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寒山石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5/09/25 文章: 267 来自: 714000 中国陕西 积分: 508
:
|
|
名利清风过耳 文章地久天长
——《网络微型诗》发展之我见
当代网络诗歌的蓬勃发展,令人瞩目。微型诗作为网络诗歌的轻骑兵,以其短小精致、灵动奇妙而拥有一席之地,实乃微型诗之大幸,亦为时代发展之所需、诗体创新之必然、诗人智慧之结晶。笔者一向认为:“网络,乃大众狂欢的文化舞池”,所以一些不健康的心态充斥网络诗坛,当然也包括微型诗坛。面对当代网络诗歌泥沙俱下之现状,《网络微型诗》论坛何以健康发展?笔者以为当树立“四观”:
1、主体自由观。诗歌创作是个体心灵的自由抒写,是没有任何外在约束的能动释放。不要设想用过多的禁令、条规、制度等等禁锢了诗人的激情。遗憾的是,这是当下不少论坛的弊病。大家来到论坛,是为了寻找快乐、播种快乐、收获快乐,而不是为了来戴“紧箍咒”,更不是为了自讨苦吃。或许,宽松、宽容的论坛气氛更有利于微型诗的发展。应该明确,没有人把微型诗当饭吃,微型诗也根本不能当饭吃。微型诗是一种精神营养。对于我们,可能是一个阶段,也可能心系终生。更何况,相当一批人,只是微型诗坛的匆匆过客。微型诗,可能只是大多数同仁生命中的一颗流星。但若是真的留下了一道璀璨的弧线,也就足够了。所以,诗人来到论坛,是一种缘分;我相信离开论坛,大家也会珍惜这弥足珍贵的缘分。所以,不要企图把微型诗坛当作“囚牢”。这里,应该是一片任诗人自由、自在飞翔的天空。心情舒畅,享受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2、良性互动观。无疑,网络需要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帖、评帖是一种交流、一种学习,是在智慧的火花激荡中,提高论坛所有诗人的整体素质。这里,不需要孤芳自赏,需要的是谦谦君子;也不需要居高临下,需要的是平等平和;更不需要漫骂指责,需要的是真知灼见;尤其不需要的是任何以老大自居的山头主义,需要的是以推进微型诗为己任的思想交锋。为此,希望大家一是要有学习意识。不要总是以为自己了不起。学习和借鉴,永远是一个诗人最可贵的品质。二要有欣赏意识。若是能够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别人的诗作,微型诗坛有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三要有接纳意识。坦诚地对待批评,接受批评。一个不能容纳不同观点特别是批评意见的诗人,一定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平庸之辈。四要有精品意识。微型诗乃灵动之作,要“随心而写,精心来改”,多出精品。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作品是诗人的品牌,是诗人的广告。唯有用作品说话,才有说服力。
3、平稳推进观。不要把微型诗说的神乎其神。应当明确,微型诗只是诗歌百花园中小小的一朵。和任何一种诗体一样,它有所能,也有所不能;它有自身的优势,也有明显的先天不足。所以,第一,不要期望让所有的诗人和读者接受它。事实上,这也根本不可能。第二,不要削足适履地运用它。一首诗,该写几行,就是几行。适合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为什么非得三行以内呢?第三,不要企图制造什么轰动效应。要力戒浮躁、浮漂,静下心来,耐得寂寞,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踏踏实实地写,比什么都重要。第四,不要热衷于数量。高产不代表水平,质量高于一切。一些人以为微型诗乃雕虫小技,满足于一天数首,并不可取。
4、淡泊功名观。时下,一些人视网络为“名利场”,一是“好当官”。以做个斑竹、版主或者编委什么的为荣,岂不知,这是根本不值一提的尿官!二是“好驻站”。到处挂个什么“驻站诗人”,其实不过一个浪得虚名的文字工匠而已。三是“好宣扬”。到处发帖,四面开花。只关心自己帖子的“点击率”、“回复率”,根本不关心、不学习别人的作品。四是“好圈子”。沉湎于团团伙伙之中,山头主义、本位主义十分严重。诗歌是属于大众的,不是私人物品;论坛是大家的,不是私家作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里不是江湖,不需要排一串梁山好汉,还是尽可能宽容、平等一些。五是“好摆功”。动辄以“论坛中间”、“骨干诗人”或者“创始人”、“发起人”自居。公道自在人心。有功劳,有成就,大家自然心知肚明。谁也不是傻瓜,何必自己站出来高呼“我是功臣”呢?何况,沧海横流,我等芸芸众生,又有几个能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该刻下的,抹不去;刻不上的,自然会被忘记。要有一种平常心。名利清风过耳,文章地久天长。不要把圣洁的诗坛,当成个人追名逐利的工具。倘若如此,既是对缪氏的亵渎,也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当然,以上所谈,并非《网络微型诗》论坛之问题,自以为也是网络文学之普遍问题。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诗友批评。
2006-02-21 _________________ http://blog.sina.com.cn/u/1267596154 |
|
|
返回顶端 |
|
 |
寒山石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5/09/25 文章: 267 来自: 714000 中国陕西 积分: 508
:
|
|
有所能 有所不能
——正确看待微型诗
文/寒山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毫无疑问,任何一种诗体都有其无法回避的先天不足。微型诗以其精致、精妙、精巧、精炼等优势而“有所能”,但同样也“有所不能”。对这一点,热衷于微型诗的朋友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如同每个人必须对自身的缺陷有清醒的认识一样。笔者以为,微型诗的不足突出表现为“三单”:
第一,“身体”相对“单薄”。我们讲微型诗“型微诗不微”,是从微型诗的内涵上、从它有限的诗行中所蕴藏的无限空间上来讲的。但是,从表现对象上来看,微型诗难以表现波澜壮阔的题材;从情感宣泄上来看,也不足以抒发诗人喷薄而出的激情。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有人总是以唐诗绝句为例来佐证微型诗内涵的无限性,那是因为他们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这就是:语言的变化。语言的古今变化,已经使得现代新诗很难在两三行之内达到和古代绝句同样的容量。
第二,“表达”相对“单纯”。微型诗限定在短短三行以内,在这三行以内和寥寥数字间,缺乏传统的“起承转合”,缺乏比较充分的铺垫,根本不可能做到洋洋洒洒,波澜起伏。长诗的渲染力、震撼力是微型诗难以比拟的。特别是作为叙事诗的优势,是微型诗望尘莫及的。
第三,“节奏”相对“单一”。韵律、节奏是诗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从实践看,虽然少数微型诗能够具备这一要素,但总体上讲,微型诗要表现出韵律美和节奏感是比较困难的。也正是因为缺乏韵律美和节奏感,才直接影响了微型诗的传播。
但是,由于对以上缺陷认识的不足,导致目前一些微型诗作者出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狭隘意识,流派观念。因为自身钟情于微型诗,在微型诗创作中投入了较大的精力,甚至以推进微型诗、弘扬微型诗为己任。这种难以割舍、也无法割舍的“微型诗情结”,使得一些微型诗人患上了“微型诗偏执症”,极端推崇微型诗、过分美化微型诗,甚至有人认为“微型诗和小诗才是现代新诗的发展方向”,而排斥长诗,一味指责长诗的缺陷。须知,微型诗、小诗、短诗和长诗的并行不悖、共生共荣,如同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一样,既有绿草如茵,也有大树参天,方生机勃勃。因为自己热爱微型诗,就贬低长诗,实在是一种愚不可及的保守观念。
二是刻意求大,不堪重负。不错,微诗不微。微型诗是在有限的形式中,表现出无限的空间,以一当十,言少意丰。所以重庆微型诗人蒋人初先生曾概括微型诗的内涵为“微中见真、微中见深、微中见大、微中见新”,是很有道理的。但必须明白,微型诗创作固然要微中见大,但决不能刻意求大。就像我们不能奢望让一个小孩子来扛起几百斤重的麻袋一样,也不能苛求微型诗这个“矮子”负重。微型诗必须做到妙趣天成,出人意料而又自然亲切,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三是削足适履,作茧自缚。微型诗三行以内的限定,决定了微型诗创作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是“带着脚镣跳舞”,是“针尖上的舞蹈”。这种限定是必要的。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如果没有限定,就难以确立这种诗体。应该说,这种限定是诗体的创新。如同古代诗词同样有严格的平仄要求、字数限制等等一样。但诗体形式的限定,绝对不应成为对诗人创作的限制。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诗人为了三行而三行,明明可以分成四行、五行、六行,却硬是要拼凑成三行。这是完全没有任何必要的,也是与一个诗人应该具备的自由品性格格不入的。
所以,希望我们能够以一种客观的、科学的、宽容的态度,正确对待微型诗。惟有知其“所能”和“不能”,扬其长而避其短,才会推进微型诗的繁荣。
2006-02-23 _________________ http://blog.sina.com.cn/u/1267596154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