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长安旧事:乐游原上望昭陵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散文游记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sunmg

会员等级:3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10/16
文章: 156
来自: 浙江杭州
积分: 470


文章时间: 2008-4-12 周六, 下午8:33    标题: [原创]长安旧事:乐游原上望昭陵 引用回复

大雁塔东南,就是心仪已久的曲江。这个曾经在历史上极负盛名的皇家园林已经荡然无存,呈现在眼前的只是近于荒废的一片庄稼地,禾苗零落,野草遍地,不见摩云的千门宫阙,也听不到“”半入江风半入云“的笙歌弦管,幽静之中分明沉积着千年的冷落和寂寞。

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唐时长安城的东南隅。东西宽两千来米,南北长四千多米,中部江面狭窄,只有千米左右,一半在城内,一半在城外,曲折向南延伸。因为它的形态地势,秦时称“陔州”,意为临水的长洲。汉武帝在这里建造宜春苑,江周六里成了他纵马驰骋的地方。“因其水曲折,形似广陵之江”,故有了“曲江”的美称。隋时,文帝引义峪(即大峪)水注入曲江池,改名芙蓉池,又曰芙蓉苑。唐朝开元中,开凿黄渠,引终南山的水扩充出千亩水面,江周扩至七里,复名曲江,“咸京旧池”遂成“帝里佳境”,风光更见旖旎。曲江九折,循原北峙,回冈北转,跨原带隰,城绕堤围,黄河作其左堑,清渭为其后洫,褒斜右走,太一前横。崇山常川,钩结蟠护,园内高岗与曲水相映,汉宫唐殿熠熠争辉,“花卉环绕,烟水明媚”,诗情画意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宋之问用“年光竹里遍,春色杏间遥。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飞花随蝶舞,艳曲伴莺娇”描写曲江的初春,杜甫则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抒写曲江的暮春初夏,动人诗句临摹出满目芳菲的迷人画卷,唐时的曲江已成名扬天下的旅游圣地。王涯的一首《游春词》记述了游春之乐:“曲江丝柳变烟条,寒谷冰随暖气消。才见春光生绮陌,已闻清乐动云韶”。

上巳(阴历三月三日)是曲江最盛大的节日。人们沿袭古来的习俗,会聚江边,清洗垢尘,除却不祥。达官贵显则樽壶酒浆,彩幄翠帱,匝於堤岸。笙歌画船,宴乐江上,鲜车健马,比肩击毂。许棠在《曲江三月三日》诗中描绘了满城士庶倾城而出、争先恐后的景象:“满国赏芳辰,飞蹄复走轮。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鸟避连云幄,鱼惊远浪尘。如何当此节,独自作愁人”。坐享太平的皇帝自然不甘寂寞,三宫六院的后妃也争着出宫取乐。不仅在杏园赐宴臣僚,还在“彩霞亭”“紫云阁”“承天门”等楼阁殿台摆开了“金钱会”,宫女抛洒金钱,士庶百官争抢夺拾,嬉笑哄闹乱成一团。说到曲江,人们总会联想到杜甫笔下的名篇《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那种旖旎,那分艳丽,那种豪奢,那分浪漫,着实迷糊了不少人。

春闱开榜,赐宴曲江,是唐代长安人津津乐道的一大盛事。曲江宴始于唐中宗神龙(705~707年)年间,每当殿试发榜,礼部即在皇家花苑曲江举办盛大的新科进士宴,以示庆贺。是日,新科进士个个鲜衣怒马,状元、榜眼、探花更是头插金花,身披十字大红彩绸,由朝廷命官陪伴甲士护卫,鼓乐彩旗引路,吹吹打打前去曲江。“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所经之处万人空巷,连闺阁千金也都卷起帘子,视新科进士如下凡神仙,争睹其仪容风采。赴宴的新进士自然受宠若惊,十年寒窗,刮垢磨光,金榜题名,神采飞扬,咏诗联句,写出百感交集。广西历史上第一名进士曹邺写出“岐路不在天,十年行不止。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的惊喜。姚合则感激涕零:“得陪桃李植芳丛,别感生成太昊功。今日无言春雨后,似含冷涕谢东风”。但更多的人抒写的却是得意和骄矜,郑谷用“遮莫江头柳色遮,日浓莺睡一枝斜。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来转述。孟郊则直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自诩。皮日休犹显得骄矜:“雨洗清明万象鲜,满城车马簇红筵。恩荣虽得陪高会,科禁惟忧犯列仙。当醉不知开火日,正贫那似看花年。纵来恐被青娥笑,未纳春风一宴钱”。最能反映他们心情的要算刘沧的《及第后宴曲江》:“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此痴迷神往,仿佛也在“衔杯不能罢,歌舞乐唐虞”的光怪陆离中中陶醉了。难怪刘得仁只能叹息“乐游原上望,望尽帝都春。始觉繁华地,应无不醉人”了。

然而长安毕竟是长安,盛唐风采也并非花天酒地、江风管弦。虽说繁华的宫苑中已无不醉之人,但乐游原上却不乏清醒和激昂。与曲江池的绮丽、杏园的喧闹峭成对比,西风、古道、瘦马赋予乐游原更多的悲壮和苍凉。乐游原又叫乐游塬,原是曲江一片隆起的高岗。北眺皇城金碧辉煌,南望终南葱郁逶迤,大雁塔崛立眼前,曲江池波盈脚下,乐游原上望得见秦川陇野,更感受行到秦汉隋唐的神采风华。“乐游原上醉呼鹰,云拥将军猎骑腾。凭吊不堪还驻马,西风残照汉家陵”。李白也写过一阙《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汉武唐宗,千秋功业,让每个中国人在景仰中升腾起建功立业的希望,追思里抒发着风云际会的梦想。登临乐游原的不仅仅是那些科场失意的文人,也不乏身居高位、忠诚干练的贤臣耆老,既有初出茅庐的血性少年,也有久经坎坷的士林名流,忧国忧民的思虑、矢心报国的忠心,汇成了乐游原上不竭的唐诗之源。

开元后期,君嬉臣怠,曲江也成了纸醉金迷、粪蝇逐臭的场所。灯红酒绿预示着大唐的气数渐尽。面对日益颓败的国势,有识之士心中蓄积的尽是挥掸不去的忧虑,汹涌的只有报国的心潮。杜牧在《登乐游园》中直抒“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的忧思,杜牧在《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中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无奈:“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李频在《登乐游原春望》中寄托“五陵佳气晚氛氲,霸业雄图势自分。秦地山河连楚塞,汉家宫殿入青云。未央树色春中见,长乐钟声月下闻。无那杨华起愁思,满天飘落雪纷纷”的期盼,李商隐的《乐游原》更是对济世安民充满了信心:“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钱起斋甚至在《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中毛遂自荐:“爽气朝来万里清,凭高一望九秋轻。不知凤沼霖初霁,但觉尧天日转明。四野山河通远色,千家砧杵共秋声。遥想青云函相府,何时开阁引书生”!

安史之乱,结束了曲江的喧嚣,“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流新蒲为谁绿?”花团锦簇的曲江终于变成狐兔出没的荒野。唐末诗人豆卢回在《登乐游园怀古》中写道:“雄图奄已谢,馀址空复存。昔为乐游苑,今为狐兔园。朝见牧竖集,夕闻栖鸟喧。萧条灞亭岸,寂寞杜陵原”。繁华毕似过眼云烟,终究被雨打风吹去,只有乐游原上那些飘荡的诗句让人感司古都曾经的志趣和风采,吟诵着“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样的佳句,唐人那种志存高远却恬淡雅致,历经坎坷而壮志不已的质朴大器更动人心弦——或许这才是至今萦绕人们心头的长安情结。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sunmg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塔双江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11/14
文章: 1992
来自: 中国四川
积分: 9103


文章时间: 2008-4-13 周日, 下午5:41    标题: 引用回复

有历史的厚重和苍桑感,拜读!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塔双江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QQ号码408635663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散文游记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