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长堤春柳最依依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散文游记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sunmg

会员等级:3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10/16
文章: 156
来自: 浙江杭州
积分: 470


文章时间: 2007-11-13 周二, 下午8:01    标题: 长堤春柳最依依 引用回复

“长堤垂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入迷”.
虹桥,北对瘦西湖的大门,位于瘦西湖的的南口。一座曲线柔和的三孔石桥横跨曲水,似玉带晴虹。虹桥,原名红桥,明代崇祯年间初建时为高大的木桥,朱栏画栋,游人结伴,画舫翅连。清初诗人王士禛有诗云:“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清乾隆时改建为石拱桥,彩虹卧波,故名。由于地处瘦西湖,又有曲水流经,乾隆年间,两淮盐运使卢雅雨便效法王羲之在这儿玩起了“曲水流觞”的游戏,名之曰“红桥修禊”。一时文人雅士云集,献诗作赋,唱和者七千余人,诗词编成三百余卷,并绘有《虹桥览胜图》志其盛举。虹桥胜迹,遂名闻于天下,被称为“北郊二十四景第一丽观。”有一首《望江南》说的好:“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处处驻兰桡”。人们来到这里,都喜欢驻足流连一番,这实在不是无因的。如果对风光胜境也有所谓“一见钟情”,那么一到虹桥,人们便已倾倒在瘦西湖脚下了:“天地本无私,春花秋月尽我留连,得闲便是主人,且莫问平泉草木;湖山信多丽,杰阁幽亭凭谁点缀,到处别开生面,真不减清閟画图”。
从公园大门到小金山,是一条一里多长的堤岸。这儿正是湖身较为开阔的一段,最宜看水。纵目北望,惟见波平如镜,水天交碧,仰观俯视,竟不知云行湖底,还是树映天上。若不是风乍起,吹绉一泓春水,暂时模糊了汀屿树木的倒影,哪里还分得出水色天光!满湖的荷花与夹岸的垂杨,映着两岸的曲栏雕柱,有姿有色,时静时动,亦清亦香,而最使人消魂的却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夹岸烟柳。
柳之至于扬州,自有解不开的情缘。扬州多柳,“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据说扬州的得名,也与杨柳有关。《春秋元命苞》说,“厥土下,湿而多生杨柳,以为名”。而隋炀帝为了看扬州的琼花,开邗沟入长江,筑御堤,植杨柳,“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因为喜欢柳树的春风婀娜,喜欢柳荫下成千殿脚女拉纤引船的姿态万千,隋炀帝还让天下的柳树都姓杨,杨柳之称始于扬州,扬州的垂柳也因此风靡天下。唐时扬州,城里城外柳色芳菲,杜牧曾有“街垂千步柳”之咏,杜荀鹤也有“络岸柳丝悬细雨”之句,想必城中已成了杨柳的天下。而郊野更是“绿杨如荠绕江流”,连李白也发出“扬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的赞叹。满眼都是滴翠的绿柳,处处都涌着绵绵的绿浪,长堤春柳,就够风致、够美艳的了。修长的堤岸,三步一柳,亭亭如盖,“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條”,柔柔的态、长长的丝、纯纯的情,飘拂着妩媚,透逸着秀美,散发着真性。那丝丝低垂的柳线,或轻拂水面,或抚弄芳草,一派温情脉脉。湖上风来,婀娜起舞,如青烟,如绿雾,舒卷飘忽,妩媚极了。如果说水是扬州的经络血脉,那么垂柳则是扬州的冠带服饰。垂柳装扮了水乡的美丽,陶冶了水乡人的性情,成了让人难以忘怀的风景线。 “柳垂河上影”,“柳卧水声中”,“柳絮池塘淡淡风”,“夹岸朱楼隔柳条”,“二十四桥千步柳,春风十里上珠帘”,“竹西歌吹视平芜,廿四桥边有月无。堤上青青数株柳,半分犹得似西湖”……一句句古典的佳句和着清风扑面而来,全是柳的赞颂。
不过,杨柳也有自己的悲哀。唐人罗隐的一曲《炀帝陵》把柳色同亡隋挂上了钩:“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主怨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柳树从此感到一种铭心刻骨的悲哀和歉疚:“两堤柳树绿丝丝,记得隋皇新种时。低压龙舟金作缕,乱牵红袖锦堆枝。万条舞影留烟炽,千里飞花当雪吹。今日夕阳春系马,风风雨雨不胜悲”。其实隋炀帝亡国并不关杨柳的事。杜牧在《隋宫春》中说得明白:“龙舟东下事成空,蔓草萋萋满故宫。亡国亡家为颜色,露桃犹自恨东风”。长于吟咏兴亡的李商隐则指斥隋炀帝的荒淫无度:“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明时也有人作诗剖解:“隋家天子爱风流,抛掷江山意浪游。识得繁华成梦后,夕阳衰草已含愁。”
  “汴河尽是新栽柳,依旧东风恨未消”,其实杨柳大可不必多情若是。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sunmg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郑达夫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年龄: 56
加入时间: 2007/07/28
文章: 5573
来自: 福建永春仙夹美寨园德楼 郑达夫 邮编362604
积分: 24974


文章时间: 2007-11-13 周二, 下午11:04    标题: 引用回复

柳之至于扬州,自有解不开的情缘。扬州多柳,“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据说扬州的得名,也与杨柳有关。《春秋元命苞》说,“厥土下,湿而多生杨柳,以为名”。而隋炀帝为了看扬州的琼花,开邗沟入长江,筑御堤,植杨柳,“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因为喜欢柳树的春风婀娜,喜欢柳荫下成千殿脚女拉纤引船的姿态万千,隋炀帝还让天下的柳树都姓杨,杨柳之称始于扬州,扬州的垂柳也因此风靡天下。唐时扬州,城里城外柳色芳菲,杜牧曾有“街垂千步柳”之咏,杜荀鹤也有“络岸柳丝悬细雨”之句,想必城中已成了杨柳的天下。而郊野更是“绿杨如荠绕江流”,连李白也发出“扬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的赞叹。满眼都是滴翠的绿柳,处处都涌着绵绵的绿浪,长堤春柳,就够风致、够美艳的了。修长的堤岸,三步一柳,亭亭如盖,“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條”,柔柔的态、长长的丝、纯纯的情,飘拂着妩媚,透逸着秀美,散发着真性。那丝丝低垂的柳线,或轻拂水面,或抚弄芳草,一派温情脉脉。湖上风来,婀娜起舞,如青烟,如绿雾,舒卷飘忽,妩媚极了。如果说水是扬州的经络血脉,那么垂柳则是扬州的冠带服饰。垂柳装扮了水乡的美丽,陶冶了水乡人的性情,成了让人难以忘怀的风景线。 “柳垂河上影”,“柳卧水声中”,“柳絮池塘淡淡风”,“夹岸朱楼隔柳条”,“二十四桥千步柳,春风十里上珠帘”,“竹西歌吹视平芜,廿四桥边有月无。堤上青青数株柳,半分犹得似西湖”……一句句古典的佳句和着清风扑面而来,全是柳的赞颂。

美~~~

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df595

欢迎光临我的澳洲论坛博客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95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郑达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450895168 雅虎讯息通 MSN Skype帐号
墨竹淡香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6/01/22
文章: 1008
来自: 中国重庆
积分: 8663


文章时间: 2007-11-15 周四, 下午9:46    标题: 引用回复

92年去杭州见了西湖傻傻的,也没有好好领阅西湖的美,现在还遗憾。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墨竹淡香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巫逖

钻石级版主——感谢您,和我们一起成长!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3192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30496


文章时间: 2007-11-16 周五, 上午6:33    标题: 引用回复

瘦西湖

半似美人河上影
半卧冷月水声中
长长的思念,总比西湖瘦

_________________
巫逖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www.azchy.com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巫逖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散文游记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