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借用西方艺术之源拭亮我们的心镜]读书笔记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随笔杂想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冯文淑--------桑林

会员等级:2




加入时间: 2006/02/08
文章: 59

积分: 174


文章时间: 2006-2-20 周一, 上午10:26    标题: [借用西方艺术之源拭亮我们的心镜]读书笔记 引用回复

海边小屋[借用西方艺术之源拭亮我们的心镜]一文的摘要
以及我的
冯文淑-------桑林------海底的河流


[我认为这就是米开朗基罗的美丽孩子[大卫]的现代意义]

‘盛唐的霓裳羽衣舞又岂是欧洲中世纪单调的列队舞和圆圈舞所能比拟?’

可惜我没看过霓裳羽衣舞,海边小屋能否转转一些霓裳羽衣舞资料来,

海边小屋能够将花样滑冰、花样游泳、体操等体育健儿的艺术表现性差,跟中国雕塑家的艺术大气候差联系起来,用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确是提高体育艺术性的远见,深见,

不知海边小屋对[收租院]的意见如何,


‘古希腊作为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是西方艺术的心灵之源和精神家园。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古希腊是“人的发现”的时代,神人同形同构,人类个体本身的存在价值第一次得到确认’

作者能否把古希腊----西方艺术的心灵之源和精神家园,作一个提要式的介绍

实际上我认为基督教文明的诞生,应该是欧洲文明的在更高阶段的诞生-----再生,也就是说基督教是欧洲人的另一个心灵来源,精神乐园------更高的心灵来源和精神乐园------能给人带来归宿的心灵来源,精神乐园。因为从后来的雨果,陀斯妥也夫斯基,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真正的基督教圣者来[用这些新圣者,承担救世的大任]------- 一些地位低贱,但却有圣灵附在自己身上的圣者-------教堂长老可以看出,

卢梭,列夫,托尔斯泰也渴望,并实践着让同时代的腐化了的教会权力,让位于重视人和生命的真正的基督教精神的承担者。但真正的基督教精神和腐化的教会,教皇的权力的冲突是基督教的内在矛盾,要发展基督教需要高效的组织,权力随之生在组织的身上,而权力又是极易腐化的东西,所以,西方文明要前进,首先西方人必须战胜自己的腐化的权力和腐化的根源自私,心地狭小,也许,西方人应该发明出一种更强有力的伟大事物,来取代原来的教会,教皇权力,以便组织西方的美德力量和发展美德力量。

‘古希腊是“人的发现”的时代,神人同形同构,人类个体本身的存在价值第一次得到确认,给后世植下了宝贵的人文主义种子。’

作者能否把‘古希腊的’人的发现’这个伟大事件展开,

‘而西方艺术自希腊以降,即使经历中世纪的冬眠,文艺复兴时[作者似乎掉了时字]与后的艺术天才们仍然在畅饮希腊[我添上希腊二字,这应该是作者的愿意]知识,畅饮爱情,畅饮希腊艺术,’

‘希腊时代的人体艺术品,无论男女,都健康、自然、乐观、优雅,在体型、气质方面都达到了无可企及的美境。至于体育,我认为应是希腊人体艺术的一部分,以动态方式实证了人的生命力和进取精神。’

看得出作者对人体造型艺术,绘画艺术有偏爱,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也是世界艺术史罕有的杰作:大卫这个《圣经》里的英雄充满自信地站立着,向人们展示了他的健美身材,左手拿石块,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面容英俊,双目有神,英姿飒爽,身体中积蓄的强大力量似乎随时要爆发[这一句好像不太准确],代表了伟大的人文主义精神’

我记得米开朗基罗自己称[大卫]势拔阿波罗和赫刺克勒斯,米开朗基罗创造出大卫投出石块打死巨人妖歌利亚,应该是告诉当时的理想主义,西方世界正面临新的巨人妖歌利亚,威胁着西方人的生存,

这[大卫]横空出世的诞生,既是米开朗基罗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的革命战斗精神的总结和概括-------哲学概括和艺术概括,又是对更新的[大卫]的呼唤,因为米开朗基罗时代的西方世界,正面临着更新的巨人妖歌利亚的横行,

而当今的西方世界现状,可以用巨人妖歌利亚横行在西方世界来描述,于是,我们看见了复活了的米开朗基罗,正在向西方人,或者说向人类发出最权利的呼喊,‘人啊,重振那无敌的战神大卫那样的雄风吧,杀死人类头脑中的巨人妖歌利亚思想,欲望,’

我认为这就是米开朗基罗的美丽孩子[大卫]的现代意义。


[借用西方艺术之源拭亮我们的心镜 ]

文/海边小屋(海边晓屋、台风100级)

*此文经修改后发表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艺术评论》2005年12期。

——————————————————————


为什么我国花样滑冰、花样游泳、体操等体育健儿的艺术表现分经常比不上欧美运动员,仅靠高难度求胜?我想不仅仅是裁判因素,更多的是艺术底蕴的原因。最近那个“秦桧夫妇站像”的作品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对于这个试图颠覆国人传统观念的雕塑作品,人们在道德方面批判很多,从人文思想方面褒扬也不少,但从艺术本身给予中肯评价几乎没有。其实只要看看原作,就可以感觉中国雕塑家们还是缺乏艺术想像,对于象征隐喻手法的运用也很差劲。为什么要让秦桧夫妇站得如此笨拙、拘谨和丑陋?只是艰难地喘口气,一点神采都没有,岂有代表人文主义精神的力量?我想如果作者能突破价值观评价,大胆把他们塑造成追求个性、无所畏惧的普罗米修斯之类的异端,也许更有意思些。
那么,中国人的艺术表现力是否天生比不上西方人?当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会不服气,盛唐的霓裳羽衣舞又岂是欧洲中世纪单调的列队舞和圆圈舞所能比拟?但我想大家都不得不承认,文革等劫难斩断了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血脉,至今尚未完全接续得好,而西方艺术自希腊以降,即使经历中世纪的冬眠,文艺复兴后的艺术天才们仍然在畅饮知识,畅饮爱情,畅饮艺术。因此,当我翻阅那些精美的西方艺术画册,感叹于《泉》那样优美的裸体绘画,震撼于出土的断臂维纳斯、恢宏的罗马斗兽场、巍峨的哥特式教堂,就常常神往像叶芝那样《驶向拜占廷》,驶向欧洲艺术的圣殿:“那不是老年人的国度。青年人/在互相拥抱……我就远渡重洋而来到/拜占廷神圣的城堡……请尽快把我采集进永恒的艺术安排……在金树枝上歌唱/一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情/给拜占廷的贵族和夫人听。”
古希腊作为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是西方艺术的心灵之源和精神家园。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古希腊是“人的发现”的时代,神人同形同构,人类个体本身的存在价值第一次得到确认,给后世植下了宝贵的人文主义种子。希腊人除了给我们留下动人的神话故事,还有雅典娜、宙斯、赫拉和巴底农等立柱式的神庙。最令人震撼的是他们的人体艺术。当中国人在艺术创作中羞涩地隐藏起自己的胴体时,他们很早就提出人体的最佳比例:身高7至8倍于头长;并奉献出了《掷铁饼者》等大量完美的裸体雕像。即使在希腊化时代,也有一只极其帅气的亚历山大大帝头像,实在想不到这个俊男就是那个曾经纵横欧亚大陆的军事统帅,和神话中的阿喀硫斯一样无坚不摧,可惜英年早逝。希腊时代的人体艺术品,无论男女,都健康、自然、乐观、优雅,在体型、气质方面都达到了无可企及的美境。至于体育,我认为应是希腊人体艺术的一部分,以动态方式实证了人的生命力和进取精神。
罗马艺术承自希腊,但《披甲的奥古斯都皇帝》繁琐的衣甲抑制了人的生命力,自以为是的领袖架势已显造作,美感远远逊色于希腊裸像。中世纪神学盛行,人只能匍伏于圣像和大教堂之下,无论是拜占廷、罗曼还是哥特艺术,除了某些建筑风格尚可欣赏之外,那些神祗和人物画看起来很气闷,这是欧洲的阳萎期,而同期的唐朝诗人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唱响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
直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才使西方艺术重新勃起。这是欧洲艺术家们对古希腊艺术精神的创造性转换,正像李泽厚倡导的“西体中用”一样,以人文思潮勃起后的现实社会为体,以古希腊的人文元素为用,将历史积淀予以扬弃,再创了西方艺术的辉煌。此时的达芬奇、提香、波提切利、米开朗基罗等天才群星璀璨,将西方艺术提升到了新的层次。《蒙娜丽莎》不必多说。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也是世界艺术史罕有的杰作:大卫这个《圣经》里的英雄充满自信地站立着,向人们展示了他的健美身材,左手拿石块,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面容英俊,双目有神,英姿飒爽,身体中积蓄的强大力量似乎随时要爆发,代表了伟大的人文主义精神。而中国由于宋明理学和老人政治的泛滥,艺术精神已经萎缩、衰老。
文艺复兴还丰富了古希腊的艺术精神,因为希伯来文化给艺术带来了深沉的意境。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让美神成熟的裸体斜躺于榻上,两眼含着渴望、期待、挑逗、茫然和无所谓的神情,既像思春的贵妇人,又像淫荡的妓女,仿佛在等待着情人或顾客的来临。但这并不是单纯地表现性与肉欲,我们应看到提香在维纳斯后面画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双膝下跪似在祈祷,代表了画家的某种宗教情怀。要理解文艺复兴之后的西方艺术,应将诱人的肉体和背后的祈祷联系起来才算完整。
文艺复兴向前演变,虽然产生了“巴洛克”、“罗可可”等浮华的贵族艺术,但艺术日益脱离英雄主义情结,走向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世俗化,更加接近了普通人的心灵。伦勃朗以自画像的方式表现了对人生三阶段的思考。他有画自己的嗜好,共画了近百幅,我看到的是他青年、中年、老年三个时期的三张自画像。青年时期他身穿华丽服装、意得志满、嘴唇充满肉感,看起来玉树临风,可以想像他应是一位风流才子。中年时期他眉宇显出疲倦,衣着朴素,已经发福,人到中年百事忧,看来他也难免俗。老年时期他穿着尊贵的服饰,胸前还挂着类似怀表的饰物,清澈的眼睛透出哲学般的深思,嘴角的撇起和隐隐的微笑表示自己已经世事洞明,看清楚了就无所谓。普通人的生活历程,在此得到了充分概括和哲学提升。
此后,不管是新古典主义的《马拉之死》、浪漫主义的《自由指引人民》,还是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形形式式的现当代艺术流派,都以不同的社会土壤灌浇着人文主义之花。最令我震撼的是梵高的作品。他不是正宗的印象派,但却是真正的天才,就是普通的向日葵也被他画出了生命的真谛。欣赏那幅不朽的画作《向日葵》,可体会到画家像熊熊火焰一样炽热的激情和旋转不停的运动感,还有单纯强烈、粗厚有力的色彩对比,那种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充分体现了他心灵的震颤和激情。这时的向日葵不再是静静的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喷发的生命体。他画的草鞋、工人等也闪烁着天才的光芒,流露着悲天悯人的情怀。

作者: 海边小屋 脸谱: 随便说说 日期: 2006-02-06 19:22 回复作者 修改本文
标题: 2
内容: 触摸西方艺术的心灵之源,感受他们的人文情怀,不能不深深地感慨于当代中国艺术的现状。我觉得我们现在不少艺术家有一种过分强调“传统”的心态,狭隘的民族意识取代了宽广的艺术精神。如,欧洲印象派的画法受日本版画影响颇多,而日本艺术本就是中国艺术的私生子,所以当梵高、莫奈、塞尚们的作品成为经典时,那些国粹主义者就以为天下第一的还是老子,沾沾自喜。在康丁斯基将西方艺术导向大抽象后,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仁兄又发话了,说我们的笔墨山水画是西方抽象画的鼻祖,艺术水准更是他们所无法比拟的,云云。事实上,当代中国画是将山水赋予神韵的魅力、意象的情趣,给予人们以美感和逃避现实的麻痹,却没有坚实的社会现实内容;而西方抽象派绘画虽然摒弃客观世界的具体形象,但以分割、结构表现人的本能、情欲和创造性玄思,一如既往地内含人文主义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和启发性。两者的抽象,是性质不同的两码事。况且,“神韵”和“气象”等所谓的中国画灵魂,西方绘画也有,这是绘画艺术共通的法则,并非中国画的专利。
相反,我们现在的许多艺术作品太缺乏真正的“神韵”和“气象”了,难以给受众以真正的感动。那些传统山水画距离当代人的生活太远了,只有食古不化的人在自娱自乐;那些受西风东渐的影响,生吞活剥地发展起来的波普艺术、新生代艺术、艳俗艺术、观念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卡通艺术、女性主义艺术等,流于自恋自慰,甚至沦落为西方艺术的殖民对象;至于那些以媚俗和粉饰为特征的政治或商业艺术,更不必赘言,缪斯早就与它们划清界线。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憧憬“中西合璧,洋为中用”的理想境界,但只有张大千等几位大师勉强做到。徐悲鸿、黄宾虹们的光芒早已消散,陈逸飞的中国仕女图系列尚有点浔阳遗韵,而亮相于央视东方之子的崔振宽看似气象苍莽,但也只是老式艺人的赏玩,无法直指当代中国人的心灵。
更糟糕的是,艺术在中国已成为一种功利。现在艺术院校和专业成为报考热门,不断扩招,这离艺术很远,离金钱太近!中国收藏家过于强调‘投资’,把艺术品当股票炒,失去了爱艺术的真义。而西方国家有一种艺术发展的良性氛围,如俄罗斯人,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并不算高,但是对于艺术的挚爱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在彼得堡、莫斯科等大城市,艺术教育普及从幼儿开始,世代相传,延续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和精神诉求。所以我们对霍尔金娜看似简单实为优雅的体操动作赢得裁判和观众的好评,不应感到奇怪,只能叹息我们的体操选手拼了老命上难度,却因缺乏底蕴而含恨落败。
在当代中国的都市森林中,我们面临着民族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和共融,面临着文化断层和商业大潮造成的价值观困惑,面临着西方文明挤压和强国之梦的焦灼,亟需借鉴西方艺术发展的经验,也来一场痛快淋漓的文艺复兴,回归心灵,激活我们有点麻木的艺术精神。
不管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我们都必须在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的扬弃中寻找出路。我们不能再曲解“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老话,中国艺术家既不应自绝于世界艺术大家庭,也不应以迎合西方某些人的口味作为自身价值实现的座标,而应树立世界意识、人类意识,重拾当年圆明园画家村的艺术理想,“为了我们的艺术信念扛起我们的爱情、信仰、欢乐、悲伤、痛苦、成功、失败、死亡去漂泊!”让“全世界的眼光都看见/黄风中升起漂泊的旗帜/全世界的眼光都看见/废墟中一片新的辉煌……”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天才艺术家诞生的前提是艺术的大普及,这尚需政府、学校、文艺界、社区等各方面力量的投入,淘汰大路货,培养公众的审美能力,将蔡元培的“美育”运动推向前进。

作者: mmmmmmm 脸谱: 神秘的笑 日期: 2006-02-06 20:18 回复作者 修改本文
标题: 那些传统山水画距离当代人的生活太远了,只有食古不化的人在自娱自乐;
内容: 其实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的。比如说电脑时代的书法,影像时代的水墨国画、物质信息化时代下的手工艺美学,等等。
当我们还说者汉语,写着汉字,我们祖先几千年来积淀的传统就仍然在我们的血管里固执的流淌,也许他们会被时尚、会被外来的文明无情的掩盖,但繁杂的深处,我们的根还在,在不经意间,会强烈而执拗的表现、爆发起来。
就像春节,作为历法方面已经没有更多的意义,但天下的华夏之后,不都是顾不上天寒路远、路途困难而沿着千年不变的血统文化,赶上回家的路嘛?
问小屋好。
作者: 舒扬 脸谱: 随便说说 日期: 2006-02-06 20:30 回复作者 修改本文
标题: 杂侃
内容: 其实,楼主的剖析不无道理,我是比较赞同的,我国人,毕竟,是在华夏的土壤中成长的,再加之我国历史悠久,对待思想和审美有它自己的方式和习惯,的确,从活跃和突破上说,我国人受各方面束缚教多,有些是意识形态已经决定的。其实,我们有我们的特点,我有时候在想,自从改革开放后国门大开,人们多拿西方的一套来批判自己,当然,我们要取长补短。但批判却好象收不了口了,难免有些流于非议。我不否认,西方的艺术和理念都是最新的,不过,什么都套用“西方”字眼就有些难看了。楼主海量,此言只为参考。




-----------------------------------------------

这是冯文淑------桑林------海底的河流的读书笔记

舒扬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
内容: 舒扬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给文友们提供了探索,研究,总结当今的中国精神的机会,并包含着探索,研究,总结我们的传统文化,有那些要素已存在于当今的中国精神中,有那些世界文化传统的要素,已存在于当今的中国精神中,

这作品可以促使我们这些采宝人,去把我们最需要的宝物------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另外的要素------我们能够消化,与用得上的要素采过来,去把我们最需要的宝物------世界的传统文化中另外的要素------我们能够消化,与用得上的要素采过来

而对于我们传统文化中另外的要素,我们一时还无法消化,用上的要素,可以暂时放一放,对于世界传统文化中另外的要素,我们一时还无法消化,用上的要素,可以暂时放一放,

而对我们传统文化中,其他一些我们觉得可能有用的东西,我们可以小心谨慎的试用,在小范围内。而对世界传统文化中,其他一些我们觉得可能有用的东西,我们可以小心谨慎的试用,在小范围内

以上我探索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当今的中国精神的关系,以及当今的中国精神与世界文化传统的关系,


我强烈反对那种抹杀现实中国土地上活生生的中国精神的作法,

那些大叫要回到传统中的人分不清香花和毒草,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香花和毒草,

那些大谈‘国学’的人,愚蠢的认为中国的伟大文明是从自己开始的,因为这些人只谈死去的人,不谈活人,活生生的现实,只夸自己聪明,却不长眼睛,看不见现实中其他中国人的聪明,就大言不惭愧的当起教师爷来了,要指挥中国人往愚蠢的沼泽中跳,

我想这些傲慢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是在发明一种崭新的愚蠢,并把这愚蠢用到外星球上去培养虚无------- 一支还没有出现的人类。


还有,有些人出于故意歪曲中国的古代以来的精神,心灵史,竟说中国人古代以来没有宗教精神,

另一些人对中国人古代以来的宗教精神无知,就开始大谈自己很了解古代以来的中国人,

最近我就看见有一个所谓学者这样作,并有一个所谓文学评论的‘庞然大物’也这样作。
这二种人是非常错误的,


还有一个谈其他问题分量很重的学者,竟错误的认为认为产生中国文明价值的种子和土壤不健全,有重大的缺陷,



作者: 舒扬
[ 年轻的一代,我们到底如何复归传统文化?它真的需要我们去复归吗?]

内容: 在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惊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它传承历久,博大厚重,尤其是那种荒野大泽的精神品质更是令我们后辈子孙望尘莫及.可当我们在感动,在沉醉,在冥想的同时,我们却难以涉及其中奥妙,"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可否认,我们国人当中有太多痴迷于传统的文人知识分子,他们想复古,想穷其毕生钻研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里的哪怕一片碎叶.于是有了成百上千的对"红学"的理解.有了血耻和探索并重的"敦煌史".当然,这些应该值得称颂,至少在于研究者的孜孜不倦的宝贵品格.人总是具备双重性,一边肯定,另一边却在完全批驳.因为新兴的学子,尤其是那些海归派或诞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浪潮中的标新者,他们总是想借批判的字眼来碰撞传统中仅有的些许瑕疵,毫无疑问,他们的勇气可嘉,于是,里所当然地吸引住了大众的眼球,因为,现代的中国要现代化,必须学习西方文明,西方发达,所以他们的哲学也发达,就必须紧跟西方学者的脚步,运用再也数不清的重重解构去剖析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西学中用,中西合璧,大凡引进西方的知识技术决是可以变穷为富,改革创新的,传统亦或亦然.于是,现在有太多的所谓创新作品问世,有太多的学者文人被推崇到学贯中西的"大家"地位.可笑的是,当批判的锋芒越来越凸显时,当人们习惯于接受时,当有太多的人因此而声名远播时,居然不知是谁开始带头反思起来,保卫传统的呼声此起彼伏,就连我们的报刊传媒也加如到此行列了.更有所谓的"国学"课程在某小学轰轰烈烈的展开了,还聘请了某些名牌大学的名士们参与此项改革.据所知,无非就是交钱让老师带着小孩背"四书五经",恐怕连那些所谓的教授也不能通顺地背下,更何况是如此的弘扬传统了.鄙人调侃,当然不在此简单层面,关于传统,我并不加以妄言,时下世风日衰,社会浮躁,人心不古,都为不良习气所驱使,或为名为利,或贪图物欲,或苟以生存之营济,见风使舵,性灵埋没,即便是血泪呐喊,于传统的复归恐怕尚也回天无力了,毕竟时代不同,古法不再,我们只得徒悲徒兴偶或于书卷,待得重新开启世人迷浊之心灵,仅此说,难矣!

-----------------------------------

这下面是冯文淑------桑林------海底的河流的读书笔记

舒扬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
内容: 舒扬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给文友们提供了探索,研究,总结当今的中国精神的机会,并包含着探索,研究,总结我们的传统文化,有那些要素已存在于当今的中国精神中,有那些世界文化传统的要素,已存在于当今的中国精神中,

这作品可以促使我们这些采宝人,去把我们最需要的宝物------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另外的要素------我们能够消化,与用得上的要素采过来,去把我们最需要的宝物------世界的传统文化中另外的要素------我们能够消化,与用得上的要素采过来

而对于我们传统文化中另外的要素,我们一时还无法消化,用上的要素,可以暂时放一放,对于世界传统文化中另外的要素,我们一时还无法消化,用上的要素,可以暂时放一放,

而对我们传统文化中,其他一些我们觉得可能有用的东西,我们可以小心谨慎的试用,在小范围内。而对世界传统文化中,其他一些我们觉得可能有用的东西,我们可以小心谨慎的试用,在小范围内

以上我探索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当今的中国精神的关系,以及当今的中国精神与世界文化传统的关系,


我强烈反对那种抹杀现实中国土地上活生生的中国精神的作法,

那些大叫要回到传统中的人分不清香花和毒草,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香花和毒草,

那些大谈‘国学’的人,愚蠢的认为中国的伟大文明是从自己开始的,因为这些人只谈死去的人,不谈活人,活生生的现实,只夸自己聪明,却不长眼睛,看不见现实中其他中国人的聪明,就大言不惭愧的当起教师爷来了,要指挥中国人往愚蠢的沼泽中跳,

我想这些傲慢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是在发明一种崭新的愚蠢,并把这愚蠢用到外星球上去培养虚无------- 一支还没有出现的人类。


还有,有些人出于故意歪曲中国的古代以来的精神,心灵史,竟说中国人古代以来没有宗教精神,

另一些人对中国人古代以来的宗教精神无知,就开始大谈自己很了解古代以来的中国人,

最近我就看见有一个所谓学者这样作,并有一个所谓文学评论的‘庞然大物’也这样作。
这二种人是非常错误的,


还有一个谈其他问题分量很重的学者,竟错误的认为认为产生中国文明价值的种子和土壤不健全,有重大的缺陷,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冯文淑--------桑林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随笔杂想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