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濂
会员等级:4
性别: 
加入时间: 2005/11/09 文章: 412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1772
:
|
|
残缺之美
李兴濂
就要开残奥会了,这是身体残缺而精神健康之人,展现出力、生命极限和残缺之美。
还记得那年的春晚,一个《千手观音》的舞蹈,让人难以释怀,在四个多小时的晚会进程中,记忆却定格于这一时段。由无声世界里的人们带来的舞蹈《千手观音》,引发的是5分54秒的屏息的安静,以及此后长久的赞誉和惊叹。让人深深沉醉于这种不可想象不可求源的美丽之中,她们在诠释,断臂女神维纳斯高贵端庄,丰满的胸脯、浑圆的双肩、柔韧的腰肢,充实的内在生命力和人的精神智慧,残缺的上肢构成了一种无以伦比的独特的美。
每个人都向往追求完美,然而世间的一切似乎并不完美,残缺、失望、遗憾随处可见,可谁又能说那残缺的背后不是美呢?所有的缺憾都来自对完美的苦苦追求,所以缺憾也许就是局部的完美吧。其实,许多东西只有在失去了什么的时候反而会觉得更加珍惜,就像完整人生里那写了一半的爱情故事,就像那杯还没品完的苦茶…… 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也有太多莫名的忧伤,可毕竟那也只是人生历程的一瞬间……
人生不可能有绝对的完美,而更多的是缺憾—残月疏星下的孤独,香消玉殒的悲凉,暗夜沉沉的愁闷,离别思念的苦痛,理想落空的失意……
然而,有残缺,才有希望才有梦,人生才时时追求着完美—有残月,才有圆月的期待:有落花,才有硕果的希冀;有暗夜,才有黎明的向往;有别离,才有相逢的企盼;有理想,才有实现的希望……
人生就是一个从残缺走向完美的过程,尽管我们往往很少达到完美的境界。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因为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也许你曾经有过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可是现实生活里,富强的生命力才是这个世界的主题。或许有时你会觉得生命是种痛苦的煎熬,有时会觉得生命是快乐的享受,生命似乎永远在这两极之间交错延伸,有时觉得它是种渺小的存在,有时又觉得它是伟大的结晶,它似乎永远就是渺小与伟大的混血儿。
生命体从开始孕育诞生以来,就潜藏着不完整与不完美的种种危险,残缺是自有生命以来就伴随着自然界的,也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伴随人类的。当生命还孕育在母体之内时,就已经受到遗传、疾病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潜在着残缺的危险性。当人出生之后,这些因素因为他失去了母体的保护而变得更加直接和明显,残疾的危险性就更大了。因此,生命的美从来就是残缺的。
人生短促,浮生若梦。忠实于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真诚地寻求人生的意义,即使残疾,也要展现残缺之美。虽然是那么平常,那么清淡,那么落魄,甚至那么狼狈。但她们同样印满了重重叠叠的生命的印迹,那么沉厚,那么绰约,那么美丽。同时,也那么的残忍。
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尽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和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每个人都有残缺,或是肉体上的,或是精神上的。但是,正是残缺创造了完美。是残缺使人在人生里有了生命的光彩。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露的是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礼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我们从中汲取了多少人生的梦想和真谛!
我曾有一首诗,表达我对人生追求的理解:给我一半/只要一半/假若你全都给我/我还去追求什么//给我一半/只有一半/也让我费去一生。我们每一天都在填补残缺,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追求中。在我们的瞻望中,那个日子渐近,渐亮,渐圆了。
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她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 _________________ 李兴濂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辽宁作家协会会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