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润明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7/10/17 文章: 46
积分: 49
:
|
|
信生
文/田润明
信生是我小学和中学的同学。名如其人,一生坚信自己不是碌碌无为之人:只要肯攀登,一定能辉煌。
记得是小学三年级,他从大上海转到我们冀东矿区的小学,插到我们班。穿衣打扮令我们这些在矿区自命不凡,生活在员司房的小伙伴立时相形见绌。人家的衣服穿在身上怎么就透着股洋气和帅气?他个儿虽不高但欢眉大眼很招人喜欢。他会吹口琴,课下悠扬的口琴声,曾引得无数女同学注目。我虽羡慕,但忌妒心驱使,便偷偷在他的口琴里放一点儿辣椒面,他一吹一吸,立时呛得洋相百出,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后来知道他父亲曾是外国资方代理,也算是大上海上流社会中的人物,我们在他这个曾是大上海少爷级人物的眼里还不是一群土包子。我自惭形秽便很少和他来往。他功课好,还写得一手好字,四年级时已是少先队大队委员,负责学校的黑板报。我那时的作文经常被老师推荐上黑板报,他不嫌麻烦经常找我商讨我作文中病句的修改,让我感动。我俩遂成了很要好的小伙伴。原来他父亲早已去世,大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矿上的地质科,不久和矿医院的女大夫结婚,生下一对双胞胎。便把母亲叫来帮忙伺候孩子。可信生和姐姐都在读小学,留在上海母亲不放心。最后一家子商量后,索性把娘仨的户口全部迁来。
我俩那时在一起经常畅谈理想,他说高中毕业后考清华,将来做一名科学家;我说我要考北大,将来做一个文学家。后来我们一同考入一中,文革中又是一派,便成了铁哥们儿。后来我们1968年上山下乡时,他因姐姐早已在1965年响应党的号召下乡,便照顾他留在街道待业。后来形势越来越紧安排他到郊区下乡。二年后因病返城,便在家里自学机械制造专业,发誓要搞发明创造,一鸣惊人。一年后竟然绘制出玉米收割机图纸,可那时根本无人理睬。他为了生存只得服从分配到水泥厂当了一名采石工。然而他并没有放弃理想和学习。后来考入市建材局电大,毕业后回厂进了科研室。他始终坚持个人发明创造,坚信总有一天会扬名天下。记得那一年省科委搞了一个发明创造有奖博览会大赛,他发明的新型汽车用发动机被邀请参加。可他因大量申请专利,搞得手头拮据便想到我已在省城工作,写信问我是否能住到我的宿舍节省开支。我欣然答应。那次他竟然获得二等奖,他异常兴奋,说他的发明是世界一流,前景不可估量。他回去后不久给我来信,这次获得省级发明二等奖,恰赶上评职称,文件里规定凡是个人获得省级以上发明奖的,优先。他晋升了工程师,特感谢我在他拮据之时伸出援助之手,要不他恐怕放弃了那次大赛,晋升工程师的机会便会擦肩而过。我为他高兴,祝愿他从此一帆风顺,早日功成名就。
我回出生地经商时,他已调到市自行车总厂设计科,设计出防爆轮胎和折叠式自行车,曾被电视台采访。可后来自行车厂倒闭,被钢厂兼并,他被分配到钢厂一车间澡堂子打扫卫生。他并不气馁,竟然发明了澡堂节水设施,让领导刮目相看,调他进了厂革新设计办公室。
我和他已经一别六年,也不知他如今还在坚持搞发明创造否?如果他真的清华毕业,一定会留学海外,是否世界上会多一名伟大的发明家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