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幽谷飞瀑雪窦山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散文游记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sunmg

会员等级:3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10/16
文章: 156
来自: 浙江杭州
积分: 470


文章时间: 2008-2-03 周日, 上午8:40    标题: [原创]幽谷飞瀑雪窦山 引用回复

溪口,位于宁波市奉化西侧。东靠绵延逶迤的武岭,南濒清澈澄碧的九曲剡溪,北临林泉幽深的雪窦山,水绕山环,景色秀丽,千年古镇溪口镇、幽谷飞瀑雪窦山、山岚水色亭下湖构成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独特的人文景观、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深邃的佛教文化交相辉映,蜚声海内外。
雪窦山以雪窦古刹、千丈岩瀑布为中心,东起入山亭,北连乳峰颠,西接徐凫岩,南临亭下湖,海拔200 - 900 米不等,却群峰耸峙,相与连绵。山上乳峰呈窦,水如乳从窦出,故名雪窦。雪窦山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翠峰寒瀑,气象万千。山岙灵秀,岩壑雄奇,林泉幽深,兼有“天台山之雄伟,雁荡山之奇秀,天目山之苍润”,向称四明山风景之最,北宋诗人苏轼曾以“不到雪窦为平生大恨”。

雪窦多瀑。而又以千丈岩瀑布最引人瞩目。御书亭西400米处,崖壁如削,古称飞雪岩。落差171 米的千丈岩瀑布飞流直下,以雄奇壮观而名闻江南,宋真宗赵恒曾赐名“东浙瀑布”。瀑布水源来自东西两涧,东涧水从中峰白龙洞环流雪窦寺南,西涧水自屏风山上雪峰玉龙洞十八折而下,东西两涧相汇于寺前伏龙桥下。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雪窦寺方丈智鉴在此挖池、筑堤,经半年而成,“池深一寻(八尺),纵四百三十尺,广半之”,其上修桥置闸,控制千丈岩的瀑布,南宋诗人张良臣名之为“锦镜池”。锦镜池中波光映天,表里俱澄彻。涧水似乎在池中养足了精神,穿越关山桥后,便似野马奔腾,直冲崖口。“飞流直下三千尺”,势如玉龙翻滚,凌空怒泻,喷薄如雪崩。至半腰撞击突出巨岩,岩上银花迸溅,空中飞珠碎玉。折而崩泻,恰如银帘倒挂,阳光折射,五彩纷呈,蔚为壮观。王安石诗云:“拔地万重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宋郑清之《千丈岩》诗也有咏赞:“圆峤移来东海东,梵王宫在最高峰。试将法雨周沙界,千丈岩头挂玉虹。”西首崖顶,宋时筑有飞雪亭,坐观飞瀑自是佳处。从御书亭经百步阶,可至千丈岩底,水击深潭,轰然巨声动人心魄,潭中银珠泛起,寒气袭人。潭旁有清光绪二十年建筑的仰止桥、午雷亭。伫立桥上,仿佛置身雨雾中,仰望飞瀑,另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受。宋楼钥在《千丈岩诗》中写道:“惊见银河空外翻,湍流千丈有余寒。下流不用长劳望,只向悬崖顶上看。” 午雷亭旁有摩崖石刻“烟声”两字,飞瀑对面崖壁上则见“乐水”两字,抑或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意乎?仿佛作为注解,友人吟诵了冯玉祥1937年4月所赋的一首诗:“来到四明山,先看千丈岩;若能发水电,更能开我怀”, “平民将军”关心民生的殷殷之赙跃然眼前。

徐凫岩
徐凫岩瀑布位于雪窦寺西的徐凫岩村。岩顶海拔4 7 6 米。崖石有巨石外突,传为仙人骑凫徐徐升天而得名。远望巨石,形似石猴倚天而别名鞠猴岩。以鞠猴岩为中心,两侧绝壁呈放射状亘延数百米,其形如斧凿刀削,其色黛赭相杂,森寒而陡峭。崖下杂草丛生,藤蔓弄影。崖顶松木苍翠,虬枝乱舞。崖顶涧上,有古朴洞桥横跨,涧水自踌躇岭林间潺潺流来,渐而湍急澎湃,过桥后飞流直下,声震山谷。徐凫岩瀑布落差1 1 6 米,其间无岩石阻挡,一泻到底,溅珠迸玉,卷烟扬雾,如轻罗细葛张扬笼罩。瀑下有潭,烟云弥漫,水雾送来阵阵凉意。水自平潭流出,转作溪流“哗哗”,一路喧虺,扬长而去。宋代陈著因有《徐凫皎瀑》诗:“一流瀑泻九重天,长挂如虹引洞仙。岩壁凫飞延岁月,石梁龙滚飞云烟。满山药味增新色,夹岩桃花胜旧年。”
隐潭三瀑位于雪窦寺西北。涧水从东岙村下流,形成三级瀑布,即上隐潭、中隐潭、下隐潭。上隐潭以幽险见长,中隐潭以清秀取胜,下隐潭则秀奇双绝。上隐潭,位于东岙车站西南角,从崖上通向深潭石阶2 1 6 级。潭上架石桥。陡壁深壑,青苔斑斑,石隙中多苍松挺立,四周藤萝绵密,隐晦迷幻。伫立小桥仰视,瀑布如练,水沫飞溅,凉气逼人。深潭广约半亩,昔为请龙祈雨之地。中隐潭,在上隐潭下行约5 0 0 米处。浓荫覆涧,幽寒更甚。涧中巨石卧外,涧水东折西回,瀑布在巨岩上泻奔俯冲,急缓各异,水沫随风飞溅,若雾若雨。自中隐潭沿山径下行约5 0 0 米即到下隐潭,有巨石如城,广约1 0 米,旁有石笋,高2 0 余米,称石笋缝。缝底中空,一半覆盖潭上,犹如水上广厦。瀑布横倾潭外,仰视如彩霞横空,绚丽多彩。峰、洞、潭、涧集于一境,清、幽、逸、趣汇于同时,岂独心旷神怡!

妙高台和雪窦寺
雪窦之胜独推妙高台,妙高台又名妙高峰、天柱峰,位于飞雪亭西约500米处,海拔396米。峰顶有坪如台,名妙高台。东西南三面均为绝壁,下临深渊,云雾四合,飘渺似仙境。登雪窦绝顶俯视,只见平台不见峰,从山下仰望,只见山峰不见台,周围松樟翠竹蔽日,脚下山岩奇突多姿。晴日登临,爽风迎面,松涛盈耳。凭栏四眺,云雾初开,近峦远岗,仪态万千;台下亭下湖嵌镶群峰间,波光岚影,别有风情。宋代楼钥有《妙高峰》诗:“一峰高出白云端,俯瞰东南千万山,试向岗头转圆石,不知何日到人间”。据1949年重修的《武岭蒋氏宗谱》第六册记载,蒋介石8岁时“始上雪窦山见妙高峰爱之”,“民国十六年蒋介石先生建别墅于其地”,自题门额“妙高台”。别墅为中西合璧,大门内两旁平房各1 间,平顶阳台。天井后3 间2 层楼房,总建筑面积4 3 6 平方米。楼上水泥走廊与阳台相连,芳草绿树环回萦绕,青山碧水拥来眼前,赏心悦目不足言其妙。据说1949年5月蒋氏逃离大陆之前曾来此登临,风光依旧,山河不再,蒋介石不由“神色黯然”。他此时想的已经不再是他的军国大事,熟翫的乡音和汩汩流淌的奉化江水,勾起的只能是英雄末路的惨淡和背乡离井的忧伤。堂内悬挂着多帧蒋介石与宋美龄的旧照片,却不见这一幅“霸王别姬”似的“仓皇辞庙”窘态。妙高台左有伏虎洞,右有消凡台,前有晏坐台等,均为宋高僧知和禅师遗迹。传说知和每日五更就在晏坐台做功课,伏虎洞前有两虎因长年听经而野性渐收。

雪窦寺古称雪窦资圣禅寺,位于青峰环列、泉瀑争鸣的雪窦山中,有“四面青山、山山朝古刹;涧绕寺走,处处可听泉”之胜。清《雪窦寺志》载;晋时有尼结尘山顶,初名瀑布院。唐会昌元年(841年)移建今址,改名瀑布观音院。宋咸平二年(999年)宋真宗赵恒赐名雪窦资圣禅寺。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仁宗皇帝赵祯曾梦游此山,醒后命人依梦境画图寻访,雪窦山以“双流效奇,珠琳挺秀”,“默契圣心”,遂号应梦道场。理宗皇帝又于淳佑五年追书“应梦名山”四字赐之。南宋宁宗时制定禅院等级,雪窦寺名列“五山十刹”,从此香火日见鼎盛。

雪窦寺规模宏大,梵宫深幽,占地面积为8600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依中轴线自外而进,依次为山门、放生池、照壁、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乳峰泉、法堂,依山而筑,层层递高。牌楼式的山门,木雕镂饰,飞檐翘角。门楣精细砖刻,正面悬“应梦名山”匾,1927 年被蒋介石手书“四明第一山”红底金字匾所取代,内匾则书“寂光真境”。天王殿内原有彩塑“四大天王”,头着屋顶。1 9 2 9 年因佛事失火被焚,天王殿仅留残基,惟有雌雄成双的二株千年银杏,仍然耸立殿前左右。

单独建立弥勒宝殿为雪窦独创。相传弥勒佛的化身布袋和尚曾在此挂单,故雪窦寺又称弥勒道场,弥勒宝殿即以“雪窦乃弥勒应化之地”而应运而生。殿正中,供布袋和尚像,高五米,端坐于青田石雕九龙图案之须弥座上。坦腹屈膝,笑容可掬——“笑天下可笑之人,容世间难容之事”。殿壁两侧彩塑姿态各异之千尊弥勒小像,以中国五大名山为背景,“处处弥勒”,别开生面。大雄宝殿,赭墙飞檐,气势雄伟,中有如来大佛等。其后为“后海楼”彩塑。观音大士立于鳌鱼脊上,十八罗汉分列殿内两旁。东西两角,左钟右鼓,巨钟铸于宋乾道元年(1165年),“商量岗风,雪窦寺钟”,声传四方。大雄宝殿后有两层楼宇。楼下为法堂,背壁绘巨狮,为高僧讲经颂佛处;楼上藏经阁,藏宋太宗赵光义赐赠的《佛赋》,宋仁宗赵祯御赐佛经、龙袍、沉香木雕、袍服、宋高僧 永明(延祷)的佛学名著《宗镜録》及清光绪帝所赠玉印、龙钵、经籍等。所藏经书5799卷。法堂前原有“晋柏唐梅”,1969年毁,现尚存1937年春张学良学植楠木2 株,人称“将军楠”。山门右侧高瑛桥畔巨松高3 0 米,1 5 7 1年(明隆度五年)县尹欲将其砍伐,有翰林作诗恳求:“八景销沈绝旧踪,百年只得一株松。也知不是无情物,翠色而今作意浓”,总算感动了县官老爷,古松遂得保留,由此留下了“翰林松”的故事。

雪窦寺与世居溪口的蒋氏宗族结下了不解之缘。传说溪口蒋氏的第二代始祖蒋宗霸是布袋和尚的嫡传弟子,跟随布袋和尚云游四方,雪窦寺自然是日常驻足之处。及至到了蒋介石的祖父蒋玉表一代,虔诚信佛更到了专心修行、世事不问的地步,连日常维持生计的玉泰盐铺也交给儿子蒋肇聪照管了事。蒋介石的母亲王彩玉一生茹素礼佛,熟读经书。在其前夫去世后,发愿出家三年,礼雪窦寺果如禅师为师,寄住金竹庵带发修行。三年后王氏还俗改嫁蒋家,生下蒋介石后,更是经常带着年幼的蒋介石来寺礼佛诵经。蒋介石从小就对雪窦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难忘的印象。即便到了蒋介石发迹显赫的年代,他每次回乡都要到雪窦寺瞻拜憩留。1927 年,蒋介石还为雪窦寺题写过“四明第一山”的匾额。

与蒋介石对雪窦寺的牵挂有关的还有建在西侧山坡的一幢备有客房6 间、面积4 3 8 平方米的青砖黛瓦平房,名称雪窦山招待所,原是1934年上海中国旅行社投资的中旅社旧址,“西安事变”后却成了张学良将军第一幽禁地。1937年1 月13日,张学良由戴笠“护送”到溪口,夫人于凤至、秘书赵一荻获准轮流陪伴。2 月17日处于拘禁中的张将军还给杨虎城及东北军将领写信,勉励他们“为国努力杀敌,为东北雪耻复土,一切以国家民族为重,勿以学良个人为念”,铮铮铁骨、拳拳爱国之心让人钦叹。同年9 月22日,招待所失火被焚,张将军移住雪窦寺,24日即离此去安徽黄山。后人凭吊,留下“梵宫小涧西,少帅昔幽栖。观瀑峭崖挂,听禽深树啼”的吟咏。

到过雪窦寺的人心中总是弄不明白:蒋家的数世礼佛,欲修功德,何以造就了蒋介石这样一个把中国人民推入无边苦海的凶神魔君?是蒋氏先人心有灵犀,预知后世子孙的的罪孽而早作忏悔?还是蒋介石劣性难改,任物欲掩埋了人性、生意人的精明算计了佛门的慈悲?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sunmg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中尉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7/25
文章: 1758
来自: 深圳 南山
积分: 9030


文章时间: 2008-2-03 周日, 下午1:49    标题: 引用回复

欣赏雪窦山美景,但愿一游.
sunmg先生新春愉快.

_________________
曾亢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292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中尉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372367630
墨竹淡香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6/01/22
文章: 1008
来自: 中国重庆
积分: 8663


文章时间: 2008-2-04 周一, 下午4:38    标题: 引用回复

新年好,好文,拜读!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墨竹淡香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塔双江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11/14
文章: 1992
来自: 中国四川
积分: 9103


文章时间: 2008-2-05 周二, 下午5:35    标题: 引用回复

新年读好文,舒服。顺祝你和全家春节快乐!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塔双江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QQ号码408635663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散文游记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