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孙庆丰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8/02/17 文章: 179
积分: 473
:
|
|
感受生命的色彩
——浅析半半微型诗《红与黑》
文/孙庆丰
半半先生新近创作的微型诗《红与黑》在中微“微型诗天地”发表后,诗友们对此诗的评论各持观点,众说不一,有的建议再润色内容,有的则建议干脆更换诗题。当我一口气读完了这首诗,内心却如起伏的海浪,汹涌不已,激动之余,很是欣喜,一下就爱上了这首诗。诗作色彩感浓烈,喻意深刻,人生的领悟尽蓄其中,一帧夕阳下凄婉的美景,将生命浓郁而庄重的色彩泼墨开来,让我们屏息静心,一同感受。诗作原文如下:
《红与黑》
风平的时候,夕阳
总是落在你漩涡般的
眸子里
大凡对半半先生熟知的诗友,或多或少,都已潜心研究或阅读过他的一些诗作,我想,大家对他的诗风也大致有了基本的认同:超凡脱俗,充满灵性且有质感。在诗作的构思上诡异奇特,总能给人新奇感;语言质朴却字字珠玑,每一个词都用得恰到好处;诗题有时看似平淡,却能平淡出新,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常常擦亮我们的第三只眼。因此,赏析半半先生的作品,我们必须要跳出固有的思维,不能只停留在文本表面的描写与叙述上。比如诗作《红与黑》,狭义上理解:“红”就是“夕阳”,“黑”就是“眸子”,且不说半半先生居住在中国台湾,如果是旅居在德国呢?我们是不是该建议他将诗题改为《红与蓝》?!半半先生已然过了写情诗的年龄,赋诗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并不是寻求闲情逸致消磨晚景,更多的则是夕阳下对生活冷静而理性的思考,以诗铭志,不枉此生。
浅浅的海峡,几十年来却因风不平而浪不止。人生在世,草木一秋,根既是落叶最好的归宿,几十年的颠沛流离,人生的尽头,哪一位游子不眷恋故土?!诗作《红与黑》让我们感受到的就是这样一种壮怀激烈的生命情结,那是诗人以一颗拳拳之心绘就的一帧凄婉美景。身居美丽的宝岛,怀想隔岸的亲人,几十年来望眼欲穿,深陷的眸子如漩涡一般,昭示着生命已不再年轻,晚年的台海,风浪正逐渐归于平静,正是帆影归来时,怎奈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生命的黑夜正悄悄逼近,火红的希望即将被无垠的暗夜吞没,从而一次次地把即将下坠的夕阳,装进自己漩涡般的眸子里,留住了夕阳就是留住了希望,让流浪的诗人不得不在夕阳下发出这样一种苍凉的感慨,我们看到,虽然诗人在文中用了一个“落”字,但实际上,夕阳,并不是“落”在了诗人的眸子里,而是眸子像漩涡一样,将夕阳深深地“吸”了进去,那种惟恐“红”被“黑”取代的情感是何等强烈,《红与黑》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生命情结,浓郁而庄重的色彩油然诞生,我们在感受着生命色彩的同时,更由衷地感受到了诗人壮烈凄婉的情怀。基于时下台海风欲静而浪不止,我们应原谅和理解诗人在文中不得已采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
《红与黑》,一帧浓墨重彩的生命画卷,正向新的历史舒展开来,我们更由衷地期望,“红”能代表生命的永恒,“黑”让世界最终归于静谧!
2008年6月30日于夏都北戴河 |
|
|
返回顶端 |
|
 |
巫逖
钻石级版主——感谢您,和我们一起成长!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3192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30496
:
|
|
[诗名片]给半半
——收藏名作
《红与黑》
风平的时候,夕阳
总是落在你漩涡般的
眸子里
(载入:[诗名片]接龙252。请进!) _________________ 巫逖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www.azchy.com |
|
|
返回顶端 |
|
 |
山城子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01/06 文章: 7522 来自: 贵州 积分: 23182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