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孙昭晖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7/09/11 文章: 37
积分: 134
:
|
|
悲伤汇流成河
二零零三年十月二十,永远铭刻在心的一日,爱我们的父亲去了那个叫天堂的遥远的地方。
父亲不行了我是知道的,但却没想到会走得那么快。父亲的病是老慢支,吃了十多年的药了。他临终的时候,我正在长沙出差。那晚,我是有预感的,一整晚我都心绪不宁,心中总有什么东西给牵绊着,半夜,半梦半醒间,我突然感到身体的某个部位突然被什么东西扯掉一般,然后是一阵莫名其妙的心悸,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中午时分,我在开会的时候,母亲就打来了电话:“儿子,你父亲去世了,你快回来啊!”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任眼泪在脸上纵横成河。
父亲走的时候十分安详。二哥准备给父亲刮好脸洗完澡后租车送父亲上城里的医院的,这时候父亲很安静呼吸也很顺畅,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回光返照。父亲顺从地听从二哥的摆布,剃须刀小心的刮在父亲的脸上。父亲实在太瘦了,手指干枯,青筋暴起,饱经沧桑的脸上皱纹丛生,里面究竟浓缩了多少酸甜苦辣?----“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吧。刮到一半的时候,父亲就走了。走的时候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只是在他走的前三天,老跟母亲发脾气要我回来。可能在那时,父亲已经感觉到没有多少时日在这个世界上,希望我能在他最后的人生道路上送他一程,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想父亲的点点滴滴,手指细细地触摸着父亲生前留下的账本,“子欲养,而亲不在。”内心的愧疚无以复加!
父亲是党员,是老村长兼会计,大把大把的光阴都献给了党和村里的人们。他总是身体力行自己的人生哲学,为了将学习的机会让给叔叔,他在接受不到三年的教育便主动退学和爷爷一起承担养家糊口的重担,父亲总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他常常教育我们的名言之一。父亲的乐于助人也是我们方圆几十里也是极有口碑的,以至于我们兄弟走到外面,大家一眼就能认出我们来,这肯定是“老村长”家的孩子,尤在集体时代那会,解决温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梦想,只要在吃饭时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在我们家吃到饭,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总有不少人挑着箩筐到我家借粮,有些人家里实在困难,父亲会叫我们兄弟给人家送上粮食接济他们。其实,我们家的粮食也是从牙缝里面省出来的,要不,是城里的叔叔省下的粮票接济我们的,家人每每对此不能理解的时候,父亲的理由竟然是他们比我们还困难!父亲在其三十余年的任期内,不仅大兴基本农田水利,使有“养女莫嫁石坳,十年有九年旱”的状况得到了很好解决;而且多方筹措资金,兴修了一条近十公里的盘山公路,并重修了村小,父亲的病也是在那时落下的病根。父亲临终前并没给我们兄妹留下什么,他托母亲一定要将他的藤箱传给我,其他兄妹以为父亲留给我什么好的宝贝,待打开藤箱,里面却是一叠叠码得整整齐齐的账本。拣了一本打开一看,里面全部是用橡皮筋扎好的发票,小到一分二分,多则成百上千,父亲的账目总是那么清晰明了。原来父亲知道我爱好写作,所以将这些账本留给我,一则,给我创作长篇小说提供素材,因为此前我曾多次跟他说过,我想创作一部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小说,二则,通过这些账本,让我知道,做人除了认真仔细之外,还要做到两手清风,大公无私。
我赶到家的时候,母亲抱着我就大哭,与打电话给我时截然不同,突然失去了至爱至亲,母亲是那么的惊慌那么的无助,只是不断地问我:“儿子,该怎么办?该怎么办?”……我的眼泪哽在心底,悲伤汇成河流,心碎,却只能了无痕迹。我搂住瘦小的母亲,安慰她保重自己的身体,父亲的后事我们会安排好的。为了照顾病重的父亲,母亲付出很多很多,因为是老慢支,父亲的肺像拉风箱呼噜呼噜的响,呼吸十分困难,每当半夜三更时,非得输氧才能缓过气来。所以母亲只能在上半夜眯下眼,到下半夜的时候就要起床照顾父亲,特别是冬天,滴水成冰,只要父亲咳嗽一声,母亲得第一时间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忙这忙那。我到现在还没搞懂母亲究竟是怎么学会给父亲输氧和注射的。母亲常常因睡眠不足,白天又忙,所以老得特别快。
家中忙成一团糟,又要赶着给亲友做饭,又要安排父亲的“后事”。村里临时成立了治丧委员会,十里八乡陆续来了不少人,不用吩咐,他们卷起袖子就忙这忙那。第二天下午,大姐从贵阳赶回,同行的还有我的小外甥。大姐从村口一路号啕大哭到家,一进家门,大姐一头撞在父亲的棺材上,每哭一声,头就在棺材上磕一下,没几下,鲜血就直冒了。大姐与父亲最亲,所有兄弟姊妹中只有大姐深得父亲的精髓,长相与性格与父亲最像,也与父亲最贴心,因为行程太急,大姐答应好给父亲带土漆回来漆棺材的愿望没能达成,当想到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又连父亲的最后的心愿都不能达成,而现在阴阳永诀,大姐如何不悲痛不泪流成河,其他的人在一旁好言相劝,兄妹几个忙着给大姐包扎伤口,好几个小时后,大姐的情绪才慢慢地平息下来!
大哥是最后一个回来,他带着一叠钱和炊具回来的,他是机关食堂的炊事员,退伍的老军人,表情严肃。到家后他自始至终没有掉一滴眼泪,奔50岁的人了,也许眼泪早就流干了吧,大哥的隐忍我知道的。大姐说大哥现在走路的背影与父亲相差无几了,以后若是想父亲了,就回家多看看大哥吧。我以为大哥一定可以忍到最后的,但在父亲入土的那一刻,大哥突然毫无征兆的扔掉父亲的遗像,嚎啕着大叫一声:“爸!”,跪倒在地,脑后拖着的长长孝布,在风里奋力的翻腾,双手死死的扣进泥土,嘴角不断地哆嗦,想使劲闭上嘴唇,却怎么努力也闭不上。在场的许多人,从没见过一个50多岁男人这么放肆的哭过,在十一月的寒风中是那么痛彻心腑,众人也相跟着抹着眼泪。这一刻,我们的痛苦像决堤的水,悲伤汇成河流,泪光中仿见父亲的影子清晰如昨! |
|
|
返回顶端 |
|
 |
巫逖
钻石级版主——感谢您,和我们一起成长!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3192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30496
:
|
|
感人! _________________ 巫逖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www.azchy.com |
|
|
返回顶端 |
|
 |
william zhou周道模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7/10/05 文章: 3689 来自: 中国四川 积分: 13610
:
|
|
在地震区域,在这样的时候读这样的文章,读得我热泪满眶! |
|
|
返回顶端 |
|
 |
刘剡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5/11/10 文章: 1317 来自: 中国神农架 积分: 8910
:
|
|
两手清风,大公无私。 榜样! _________________ 《澳洲彩虹鹦》——获澳洲国家元首贺信高度评价的季刊征稿中(每天在本论坛选稿)
《森林文学》( 接受网上投稿)
snjlzy@163.com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