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qiuchunlin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6/01/18 文章: 345 来自: 中国湖北 积分: 1403
:
|
|
三、游伊犁
疆内伊犁游往返日程四天,路途千余公里。沿途游览准噶尔盆地南缘风貌、赛里木湖风景;穿过著名的果子沟,参观霍尔果斯口岸、惠远古城、伊犁大桥;最后前赴那拉堤,尽览河谷风光和优美的天山草原自然风景。真可谓此行不枉。
赛里木湖夕景。从乌市乘旅游车到伊犁,我们早晨出发到下午八点多钟天还未黑(新疆西域与南方气候不同,要在晚上九点多钟天才黑),此时已行至塔尔钦斯凯山区,却忽见峰回路转、天水一色。原来这就是新疆举世闻名的赛里木湖。在导游的安排下,旅人息足湖滨,饱览这夕阳映照之下的高山湖泊绮丽多姿的特别风光。此时有强烈的西风吹拂,墨蓝的湖面上白浪滔滔、惊涛滚滚,不时拍打在岸边的礁岩上,溅起数米高的水花。满目迷雾弥漫,水天朦朦,把湖岸的远山雪岭全然遮挡,其景色酷似大连海滨。导游兴奋地介绍:要是在清晨,便可见到浩瀚的湖面一平如镜,水色湛蓝,光照映天。放眼远岸,还可看到天山山脉的层层雪峰和密密松林,在随风飘荡的云雾中时隐时现,倒映湖中,会显得特别的静谧、神奇。赛里木湖又名三台海子,是新疆最大的高山湖泊。湖略呈椭圆形,是北疆唯一封闭的内陆湖。湖盆周围的山地,均由古生代岩层组成;其中不少地方石灰岩露出,使之溶入了大量的碳酸钙,因而导致湖水之晶蓝、之清澈。怪不得古人有贯名“天池”之称。元初道祖邱处机之弟子李志常还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誉此湖“方圆凡二百里,雪峰环之”。清洪亮吉亦赞为“西来之异地,世外之灵壤”也。
果子沟奇观。乘着夕阳,我们继续前行。不到一会儿,眼前豁然展现了一片迷人的峡谷风光,只见青山重叠,松涛激荡,万花争艳,野果飘香。顺着一条蜿蜒起伏、曲线下浮近百公里的陡峭公路上行驶,尽管旅人被山道险景惊吓得毛骨耸然,却仍被“奇绝仙境”的果子沟风景所痴迷。果子沟又名塔勃奇沟,雄踞于天山西部的关隘之中,是驶入伊犁谷地的咽喉。据说这里唐代便是古牧道,元代修成大道,元、清两代政府均在此驻军把守,并设驿站过往官兵。由于这里扼交通要冲,古代一些亲莅伊犁的政治家和文人墨客均路过斯地,他们流连于谷中山水,并留下了不少赞美诗文。如清代林则徐“荷戈万里”行经果子沟时,便在日记中留下记趣,称其为“天然画景”。今天看来,果子沟更是景物宜人、新颖别致:现代化的宽敞公路;夺人眼目的钢铁飞桥;中西合璧的各种木屋;川流不息的大小车辆;沿途可见的深山勘探者的标杆、帐篷;还有深藏于翠谷曲涧之间、可供旅人小憩的一座座山镇……天渐渐黑下来了,虽然还有好多美景未能欣赏,但不时飘溢的果香仍是阵阵入鼻,给人不仅是“望梅止渴”,更有被果味“陶醉”之感。
塞北江南在伊宁。伊宁市是伊犁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位于北疆伊犁河谷正中间。其城市周边散布着绿树掩映的城镇、水草丰茂的牧场及其辽阔肥沃的田野。在这里丝毫没有西北边陲的感觉,倒真象回到了美丽富饶的江南了。据资料记载,伊宁最早称固尔札,公元1762年建城取名宁远,1888年设置宁远县,清末更名伊宁县,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改为伊宁市至今。1960年,陪同陈毅副总理来伊宁视察的熊向辉同志吟得一律将之绝妙概括:“祖国边陲一朵花,天山积雪浇黄沙。林荫夹道阳光软,清水绕城风味佳。羊群队队迎盛月,果木株株傲晚霞。欢庆丰收歌颂党,草原响彻冬不拉。”林藏水秀、溪流花香;果木撑天、河渠串连;排楼耸塔、映古融今……难怪伊宁被人们冠以“花园城”、“苹果城”等等美称。在近代史上,伊宁还具有其光荣的历史。早在反抗沙俄侵略的斗争中,维族人民表现了不畏强暴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中,新疆革命党人也聚集在伊宁举行起义并取得胜利;在解放战争时期,伊宁同样是一个指挥中心,曾相继建立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革命政权,配合全国的解放战争,直至新疆和平解放。如今,伊宁是一座多民族聚居的边陲城市,也保留着丰富的民族色彩:人们艳丽多姿的穿着打扮,娱乐场所中少见的多民族民间歌舞,中亚与中原建筑形成相融合的屋宇、庭院,以及各民族语言、习俗交汇而成的奇特文化情调,对于我们初来乍到的旅人来说,就好象是进入了万花丛中,无不十分新鲜而魅力夺人。激动之余,笔者步熊向辉同志七律原韵和一首:“乍到伊宁眼看花,林涛果浪涧流沙。排楼耸塔融今古,活水虹桥贯美佳。强盛边陲兴祖国,光荣历史映朝霞。草原旷野两相染,塞北江南不枉拉。”
霍尔果斯口岸购物。霍尔果斯口岸位于伊犁地区霍城县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从这里到伊宁市近百公里,距乌鲁木齐约700公里。早在19世纪下半叶,这里便形成中哈两国的重要口岸,也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通道。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已发展成为较具规模的边境小城,中哈双方口岩岸之间也有了旅游专车相通,近年还开展了多种日程游以及边民互市贸易等活动。同时,第三国旅游者持有合法证件和有效签证者,也可以从该口岸通行。该口岸交通便利,管理职能完善,基础设施齐全,并投入使用了现代化的批量货物装卸设备。据了解,该口岸年吞吐量达80万吨以上。我们一车游人下车后,除购票进口岸看边境界线外,大多是在口岸各种门店购物。这里除有大量的哈萨克斯坦商品外,也有不少俄罗斯产品。我也观看了大小多个门店,除选购了俄罗斯国的进口烟送人外,自己则选购了价廉物美且很适用的剃须刀、望远镜以及一些日用品。有不少旅客还大包小裹地购买了减免关税的电器产品和进口首饰。看得出这里的贸易十分活跃。听导游介绍,位于伊犁地区,对外开放的口岸还有都拉塔口岸和木札尔特口岸,年过货能力分别为30万吨和10多万吨,旅游者也均在10万人以上。
那拉提“空中草原”骑马。来到那拉堤草原宾馆是中午时分。大家安顿好行旅午餐后,就由当地的专线车载我们到那拉提牧场,实际也叫做陆地草原。牧场处有不少的马拴在那里,马主们都就地坐成一大排,等候着游人骑马上“空中草原”(也就是那拉提高山草原)。我们一车几十人几乎都报名骑马上“空中草原”。每匹马的马主收了游人200元付款后,便热情地为之服务。有的是被马主拥着双双骑在马上行走,这是很安全的,决不会掉下马来,所以胆小者都让马主拥着骑上山顶草原;有的胆大者,想过足骑马瘾,便由马主扶上马后,听马主叮嘱的方法双手抓住马棕,独自骑在马背上,马主在地上牵着缰绳行走;也有个别会骑马的根本不要马主跟随,而是自己熟练地纵身跃马、勇往直驱。到了“空中草原”,游人们一个个为之欢呼雀跃,大家忙着摄影和赏景后,便又匆匆随着马主们返回牧场。上下来回共约三个小时。游后便知,该“空中草原”位于新源县那拉提山深处,海拔约1600—4100米的中高地区,面积约1.64万公顷。这里以山地草甸为主要保护对象,兼及雪豹、猞猁、兔狲、马鹿等珍贵动物;保护区草类型有高寒草甸、山地草甸、低湿地草甸等;再者,其科属繁多,种源丰富,不仅对开展高山草原之研究极为有利,也是观赏被称为“五花草甸”的理想地方。回到山下,尚未日落,借助夕阳,大家又到陆地草原观赏一番。只见这里一片片高深的草被草民们用长刀砍在地上,有的被晒枯后正在缚起或装车运走,有的是草民们正在挥刀而砍,我们真正看到还长在草原上的草就不多见了。然而,草原正中立着一块巨大的横石,上面分别用汉字和蒙文书写着“那拉提草原”的字样,游人们都纷纷在这里拍一张摄影以作永久的留念。
天山山脉赏雪。记得是9月10日这天,我们一行从那拉提草原宾馆离开返程。按旅程安排,返回时不走果子沟了,而是沿着天山山脉直行乌鲁木齐,路途行车共约14个小时,要比来的路程减少四分之一左右。但由于是行驶天山山脉,沿途绝大多数路段是山路,行程约十个小时。所以导游叮嘱大家,中午只能自备干粮,没有午餐地点,直到下山后才有晚餐的地方。大家虽然觉得旅途疲倦,但对一个午餐吃点干粮也无所谓难熬,听其自便、顺其自然了。上天山山脉首先要经过那拉提大山。头天观赏“空中高原”天气晴朗,可返程时却下起了大雨。在雨中翻过了那拉提大山后便行驶天山山脉了。谁知一进入天山山脉就由雨转雪,仅仅个把小时,就大雪封山了。开始大家都耽心司机行车困难并危险,没想到司机笑呵呵地安慰大家说没事,并说新疆的司机行走雪地习惯了,不会有危险。大家放下心后,便有人兴奋地提出要观赏雪景,要求司机停一会车。司机与导游商量后同意了大家的愿望,决定停车15分钟,让大家尽情地欣赏一番早来的雪景。此时,坐在空调车内的游人都迅速穿上随带的夹衣冲下车,不顾寒风刺骨,在观赏一番雪景后,又几乎千篇一律地在地上捧起雪捏成雪团照相:有的双手各捏一个雪团高高举起;有的捏着雪团做出打雪仗的姿态;也有的捧雪团往口里吃的样子;还有的恋人双双抱住一个雪团做亲热的形状……我是捏成一个大雪团,双手将之捧在胸前,人直立,双眼望着远处的雪景而拍了一张照片。虽然光线不太好,但这确是我珍藏的一张最早月份的雪景之照。 _________________ 规者文之根 德者才之帅____请点击"荀阳文学博客"交流 |
|
|
返回顶端 |
|
 |
坊山居士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5/10/25 文章: 228 来自: 中国.山西 积分: 483
:
|
|
读君美文,同游矣。 _________________ 一山一水远尘埃,一户一窗临壑开。一剑一琴闻鸡舞,一觞一韵邀月来。 |
|
|
返回顶端 |
|
 |
qiuchunlin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6/01/18 文章: 345 来自: 中国湖北 积分: 1403
:
|
|
谢谢居山版主关顾! _________________ 规者文之根 德者才之帅____请点击"荀阳文学博客"交流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