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mg
会员等级:3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10/16 文章: 156 来自: 浙江杭州 积分: 470
:
|
|
作为同安县的一个小渔村,天马山下的集美一直默默无闻。同安县最大的河流东溪流至石浔入海,以下的广阔海湾就是割断厦门与大陆相连的浔江。浔江滚滚东流,其北岸延伸至集美已成强弩之末,因此集美旧名“尽尾”,即大陆尽处,又名“浔尾”,即浔江之尾。明末时,出生集美村的进士陈文瑞,以“尽尾”、“浔尾”名称不雅而首议改称“集美”,但偏野小村依然名不见经传。
1891年,一个17岁的渔村少年远渡重洋到新加坡经商,种黄梨树胶、设制造厂,凭着他的吃苦耐劳和百折不挠,宵衣旰食,胼手胝足,终于在异国他乡掘得第一桶金,进而成为东南亚四大橡胶大王之一,他就是后来被毛泽东主席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爱国侨领陈嘉庚。青少年时期,陈嘉庚亲眼目睹了帝国主义列强横行中国造成的民族灾难,南洋创业的艰辛,更让他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艰难困苦,坚定了他自强不息的信念,筚路蓝缕,铸就了他报效祖国的决心。辛亥革命推翻了腐败的封建帝制,在学习西方,“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浪潮声中,陈嘉庚开始实践他报效桑梓的宏大抱负。1913年,他回乡创办集美小学校,尔后的十数年间又陆续兴办各种类型学校,1919年,陈嘉庚又创办了厦门大学。从此,琅琅书声响彻昔日荒寂的渔村,似春风雨露使沉睡千载的土地重新焕发出青春和活力,侨乡、学村才使集美走出封闭而蜚声海内外。
陈嘉庚在《集美解放纪念碑》中记述了学村创建的艰辛:“一九三八年,日寇陷厦门,学校移安溪。……日寇据高崎,国军守集美,炮战七年,校舍破坏大半。日寇败后,美国助蒋匪内战。一九四九年北京解放,我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筹备会议。九月,匪军据集美,拒战三日,解放后窜金门。十一月,匪机来炸校舍及村宅,师生村民死伤惨重,校舍、村宅破坏甚多。” 陈嘉庚对此痛心不已,“越年,我出洋数月回国,决意长住家乡,修建校舍,扩大规模。” 陈嘉庚之所以能下定这样一个决心,一方面是他对报效祖国、造福桑梓矢志一心、无悔无怨,更重要的是他把救国救民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诚如陈嘉庚所期望的,解放以后,集美学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为了改善厦门到集美的交通,1953年厦门人民发扬移山填海精神,克服外界封锁和物质、技术上的种种困难,只花二年多的时间,修造了我国历史上的首条海峡长堤——连接高崎与集美的高集海堤,第一次把大陆与厦门岛联在一起,厦门从此告别海岛成为半岛,集美也从偏僻小村成了南北交通枢纽。高集海堤全长2212米,面宽19米,堤面辟有火车、汽车和行人三路并进的分隔道,全部工程采用抛石填海作基,岛上出道的优质花岗岩筑面,所用的石方总量达370万立方米。如果把它排成1米见方的石墙,相当于两条鹰厦铁路的总长,足见工程之浩大。朱德总司令为此亲笔题写了"移山填海"四个大字,至今耸立在高崎一头的观堤亭中。就在高集海堤即将竣工的1955年10月,为迎接鹰厦铁路入厦,又从角美经灌口向东兴建了全长2820米的集美--杏林海堤,把面积5.2平方千米的杏林湾,变成了一个人工湖。这两条海堤总长5032米,因而又有“十里长堤”的美称。乘坐鹰厦列车驰过跨海长堤时,集美学村那一幢幢红墙绿楼,亭谢碑塔,在绿树浓荫的掩映中显露着动人的丰姿秀影。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集美学村已成为拥有涵盖学龄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阶段的12所院校、具备现代化教育体系的教育基地。1993年10月,国家农业部、交通部、福建省、厦门市共同筹办集美大学,以厦门水产学院、集美航海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政专科学院、集美师专为基础,并新建工商管理学院,成为一所拥有在校师生1万余人,面向海内外,面向21世纪,培养现代化应用型人才,国际性、综合性、开放型、多层次、多功能的大学。集美学村虽然起步较早,但大规模的建设和发展主要还是在建国之后,现在集美学村的建筑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具有“嘉庚风格”的数十幢教学大楼和体育馆、音乐厅、购物中心等掩映在白云绿树之间。矗立于万顷池畔的七座亭台阁榭,重檐飞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有能容纳3000多人的福南大会堂,有藏书30多万册、报刊杂志200多种的图书馆,有能容纳4000多名观众、用楠木铺砌地板的体育馆,有收藏1000多种生物标本的陈列室和齐全的科学馆、;音乐馆等。80多年来,集美学校已培养了八万多名毕业生,他们的足迹遍布台港澳地区和世界各国,有不少已成为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和各方面专家。
集美学村的建设凝聚着陈嘉庚的心血,集美学村的建设更是在陈嘉庚亲自指导下进行。学村的建筑熔中西风格于一炉,成为集美的一个象征,被称为“嘉庚风格”。朱色陶瓦、庄严典雅的学村建筑群融合了民族古典美与西洋现化浪漫风格为一体。依势布局,因形成趣,错落有致地分布于集美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建筑富有民族风格。尤其是集美中学的道南楼、集美侨校的南薰楼、航海学院的教学大楼,或巍峨挺拔,或凌空欲飞,建筑都很富有个性。在集美在学道南楼前,有长800米、宽300米的龙舟池,7座式样各异的亭台水榭,屹立在龙舟池畔。龙脊凤檐,雕梁画栋,朱绕翠环,称为“七星坠地”。池中央有两座水榭,凌波展翼,名为“孤星伴月”,这是陈嘉庚亲自设计修造的。每年端午节,这里金鼓齐鸣,南曲悠扬,波光水影,人声鼎沸,七彩龙舟,劈波斩浪,别有一番豪情。这里还举行过多次国际性龙舟竞赛,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游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