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然
会员等级:1
性别: 
加入时间: 2009/02/09 文章: 40
积分: 74
:
|
|
小时候,我只知道端午节吃粽子,长大才知道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而小时候在端午节那天也没怎么吃过粽子。那时候的农村人甚至没见过粽子长什么样,农村人那季节正准备收小麦,都紧着忙,也没人把端午当成节来过。隐约记得端午节那天母亲煮过鸡蛋给我们吃,煮鸡蛋的水里面放着一种叫艾叶的东西,是一种草本植物艾蒿的叶子,有一种很特别的香味。鸡蛋吃了,艾叶水可不能倒,用艾叶水洗眼,可明目,不害眼病。再将几棵艾叶插门框上,说是避邪纳福,驱除蚊虫,蚊虫最怕艾叶的气味。
城里人对端午节蛮重视,在端午那天,人们手里拿的,车筐里放的,一束束青绿青绿的艾叶,提着一兜兜飘着香气的粽子,急着往家赶。
我婆婆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是买两束艾叶,一把插她门上,一把插我门上。婆婆还买来一捆粽叶,一袋糯米,她要自己包粽子。端午那天粽子紧销,往往买 不上,价格贵不说,个头还小。婆婆年轻时在娘家包过粽子卖,包粽子对她来说像做家常便饭。我也自得有口福。
婆婆以前包的粽子种类不多,常包的有白糖粽、红糖粽、枣粽、八宝粽,口味都是以甜为主。如今超市里卖的粽子花样可多了,新添的有咸味的,有肉的,还有海鲜的。我都尝过了,还是觉得传统的白糖粽最好吃。
婆婆最擅长包三角粽,将泡好洗净的粽叶折成漏斗状,放入糯米与白糖,三折两折的就将糯米严严实实地包进去了,然后用一根泡软了的稻草捆扎,系个活结。为了与白糖粽区别开,婆婆将枣粽包成了四方形的。我记得超市里卖的粽子用的是红绳捆扎,婆婆说用稻草捆扎才是正宗的包法,这样煮出来的粽子会有稻草与粽叶混合的香味。
煮粽子用了一个小时,又焐了半小时,终于可以吃了。婆婆一掀锅盖,粽子的香气马上弥漫满屋。我急急地取了一个,一把扯开稻草活结,剥去层层粽叶,白白粘粘的三角粽跳了出来,冲着粽子一角咬下去,黏,滑,香,甜,好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