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子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01/06 文章: 7522 来自: 贵州 积分: 23182
:
|
|
试着解读老皮的“9行诗”系列
文/ 山城子
所以试着,是因为以寸短量尺长,是很难保证测量效度的。我于04年春上网学习写作现代诗,一直也现代不起来。那时就在网上遇见了老皮,他不时地关照关心我贴上去的习作,所以被我引为老师的。学生解读老师的诗,是一件困难的事,但为有所得,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对于“老师”这个词语,我是从自身的职业中获得个人经验的,这就是宽厚。这样我就可以从经验出发,哪怕解读得面目全非,作为老师的老皮,也会开心一笑的。
“9行诗”,而且系列,无疑这是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或诗体。这是老皮的一个新的征程,自4月10日写出第一首,至我7月1日在他博客下载,已经陆续地写到第十六首了。其形式上的明显特点,就是不分节的9行,且第一行已经固定为“那一瞬间”四个字了。
老皮曾说:“别把诗歌写得太像诗歌了,诗歌使人的真相败露。”**这样似乎嬉笑着说出来的话,如同说人家的孩子“别长得太像你父亲了”。潜台词是:因为“太像”,就全是遗传,而无变异,无变异就不是发展。而不论什么事物必须创新(变异)才能呈现出发展。“9行诗”则至少是形式上的创新。而这种新形式(或新体裁)诗歌的诞生,确实也“败露”(呈现)了诗人主张并付诸实践的诗歌必须创新的“真像”。
下面还是走进老皮具体的“9行诗”看看吧:这是第一首,题为《窗外的景物暗淡下来了》。这应当是“人约黄昏后”天擦黑的时刻,以时间标题,却从视觉化入。真是无处不可创新,题目也在劫难逃了。
“那一瞬间 / 你似乎向我走来了 / 我在纸上写下思念/ 我画出你的眼睛、鼻子 / 我画出你的嘴巴、耳朵 / 你的眼睫毛眨了几下 / 我甚至已经闻到你的气息 / 但我睁眼仔细一看 / 你却不是你”
诗以“那一瞬间”起兴。“瞬间”是老皮“诗歌是诗人生命的瞬间显形”**理念的具体实施。“显”的“形”则很具体,也很明白:餐后茶余天晚独处,是极容易想念人的。“似乎”一词准确地交待了恍惚的状态,愈恍惚愈真切,连“眼睫毛眨了几下”,以及“气息”都感觉到了。然而“睁眼仔细一看 / 你却不是你”。这从情感层面来看,无疑是更加“思念”了。这是我从感性上的欣赏与理解。
但老皮说:“诗歌之所以是诗歌,就是因为诗歌所体现的东西,正是世人对事物的理解判断和把握、正是诗人主观意识的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那么,这首9行的理性埋藏在哪里呢?我也“睁眼仔细”一回,终于发现了,果然“你却不是你”。前面的“你”是想象中的,或可称之为理想中的,而后面的“你”,则是现实。理想来自现实,却又远远高于现实,将“你”置换过来,当然“理想”它不是“现实”。这样的真理性的理性思维,在诗中竟不见丝毫痕迹似的,能说这不是一种创新吗?相比之下,我在上周写的一首《植物进入盛夏》,也是要表达相同的理性。我将盛夏万绿葱茏茂盛自由和谐的景象描摹之后,而直接慨叹说“人类社会还远远没有进入盛夏”,这就失之直白了。老师到底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学生从老师的这首诗里,晓得了我那直露的尾巴该如何藏起来了。真高兴!
下面我想再具体到第16首。所以确定了两端(目前的),一是可以表明大略的全貌,二是表明我并没有刻意选择的意思,如同随机抽取。第16首的标题叫《 当我把自己想象为一头牦牛》。虽然,内容里几乎找不到牦牛的一毛一角,但诗人何以这样标题呢?这回可能是将理性“藏头”了吧?看看内容:
/ 那一瞬间/ 我从俯视者的表情里/ 抽出疼痛的目光/ 就像为了怀念从前/ 降下自己的半旗/ 坏死的钟表坚守着不羁之旅/ 眷恋沿着脚下的河流潺潺微响/ 其实 撞开栅栏/ 远处便是天空的蓝与草原的绿
起兴“那一瞬间”依然。然后直入意象说话。“俯视者”谁?当然是能接触到的居高临下者流。我所以这样理解是因我在40余年的不同岗位上贡献时,也曾被很“疼痛”地俯视过。凡“下半旗”无疑说的是大哀,我是痛心疾首地哀过那种经常碰头的来自封建道统的陈砖烂瓦的。“坏死的钟表”是已经废弃了的时间,但那时却一直是“坚守着不羁之旅”——这如同老皮所说“ 保持独立个人的精神性,才是成为一个诗人的根本标志”**的诗意表达。那么,这种“独立个人的精神性”是什么呢?这就是“眷恋”以下意象的内核,是“河流潺潺微响”的平静,是“天空的蓝与草原的绿”的祥和,是对天人合一的自由和谐的精神追求。读到这里,回头看那标题,那就是“独立个人的精神性”的形象匾额了。
老皮说:“直觉告诉我:诗歌是此岸向彼岸的艰难过渡。”**——我从这两首9行诗的解读中,明白了此岸就是开头,彼岸就是结尾,与此同时此岸就是感性,彼岸就是理性。而从起笔到落笔,从感性到理性,之所以“艰难”,就是如何将想说的话,结构成恰到好处的系列意象图。因为只有这样,才是一种文学体裁,同时又是语言的艺术。否则,只求断句排列,那未必是诗歌。而要想“系列意象图”恰到好处,就必须时时处处创新出新,否则诗歌的生命也就枯萎了。
谢谢老皮老师——坐在你诗的面前,就是坐在你的面前听你讲课哩!受益匪浅。
** 所引均摘自《诗歌蓝本》2006年总第二期《中间代诗人访谈系列·老皮篇》
2008-7-3于黔中文化村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山城子博客: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45
山城子的北美文集:
http://www.maplereview.org/best.php?u=96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