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磊夫
会员等级:1
性别:  年龄: 74 加入时间: 2008/03/21 文章: 44 来自: 中国南京 积分: 307
:
|
|
网友建议我写点个人趣事,一句话使我的思绪回到了从前,那个上世纪六十年代难忘的岁月——公元1966年的某月某日,在江南的小城县立中学一夜间开始沸腾开了。
此时正是毛公发表的《我的大字报》及江青陈伯达为首的中央文革领导小组成立不久,一队不速之客来到了我们学校:他们是南京邮电学院的造反派,他们扛着破四旧立四新、煽革命之风点革命之火的大旗对我校呐喊:“现在全国上下都动起来了你们要走出去我们高校已经大串联了。”一石激起十层浪,紧接着学校课不上了、教师靠边站了、学生当家做主了又接着,成立了学校文革委员会和红卫兵领导小组。我们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稚气未脱的小子丫头们准备见风雨闯世面了,为了表示忠心和决心我带了七八个同学连夜步行了120里路,到了南京时巳是第二天清晨了、大家又累又饿疲备不堪,许多同学脚都走肿了、还有的脚都磨出血泡了。那时也不知什么精神支撑着我们不但不说累还戏称:“那是革命的泡泡!”我们个个歪着脚一步一步地找到了市红卫兵接待站,接待站工作人员安排我们就住在南京笫四中学。我们美滋滋在那吃了饭,在当时(我们吃、住、行、是不要钱的只要有红卫兵证就行了这也是中国历史唯有待遇吧)。
休息了一个白天我们决定:当晚坐轮渡过长江到浦口火车站北上了!(那时的南京只有下关火车站是发往南方的上北方必须过江)到了浦口我们好不容易办完手续,刚上了车车就开了(是22点的车)。由于我们是始发站,每个人都有座位可是到了济南站已人满为患了。因为,我们是进京红卫兵专列(只上不下)再往下走人上的就更多了,最后连行李架都睡上了人,哎!真是造反连行李架都不顾罗!(在火车上每到大站都有人送水送馒头),就这样折腾了两天两夜终于到了目的地———北京了。
出了站我们这一行呆头呆恼地站在广场上看到:人山人海,那人是多了去了,只见空中挂着横幅,墙上到处贴着大字报和标语、广播声、喇叭声、声声绝耳,人声鼎沸。在人群中时而看到穿深兰色工作服的、袖上围着“首都工人造反司令部”袖标的工人走来走去。更耀眼的是那些穿着黄军衣腰上系着宽皮带的“首都红卫兵”小将们,他们边喊口号边押着一队队低作头脖子上挂着牌子、上面写着“恶霸地主”“富农”“反动右派”“臭老九”的人,真她妈的威风神气!
此时广播里不断地响着“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和歌声“拿起笔来作刀枪”之类的歌曲。这一切把我们这伙人看得傻了眼,诸位看官:你想想在那个动乱年代我们这些小县城来的人,不要说上北京了就是南京大部分人都没去过。
加上我们同学中不少是农村的,穿的衣服也真是五花八了门:“有的穿青衫、有的穿士布做的学生装、更有的穿爹妈做的本装”。相比之下我算不错了:“上身穿着父亲五十年代转业洗的发了白的旧军衣改的,下身装穿的是前后补丁的裤子,美中不足的是;一双三十五六的脚却穿了一双塞满棉花41码的大人鞋。”哎,我这伙人和他们相比简直像个土八路!
经过打听我们来到红卫兵进京登记接待站,看了我们的证件后,对方给我一张住宿介绍信。上面写着:“请肚子小学安排接待。”当时我们就有点纳闷:“你说北京这么大、这怪名咋这多呢”?什么“大栅栏”、“八大处”、“前后门”、“东单”“西单”的,怎么还有这个“肚子”小学?”
我说:同志请问往那个方向走?那人往西一指。于是我们一行人边走边问,好长时间就是找不到一个叫“肚子”小学的。就这样找来找去找了几个小时也没找到,没法子只好回转。当我们转回进京接待站时,接待站巳关门了。
此时夜暮降临了,正在焦急之时来了位骑着三轮车的人,他听了我们情况后说:“在前面附近不远有个(月坛公园),那周围有几个学校你们再去找找看!
这一句话给我们提了醒,我们连忙拿出介绍信在灯光下一看:哎!我的妈呀那个接待站的老兄字写的特草,把个月坛的“坛”分得太开了成了肚子的“肚”了。当时在场的人都笑坏了肚皮,哈哈!
全文完!(后述:一想起这往事就会忍俊不禁在那动乱年代乃是憾中一趣也!) _________________ 以文会友博采众长 |
|
|
返回顶端 |
|
 |
刘云云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5/10/06 文章: 1598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市 积分: 9441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