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李齐坚
会员等级:4
加入时间: 2006/08/23 文章: 340 来自: 湖南 积分: 777
:
|
|
我读《百年孤独》
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将一个陌生人手上的《百年孤独》翻了两页,猛地我被马尔克斯那种说不出的味儿的语言震撼了。于是,我四处求找,直至后来无论是我浪迹上海,还是北京、广州,问遍了几乎所有的书店都未得到此书。几年过去了,踏破铁鞋无觅处,隔壁的朋友竞有此书。
我毕恭毕敬的打开这本书。第一个句子是这样写的:“许多年后,面对刑警队,奥雷良若•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神不神奇?开篇的韵味,气势,崭新的结构,绝了!我点上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虔诚地玩味下去,紧接着作者开始交待马贡多这个处女般的村庄,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清澈的河水急急地流过,河心那些光滑、洁白的巨石,宛若史前动物留下的巨蛋,这是块天新地新的土地啦,许多东西尚未命名,提出他们时还须用手指指点,而且这里还从未死过一个人,更不用说有坟墓了。读到这些地方,任何读者都会想到这是作者对哥伦比亚被世界发现前的印第安士著居民的描述,他会想到这是对拉美历史的概括性的描述。问题震撼人的是马尔克斯那支魔鬼般的笔,那支画石成金的笔太让人想向他跪拜了。作者接着写下去,写第一批来到马贡多的客人——那些永远神秘的吉卜赛人(天晓得他们是怎样找到马贡多的),他们第一次带来一块磁铁作了让马贡多人不可思议的表演: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作响,甚至连那些遗失了很久的东西,居然也从人们寻找多遍的地方钻了出来。于是开创这个村子的领袖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用了一头骡子和一群山羊把两块磁铁换了回来 ……。至于吉卜赛人后来每年三月光景一会带一个望远镜来作表演,一会带飞毯来,一会带冰块来(观看者模一次五块钱),马尔克斯越写越神奇,我的头脑里展现出一幅幅神奇的拉丁历史画卷。诚然,作者意在用吉卜赛人象征外民族的掠夺性,但更让人感觉写出了欧美民族给他们带来了文明,以及哥伦比亚人对文明的神往,创造力的激发。
但随着写马贡多繁荣起来,我又开始“恨”起马尔克斯这个魔鬼了。他写全村人都得了失眠症,几星期不睡觉;后来全体散失了记忆力,是一个死去的吉卜赛人拿来神药才治好全村人的失眠症;他写乌拉苏家收养了一个雷倍卡的女孩,小时极丑,渐大渐美丽,却嗜食泥土石灰,后来与世隔绝,直到她住的房子倒塌人们才记起她;他写雷梅苔丝这个美丽俊俏的姑娘,对所有的男人都具有可望不可渎的神奇威力,后来被床单载着飞上天,消失在太空中;他写奥雷良渃一家七代人,孙儿孙女都取用祖父祖母的名字;他写阿玛兰塔一天到晚为自己织尸布,临死前,让人们写好信让她带到阴间去;他写马贡多后来下起滂沱大雨,一下就是四年十一月零二天,大雨把香蕉园洗劫一空,畜生相继死去,再后来一阵飓风刮来,这个孤独的马贡多消失了……。其中还有更神秘的描述,让人无法接受,让人痛苦、烦躁。
这部让我早想放下又难舍的书终于读完了,再点上一支烟,掩卷沉思,我整理了一下小说的线索,梳理了一下感觉,长长地吐出一口浓烟,这就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运用复杂多变的结构,来编织富于虚幻色彩的情节,利用怪诞的手法追求神奇的艺术效果,大量运用民族的神话传说,谈神说鬼变相地反映并批判现实,大故事套小故事,倒插、转进、穿割情节,时序颠倒,可谓用心良苦呀。
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马尔克斯!马尔克斯!我又恨又爱您! _________________ 诗不是血,不是海,不是天空;因为她比血更浓,比海更深,比天空更无限。
请来做客:
http://blog.sina.com.cn/lqj9999 |
|
|
返回顶端 |
|
 |
郑达夫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年龄: 56 加入时间: 2007/07/28 文章: 5573 来自: 福建永春仙夹美寨园德楼 郑达夫 邮编362604 积分: 24974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