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民歌十三道韵辙》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古韵新音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72

积分: 25934


文章时间: 2008-7-01 周二, 下午3:23    标题: 《民歌十三道韵辙》 引用回复

[按]这是民间流行韵法,仅供参考.

《民歌十三道韵辙》

一曲山歌十三音,中华诗坛景又新。
莫嫌民谣多寒碜,不尝酸味不知春。

*南北民间艺人总结出的十三道韵辙,已广泛流传几百年,为普通百姓所熟悉所喜爱,且中华十四新韵同它相合,由此可断定,它同新韵结合,定能久传不废!
前些年下乡,有幸搜集十三道韵辙的珍贵资料。04年,我专用此写了一套《江南春早》十三韵(辙)。艺人们有个顺口溜,专道这十三韵,现奉献给大家:


“俏佳人 扭捏出房来 东西南北座”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上一次由寸草晨露于2008-7-01 周二, 下午3:31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寸草晨露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72

积分: 25934


文章时间: 2008-7-01 周二, 下午3:27    标题: 引用回复

以上是07年我在<中华诗词网.民歌看台>版上顶首版寒酸的帖.

学习,继承,是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前提与基础.完全抛开自己的祖根,是真不可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世界是多样的.
物种可提纯复壮,使其更健美,更纯正;物种也可杂交,成功的融和是取双方优势,产出优良新品种!

诗是中华文化的最具代表性的软实力,今代,应摆脱明清以来的低迷状态,重登中华的也是世界的新高峰!!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上一次由寸草晨露于2008-7-01 周二, 下午3:28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寸草晨露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72

积分: 25934


文章时间: 2008-7-01 周二, 下午3:28    标题: 引用回复

十三韻轍舉例
俏----謠條韻

神不在位空拜廟, 河溝無水枉架橋。
燈草掛在火塘上, 你講心焦不心焦?
 
走過園邊往裏瞄, 人家亂講我偷桃。
跑進羊欄去躲雨, 為晴惹來一身臊。

佳----花發韻

紅薯地裏種西瓜, 自己主意自己拿。
自己婚姻自己定, 莫等媒婆動嘴巴。.
 
十字路口芙蓉花, 叫哥千萬莫亂掐。
葫蘆種在牡丹下, 吊頸因為是貪花。.

人----人辰韻

新起涼亭不蓋頂, 特意留來望天星。
露水打濕眉毛上, 為妹才成這種人。
 
苦楝開花細紛紛, 我家住在苦楝根。
人人都講苦楝苦, 我比苦楝苦三分。

扭----綢繆韻

山歌好唱難起頭, 木匠難起八角樓。
瓦匠難燒琉璃瓦, 鐵匠難打釣魚鉤。
 
生不丟來死不丟, 我倆連情萬千秋。
石灰裏面打跟鬥, 同妹結交到白頭。

捏----乜邪韻

上山有棍打得蛇, 下河有網捉得鱉。
人民有黨做後盾, 不怕惡霸來威脅。

稀飯吃快不怕熱, 路滑走快不怕跌。
若是不放石膏水, 豆漿哪里會打結。

出----姑蘇韻

斑鳩樹上叫咕咕, 哥也孤獨妹孤獨。
我倆都是半壺酒, 何不攏來共一壺?
  。
老妹生來就命苦, 看來沒有那種福。
你喝茅臺我喝水, 不配和你共一屋。

房----江陽韻

夜裏點燈影在牆, 不知就講哥有雙。
白天下地無人伴, 思前想後好淒涼。
 
那天和妹牽手唱, 回家三年手還香。
今早起來無米煮, 拿手來聞當乾糧。

來----懷來韻

這條大路是哥開, 兩旁桂花是妹栽。
蜜蜂為花飛千里, 哥為情妹萬里來。
 
情哥送妹出村來, 碰見別人假分開。
阿哥低頭妹轉臉, 神仙望見也難猜。

東----中東韻

我倆情意濃又濃, 妹想哪樣哥都從。
想要肋骨哥願給, 你來搖看哪根松。
 
哥要種花圍園種, 捨得淋水花就紅。
單身自有人來伴, 餓鳥自有飛來蟲。

西----一七韻

上天起屋妹扛柱, 下海舂牆妹挑泥。
我倆人窮志不短, 總有一天找得吃。

望梅止渴渴難止, 畫餅充饑肚更饑。
不飽不鋨三碗飯, 不冷不熱三件衣。

南----言前韻

鴨嘴不比雞嘴尖, 哥嘴不比妹嘴甜。
幾時得妹嘴對嘴, 煮菜不用放油鹽。
 
送哥送到分水灘, 分手容易分情難。
手扯衣袖輕輕問, 問哥幾時再來玩。

北----灰堆韻

竹排下河順水推, 我兩結交不用媒。
多個媒婆多把嘴, 免得旁人扯是非。
 
鴛鴦交頸在河尾, 河水不枯鳥不飛。
我兩生死在一起, 糯米蒸糕做一堆。

坐----波梭韻

出門三步就唱歌, 人人講我歡樂多。
祖墳葬在風流嶺, 命帶桃花不耐何。
 
決心打把連環鎖, 共同安放在心窩。
石山頂上起屋住, 不怕別人挖牆腳。
[寒酸搜集]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寸草晨露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72

积分: 25934


文章时间: 2008-7-02 周三, 上午8:39    标题: 引用回复

寸草晨露《民歌看台》对歌摘编十六篇:

过河艄公把船摆,翻山工匠把路开。
旱天靠云来行雨,对歌众人来搭台。

结伴起歌头雁领,天涯行程一路晴。
你对流水唱一句,我对青山接两声。

天有云霓歌有情,钟有响声鸭有鸣。
山有矿石江有水,妹有好嗓哥有听。

东邻板栗结满树,西家椪柑挂满园。
我家几棵弯腰枣,有枣没枣打几竿。

一路流岚牵彩虹,山水万里涌歌声。
潮曲琴翻浪淘沙,汐调箫奏满江红。

通灵红叶落草地,秋风不识带醉题。
对棱对角对新句,已非当年那盘棋!

望断归雁天边影,点亮村顶最亮星。
打水井绳魂牵梦,舂米石臼歌对情。

雷声响后应有雨,见尾真龙应有迹。
东风尚惠天涯草,屋后应是春满畦。

枫枝红叶两知心,剪篇霜韵对风音。
鹧鸪雅识溪水趣,鸣对蓝天流白云。

扁担两头岁月沉,一头风雨一头云。
惹来目光怎回话,忽忽悠悠别猜银!

浓香扑鼻四季同,弄花歌手唱花迎。
人在花中花如水,一枝红透漓江风。

一鸣起兴百鸟朝,南腔蛮柔北调高。
春桃秋枫搭棚架,可扯葫芦可扯瓢。

凉风爱写菊之妍,一句长吟到遥天。
浓云遮我中秋月,正在乡井水中圆。

月弯月圆又中秋,弦拉弓满无尽头。
莫为后羿鸣不平,酒杯几盏不盛愁。

月弯霞染荷塘风,荷塘得月月懂情。
妹似荷塘哥似月,月走天涯塘中行。

浪迹天涯一舟轻,牵挂傲霜菊一丛。
感应一蓑顺帆雨,还亏穿篱一斗风。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寸草晨露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72

积分: 25934


文章时间: 2008-7-23 周三, 下午1:50    标题: 引用回复

近期,主流媒体播,以福建樟州为代表的闽南话,乃是唐音的活化石,而台湾方言则以闽南话为主。闽南话又随侨居几千万人遍及世界许多地方。是以唐高宗时,曾遣陈政(今河南固始人)父子戍守樟州,几千将士八十多姓氏屯垦开发,繁衍至今,流传至今的闽南话,即一千七百年前之河洛唐音。由是类推,随赵构南迁临安,杭州越语即受宋之河洛音影响,杭州方音也有宋音成份了。

中华地大,方言甚多;其主流河洛音,也随朝代更迭,变异甚大。如今网上推广的平水音,当是清代官话,与唐官话(闽南音)相差甚远了。

用普通话读唐诗,有许多不合韵处;据说,用闽南话读唐诗,音韵最和谐,无不押韵者。

诗既成,不管作者以何种音韵写出,用那种音读诵都是可以的。虽然大陆推广普通话已半个世纪,但各处方言依然,流传各地的普通话也难免打上当地方言之印痕。好在,既有文字传意,读音变异,不甚影响对意境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寸草晨露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72

积分: 25934


文章时间: 2008-7-29 周二, 上午6:46    标题: 引用回复

《说音韵》2008.07.29/06:16

我在这里,提出民韵,就是中国大陆,现实生活中的第二种发音出声方法。今代大陆的主流发声是普通话(即今官话)。正宗普通话同地方民音发声结合,又会生出地方型普通话。如四川普通话、长沙普通话、桂林普通话、南宁普通话。作为语言交流,普通话与方言民音,都将长期存在。

普通话,是以北方语系的北京方言为主要参照人工制定的。北京方言,是受蒙满影响的河洛语系。(自元曲始的官话,是依照中原河洛音制定的。后来的明、清官话,依然是河洛语系。民国时代,据说有人提出以粤语为参照制定国语,孙中山不同意)。普通话的发声方法,今天看来,同民国国语也甚无大的区别(现今同宗同文的台湾地区的庠院主流语音,仍是国语)。我们听起台湾人员如连战、宋楚瑜、江岷钦、尹乃菁等的话语,感到亲切。虽然有些字音与普通话稍有不同。我就视其为台湾方言了。当然,台湾还有民声,那主流就是闽南语音,但,它当属唐代官话的活化石了。

中华诗词学会(半官方民间组织),提出的平水音韵,我想当然的认为是清代官话,它依然是河洛语系的产物。这可以在《康熙字典》里,找到佐证。但辛亥革命距今,已近一个世纪,同我们已隔了一代“国语”,我们可以从台湾找到“国语”发声出音,要找到平水的发声,因为,清代人都已作古,加以不与推广,就很困难了。

今天的诗词写作,大量的作者是发普通话声或乡音民韵。我认为,仿古诗词的写作,普通话应是主流。说回来,不管作者按那种音声创作,读者不会按作者的音去发声。多数人,可能是用地方型普通话音去读。

所以,仿古诗词的写与读,其声韵和谐,当切合现实,再探讨路子,而不是照搬古人。

最后,说句玩笑话:除了闽南语,谁是按唐音读诵唐诗的?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寸草晨露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林芳萍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7/07/24
文章: 1848
来自: 中国安徽
积分: 5651


文章时间: 2008-8-02 周六, 上午10:56    标题: 引用回复

收藏学习!
问候!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林芳萍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古韵新音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