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华
会员等级:3
性别: 
加入时间: 2008/01/16 文章: 207 来自: 中国,内蒙古 积分: 504
:
|
|
穹窿山畔怀武圣
一、苏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仁者乐山,苏州名山有穹窿山;智者乐水, 苏州更是二千五百多年枕河而居的东方水城。
孙子绝对是智者,十三篇兵法光耀千古,区区6014字道尽兵家精要。岂不是智者么?
孙子是兵家,亦是仁者。“谋攻第三”里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虽是兵家从不主张穷兵黩武,因为慈祥的孙子亦深谙“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凄凉。孙子不是仁者又是什么?
于是,孙子不假思索地选择了苏州。
公元前五六世纪,烽火春秋。孙子捻着胡须走向了这座风光旖旎的城市。
从前,是孙子因苏州的清幽高洁而焚膏继晷。
此后,是苏州因孙子的光辉著作而名扬四海。
二、穹窿山
穹窿山是一座山。群峦叠嶂,茂林修竹。
孙子环望苏州,走向了穹窿山。
或许是那些群山万壑给了老人灵感,也或许是那翠色欲滴的茂林修竹,甚或仅仅是山巅的一团游云、山麓的一捧黄土?
总之,孙子是在这里完成了他的著作。
孙子也许不会想到,这几个用竹篾串起来的汉字会流传了二千五百年!(又岂止是二千五百年!)穹窿山更不会想到,当年那位沧桑之人的到来竟会让自己名垂千古!
自此,穹窿山不再是一座山。
三、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话至少在孙子自己身上应验了。
孙子深知自己卓荦的兵家谋略与军事才华,于是意化为文,是谓知己;老人亦深知世人帷幄千里、智取天下的雄心,是谓知彼。于是,老人“武圣”的至尊地位千古不败。
甚至是在海外,老人也是光焰万丈长。他的著作被理解为“战争的艺术”。曾以古今中外著名战例为《孙子兵法》详释的国防大学著名教授马骏先生说,外国军事专家来国防大学演讲时每每谈及《孙子兵法》。可见《孙子兵法》不仅国人奉为瑰宝,更被世人引为圣典。
一座山。
十三篇著作。
二千五百年光芒。 _________________ 何君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