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陈富强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6/11/19 文章: 37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积分: 15
:
|
|
厦门的眼
陈富强
看到美的景色,我常常会犯愁,觉得自己的母语学得不够好,想不出恰如其分的语言来描述我所见的美景。比如厦门的鼓浪屿。鼓浪屿究竟有多美?我在落笔描写她的时候,就会出现词汇与语言的障碍。可见,鼓浪屿是一个美不胜收的地方。有一个数字,也许可得出上述有关鼓浪屿之美的结论。在大约二十年间,我先后去过厦门四次,每次到厦门,都会上鼓浪屿。其中至少有一次,我对自己说,这次不去鼓浪屿了。但到了最后,往往就否决了自己的决定。原因实在最简单不过,到了厦门,鼓浪屿不可不去。
作为一座南方小岛,鼓浪屿的特色和其他南方岛屿相差无几,有热带植物,有海浪、沙滩,有造型独特的别墅群。然而,鼓浪屿的确有她独一无二之处,岛上的郑成功雕像、日光岩下鲜艳的三角梅、菽庄花园内的钢琴博物馆,也许可以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一般上鼓浪屿,都会去菽庄花园,也一定要登上日光岩,这中间,会经过郑成功纪念馆。去鼓浪屿的次数多了,对这座小岛的感觉,就会和第一次去有些不同。比如郑成功,中国历史上功勋卓著的民族英雄,他巨大的雕像立于小岛边缘,他手执宝剑,他的双眼所眺望的方向,是入海口,也就是说,天气晴好的时候,他可以完全看清海上的大担、二担诸岛。那些岛屿,现在为台湾所辖。我无法想象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是否也站在台湾岛的西海岸眺望大陆,那时他一定认为,台湾从此是大清帝国的天下,因为无论他对明朝如何怀念,坐在太和殿龙椅上的却是清朝皇帝康熙。以后人的眼光来看,不论郑成功效忠于明或清,他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从他撰写的《复台》一诗,可见他对台湾的悲怆情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而康熙也在闻悉郑成功因病去世后,写下这样的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这副挽联,是当朝皇帝对郑成功的客观评价。
鼓浪屿上有郑成功水师操练的旧址。尽管后来很多外国人在岛上大兴土木,建造了风格迥异的建筑,但由于郑成功曾在此训练他的部队,使这座小岛多了一些硬朗、英武之气。
鼓浪屿弹丸之地,却地灵人杰,还出过一位伟大的医学博士,她叫林巧稚。习惯上,厦门人称她为林巧稚大夫。这位杰出的妇产科医生,被医学界公认为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她不仅有高超的医术,更加令后人怀念的,就是她无比博大的爱心。后来,有一位美国医师叫约翰•斯•鲍尔士,在他的一部著作《西方医学在中国宫殿——北京协和医学院》中这样写道:“林巧稚在国民党时期的中国开始了优异的医学事业,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达到了顶峰。现在在中国,她被看做是一个医生女英雄……”这段评价,显然公允、客观。
因为郑成功在鼓浪屿操练水师,后又渡海收复台湾,再加上白衣天使林巧稚,所以鼓浪屿的人文气息,就颇为浓厚。其实,在鼓浪屿的名人,远不止这二位,只不过他们的名气,也许不及郑与林,但是在他们各自的领域,却也是颇有建树。比如诗人舒婷,要回顾中国的朦胧诗,她是代表性诗人之一。据说出生于泉州,但生长于厦门的舒婷,一直居住在鼓浪屿岛。几年前,在参加浙江作协组织的一次文学活动期间,我见到过舒婷。那次活动历时近一周,记得是在上虞的春晖中学,当主持人介绍出席活动的作家诗人,在念到舒婷的名字时,学生间爆发出一阵热烈的尖叫与欢呼声,可见舒婷在民间的影响力。那时,其实我有机会可问舒婷,她是否如传说中的那样,一直居住在鼓浪屿岛上,但终于碍于内心一种莫名的感觉,没有开口。活动快要结束时,拍集体照,然后各自合影,我与舒婷合拍了一张照片。一路下来,无论是媒体采访,还是大家相互聊天,舒婷总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话很少,给人感觉是她更喜欢独来独往。这也许是她的性格使然。只是我心里的一个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后来,几次上鼓浪屿,都想去看看舒婷居住的地方,但没有明确的指向,我找不到舒婷回家的那条小巷。其实,我何尝不明白,以舒婷的性格,她怎么可能在居家的日子,经常有文朋诗友敲响她的门。
我毫不怀疑,居于鼓浪屿的舒婷,与郑成功,与林巧稚,不是同一个领域的人,但他们都是杰出的人。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她的作品却明显的通俗易懂,比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再比如《致橡树》。读舒婷的这些诗,我分明能够看见她歌唱祖国,歌唱爱情时,从她心中迸出的热泪。舒婷也写过鼓浪屿,比如她曾经写过《日光岩下的三角梅》:
是喧闹的飞瀑
披挂寂寞的石壁
最有限的营养
却献出了最丰富的自己
是华贵的亭伞
为野荒遮蔽风雨
越是生冷的地方
越显得放浪、美丽
不拘墙头、路旁
无论草坡、石隙
只要阳光常年有
春夏秋冬
都是你的花期
呵,抬头是你
低头是你
闭上眼睛还是你
即使身在异乡他水
只要想起
日光岩下的三角梅
眼光便柔和如梦
心,不知是悲是喜
在舒婷诸多诗作中,这首诗也许并非最为出色,但当我在日光岩看到鲜红的三角梅时,我却很自然地想起了这首歌唱三角梅的诗歌。如果正如传说中的那样,在许多鼓浪屿居民搬迁到厦门本岛的现代化楼房中,而舒婷依然坚守在鼓浪屿岛,那么,我相信,她的诗歌,和鼓浪屿的钢琴一样华美,并且成为这座小岛最优雅的天籁。
从菽庄花园上行,可达鼓浪屿钢琴博物馆。这是一家私人博物馆,馆藏所有钢琴都由一位名叫胡友义的华侨收藏。馆藏的古钢琴大约有四十多架,其中就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在馆内,还能见到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我热爱音乐,但对于乐器却是十足的外行,然而,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却给我上了一堂很好的钢琴课。据说,鼓浪屿是中国大地上钢琴密度最大的地方,上岛码头候船厅,设计成一架打开的钢琴,夜色下的鼓浪屿,隐隐约约的海浪声中,琴声悠扬。居住在这样的小岛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名琴师,或者诗人。
钢琴博物馆的解说员们,是年轻的姑娘,很显然,从她们对于钢琴的熟悉程度,不是一般导游所能做到的。她们或许毕业于音乐学院,对钢琴有特别的感情。所以,当解说员在结束她的讲解,坐在一架巨大的钢琴前,她修长的指尖开始弹出第一个音符时,我有一种预感,我将听到一首与鼓浪屿有关的曲子。果然,弹琴的姑娘弹奏了我们都无比熟悉的《鼓浪屿之波》。第一次听钢琴演奏这首歌,其旋律之浑厚、激越与优美,令我体验到一种如醉的感觉。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
海水鼓起波浪
鼓浪屿遥对台湾岛
台湾是我家乡
登上日光岩眺望
只见云海苍苍
我渴望我渴望
快快见到你
美丽的基隆港
母亲生我在台湾岛
基隆港把我滋养
我紧紧依偎着老水手
听他讲海龙王
那迷人的故事吸引我
他娓娓的话语刻心上
我渴望我渴望
快快见到你
美丽的基隆港
鼓浪屿海波在日夜唱
唱不尽骨肉情长
舀不干海峡的思乡水
思乡水鼓动波浪
思乡思乡啊思乡
鼓浪鼓浪啊鼓浪
我渴望我渴望
快快见到你
美丽的基隆港
很明显,《鼓浪屿之波》是鼓浪屿最出色的形象大使之一,无数人通过这首歌,知道在南方,与厦门隔海相望,有一座美丽的小岛叫鼓浪屿。而我,更愿意把鼓浪屿看作是厦门的眼睛,透过这双明眸,我看见厦门岛上的红花绿树,也听见鼓浪屿的琴声如天籁。 _________________ 来自中国浙江杭州市。业余写作爱好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
|
返回顶端 |
|
 |
刘剡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5/11/10 文章: 1317 来自: 中国神农架 积分: 8910
:
|
|
2009全家万福! _________________ 《澳洲彩虹鹦》——获澳洲国家元首贺信高度评价的季刊征稿中(每天在本论坛选稿)
《森林文学》( 接受网上投稿)
snjlzy@163.com |
|
|
返回顶端 |
|
 |
塔双江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11/14 文章: 1992 来自: 中国四川 积分: 9103
:
|
|
透过这双明眸,我看见厦门岛上的红花绿树,也听见鼓浪屿的琴声如天籁。 |
|
|
返回顶端 |
|
 |
高羽
会员等级:4
性别: 
加入时间: 2008/02/23 文章: 403 来自: 中国福建漳州 积分: 1592
:
|
|
去过厦门几次。欣赏,问好。 _________________ 以文会友,探究人生!http://blog.sina.com.cn/u/1272982735 |
|
|
返回顶端 |
|
 |
william zhou周道模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7/10/05 文章: 3689 来自: 中国四川 积分: 13610
:
|
|
有一年差点就去了厦门和鼓浪屿,遗憾啊!
读美丽的风景人文和作家情思,谢啦! |
|
|
返回顶端 |
|
 |
刘剡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5/11/10 文章: 1317 来自: 中国神农架 积分: 8910
:
|
|
,《鼓浪屿之波》是鼓浪屿最出色的形象大使之一,无数人通过这首歌,知道在南方,与厦门隔海相望,有一座美丽的小岛叫鼓浪屿。而我,更愿意把鼓浪屿看作是厦门的眼睛,透过这双明眸,我看见厦门岛上的红花绿树,也听见鼓浪屿的琴声如天籁。 _________________ 《澳洲彩虹鹦》——获澳洲国家元首贺信高度评价的季刊征稿中(每天在本论坛选稿)
《森林文学》( 接受网上投稿)
snjlzy@163.com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