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景生
会员等级:2
性别:  年龄: 62 加入时间: 2008/07/12 文章: 81 来自: 中国 吉林 敦化 积分: 126
:
|
|
袒露心灵 彰扬人性
——浅析非马的《红披肩》
文/吉林·韩景生
表面看来,《红披肩》似乎是一篇以“崇享乐,扬自私”为概念的简单诗作,然而透过表象品读这首诗的实质,不能不说自我追求诗的高境界过程中得到了一次升华。
从弗洛伊德的性爱论观点中,我们了解到一些男人对女人的瞬间感觉。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我们去读非马的《红披肩》:
有如說
如果她取下
那披肩
她將揭露
每一個過路的
男人
心中隱藏的慾望
自從在什麼地方讀到
這些揮之不去的詩句
每個起風的日子
他便遊魂般
上街去晃蕩
然後一頭鑽入
煙霧瀰漫的酒吧
看脫衣舞孃
把坐在台前
那個陌生的自己
一層層
剝光
这首诗让我想到了法国作家莫泊桑在《索瓦热老婆婆》一文中的一段话:世界上有许多最美丽的角落,给我们的眼睛带来一种肉感美,使你不由得要用肉体的爱去爱它们......。它们却象春天早晨在街头遇到的那些穿着浅色衣衫的女人的影子,留在我们的心头,在我们的灵魂上和肉体上种下了一种难忘的欲望,一种交臂失之的感觉。
无独有偶,作家曹雪芹也曾在《红楼梦》中这样写道:羡美人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爱美人之容貌兮,香培玉篆。
我不知诗人写这首《红披肩》时是否亦如莫泊桑.曹雪芹的思想,就做为普通男人这一理由单纯地去理解,这样的场景萌发出来的男人的激情,或许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无论是出于寂寞还是出于欲望。而被这种微妙缘分所左右的男人们,心灵的失守何尝不是为了索求一种最原始最本能的善终,尽管时间会无情地把这一切冷却,感情或许会停留在原点。
哲学家马克思曾做过这样的结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诗人直接袒露心灵深处的“本能的自我意识”,呼唤人类原始本性的解放思想,体现了科学揭示和认识人的本质的方向,吻合现实生活中生物发展规律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
作家那家伦说过:最美的假花与真花比起来也仍是丑陋的,它缺少生命的真实,因而它缺少生命的灵性,只有倾出不掺假的真与诚,才能创造美丽的生活;才能塑造美丽的自己。
真实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非马的《红披肩》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诗人。 _________________ 电子信箱:381049667@qq.com
博客主页:http://hexun.com/hjs1962927/default.html
上一次由韩景生于2008-11-29 周六, 上午9:40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