就是悬崖,瀑布跌入河道,稍稍调整姿态,欢欣而去,它们一去不回,迎接它们的,将是辽阔的大地和无边的海洋。黄河真是不可捉摸,它在壶口稍许一犹豫,人间就多了一道奇观。就连狂傲如李白,也只好以这样的诗句表达他对黄河的敬畏:“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007年10月22日 _________________ 来自中国浙江杭州市。业余写作爱好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
|
返回顶端 |
|
 |
塔 双 江
会员等级:3
性别:  年龄: 61 加入时间: 2007/10/15 文章: 158 来自: 中 国 四 川 积分: 478
:
|
|
好风景, 好文笔. _________________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碰面不相识.我愿广交天下朋友哈!!! |
|
|
返回顶端 |
|
 |
墨竹淡香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6/01/22 文章: 1008 来自: 中国重庆 积分: 8663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