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转帖]广·浓·深----论黄淮《点之歌》的“点”意象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黄淮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85
加入时间: 2008/12/11
文章: 2861
来自: 山东威海
积分: 12596


文章时间: 2009-7-10 周五, 上午11:11    标题: [转帖]广·浓·深----论黄淮《点之歌》的“点”意象 引用回复

广·浓·深

----论黄淮《点之歌》的“点”意象
唐灿灿

摘要:诗人黄淮的微型格律组诗《点之歌》,以“点”为中心意象,新颖精到,内涵深致。其典型性与虚活性,使诗篇的意象构架呈现出广阔的空间性、浓郁的情感性与深邃的哲理性,整体上给人浑圆生动的立体美感。



关键词:广阔的空间性 浓郁的情感性 深邃的哲理性



意象,是诗歌传统的美学范畴,是“艺术家运用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心物相契、虚实统一,令人味之无尽的艺术形象”①。意象的斟酌,体现出诗人的情感倾向;意象的浓度,暗示出诗人的思想含量。当代诗人黄淮在其组诗《点之歌》中,选取“点”为中心意象,体现出诗人艺术表达的独具匠心。

一、广阔的空间性

“点”意象,就其本身而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虚活性。所谓典型性,是指“代表了尽可能多的个别事物的典型特征,并在概括中消除混乱、建立秩序”②,以“点”引指万物具有较大的包孕性、辐射性。世界是由无数的点组成的,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相对于整个宇宙来说,也都是微不足道的点。所谓虚活性,是指“开放性的不特指某种意义的竟象”,诗人“取一个虚活开放的势态,留诗人联想”③。诗人标之为“点之歌”,而并未具体言明何“点”,就提供了辽阔的思维空间,具有较大的包孕性与辐射性。就全诗而言,多层面的点意象,为全诗构造起一个广阔的诗性空间。

1、横向拓展

诗人黄淮选取“点”作为中心意象,其典型性与虚活性决定了诗人在支意象选择上具有广阔的选取面。全诗九乐章,广涉人类的两大层面:第一层面,原生自然界,即第一自然界;第二层面,是经人类改造过,凝聚着人类智慧与结晶的人类文明社会,即第二自然界。“自然”与“社会”两大层面,概括了整个人类的物质世界。

第一乐章,诗人从江河之点联想到星空之点,从惊涛之点联想到落日之点,从燎原之点联想到穿石之点,笔撒八方,最后概括“一滴海水一个点/养育一个生物圈”。浩瀚的大海汇聚了无数个点,无数个点养育了无数个生物圈,无数个生物圈组成了人类自然界。“点”的力量无穷大,它不仅养育了自然界,养育了人类,并且养育了天地万物,也即是诗中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开天地”。由第一自然界的“点”开端,扩展到第二自然界领域,新颖独特的各色建筑离不开“点”的凝铸,因为“最新最美设计图/都是点儿的舞姿”。人类完成自在状态向自为状态的转变,也因为“旋转中”有了“支点”。人类依靠着“点”,运用着“点”,操纵着“点”,创造着“点”,所以,“只需一粒活细胞/就能克隆一个你”;所以“发射阿尔法磁谱”,就能“捕捉反物质粒子”。人类将自己的智慧一点一滴渗进第一自然界,又一点一滴化为第二自然界。正是处处都有“点”的运动,时时都有“点”的飞升,无数“点”的轨迹构成了整个世界。诗人以“点”为中心意象,眼光洒向大千社会,在诗中开拓出广阔的横向面。

2、纵向挖掘

诗人以“点”为中心意象,不仅向平面广泛扩展,同时也向纵深挖掘,横与竖的结合,使诗获得宇宙运行般的浑圆之本体。

一为时间意象上的纵深挖掘。《点之歌》既充满着强烈的时代气息,也有着久远的历史源流。第二乐章,诗人从“钻木取火”开始,追朔了“人类文明史”。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几个神话传说的运用,赋予“点”以神力,暗示着人类的智慧,也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一支神笔点晴后/东方巨龙始破壁”,“神笔”的“点晴”,意味着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征程。第三乐章,诗人从“结绳记事小疙瘩”到“加减乘除算盘珠”,从“万有引力”到“克隆”技术,直到新世纪的“千年虫”,几种代表性事物概括了上下几千年以来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史。总之,人类历史的点点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点滴的思考与创造,都离不开“点”的运动轨迹。

二为从具象到抽象深度上的纵向挖掘。本诗是献给“第三自然界”学说的创立者公木先生的。什么是“第三自然界”?公木先生认为是“第二自然界在物质性的人脑中的反映与变幻”④,是人类意识领域中对现有文明的创造。因此,本诗没有停留于万千世态的具象之点,更深入到人类思维领域。如果说前四章是写具象之“点”,那么后五章则写抽象之“点”。“焦点”、“热点”、“兴奋点”、“突破点”、“交叉点”、“支撑点”、“中心点”、“共同点”等,诗人不仅深入到个体的意识领域,同时扩展到群体的社会意识领域,具象之“点”显示着人类的文明成果,抽象之“点”则意味着孕育成果运筹帷幄的过程,诗人深入到浩潮无边的“第三自然界”,显示出对人类智慧的无比骄傲,既是对已有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类美好前景的预告,正如诗人所说,“问号欲坠的墨点/浇铸开慧的钥匙”。人类在不断思索中进行着再创造,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诗人抓住中心“点”意象,既有横向拓展,也有纵向挖掘,二者有机结合,获得浑圆的立体空间,使诗充满深度、强度与新鲜感。

二、浓郁的情感性

“诗缘情”是中国传统的诗学本质观,“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任何优秀的诗篇向来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与复现。诗人选取“点”为中心意象,为“点”营造众星捧月式的诗性空间,正是源于诗人心中涌动的浓郁而宏大的情感。在“点”意象的构造中,自然赋予其深刻的情感内涵。

本篇自题为“献给第三自然界说创立者公木先生”,其实,公木先生就是一个闪光点。诗人首先以“点”喻公木先生。公木先生长年辛勤耕耘,苦苦思索,默默奉献,“激动时点点绽蕾/沉思时点点抽丝”,每一个微小的成果背后,无不凝聚着辛劳的汗水。“看不见并非乌有/测不出难言子虚”,平日无奇的思索,终有一日如灵般突然而至,“柳暗花明又一村”。学者的艰辛也正是体现在百转千回的探寻中。“佛祖微尘见大千/学者原子窥广宇”,上下两句的对偶,“学者”与“佛祖”对,表达了对学者的自信。

第二,诗人的爱不仅表现在对公木先生的深深景仰,同时也以“点”喻公木先生对科研事业的热爱。“点之歌”,也是对科研事业的歌颂。诗人在对第二自然界具象点的描写中,处处洋溢着人类征服大自然的骄傲与自信“有多少点的传奇/就有多少点之诗”,只要人类想得到的,终有一日将会成为现实,表达了对人类科研前景的自信。“只需一粒活细胞/就能克隆一个你”,显示出人类掌握征服自然的骄傲。“沸点升华自高洁/燃点辉煌须捐躯”,表现学者的献身科研的崇高精神。诗人正是以征服者的语态,讲述着人类的种种文明成果。点点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点点都渗透着诗人的爱情。“一天没有点发现/一天就有点贬值”,诗人下正是以“点”呼唤人们不断探索。

第三,诗人以“点”喻指人生,是对人类精神与生命的礼赞。各领域无数科研者的献身精神,构成了人类长河中无数个闪光点。诗人以大量篇幅,在“点”之歌的谱写中,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与歌颂。“望梅能暂时止渴/画饼难长久充饥”,诗人告诫人们与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织网,只有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才能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人生就像一盘棋/棋子握在你手里”,人生的每一点如何走,取决于对生命的态度:“霉点应早早切除/污点要时时清洗”,“兴奋点切莫沉醉/突破点不要迟疑”,无论身居何处,都要活出点价值,及时去掉“霉点”“污点”,勇于抓住“突破点”。人生就是一个点,只要勇于拼搏,积极进取,任何一个点都能放出自己的价值光彩,“闯过界河的小卒/敢拨对方的帅旗”。诗人呼唤这种有价值的人生,渴望人类长河中汇聚无数璀璨的点。

第四,诗人为“点”意象营造广阔的诗性空间,从第一自然界,深入第三自然界,在情感上诗人也有个逐层深化的过程。诗人首先源于对公木先生崇敬,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对人生的礼赞,这些均涉及“点”的情感。深层次上,诗人由点延伸到面,点点渗透出诗人的“大我”情怀。学者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对学者的歌颂,也即对社会迫切发展的渴望;对人类科研前景的自信,则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热爱;而对生命价值的礼赞,则正是诗人对当下人类现实生存状况的反思,渐趋异化的人性的一次警醒。歌颂学者,歌颂科研,歌颂生命,正是深层次上呼唤人们重寻曾经失去的价值,鼓舞人们“占一个点的位置/就该创造点奇迹”。诗人由“小我”伸向“大我”,《点之歌》也奏出了一曲世界发展的主旋律。

“真情是诗歌必不可少的东西,它像诗歌的血液,使它通体闪着生命的光辉”⑤。“题记”中,诗人主张“以诗开慧,以爱塑魂”,诗人正是本着对生命的热爱,对全人类的热爱,融情于点中,抒“小我”之情,渗“大我”之意,歌颂了公木先生的生命价值,呼唤更多有意义的能放出璀璨光彩的“点”,呼唤人类灿烂美好的明天。

三、深邃的哲理性

如果说,诗人以广阔的空间性为中心“点”意象的轮廓,以浓郁的情感性为“点”意象的血液,那么,深邃的哲理性则为“点”意象的骨架。“以哲理做骨子”⑥让此诗更加耐人寻味。

世界是由无数“点”组成的,“点”是永恒运动的。诗人沿着“点”意象的运动,体现出世界是永恒变化的哲理。从“结绳记事”到“算盘珠”,到今天“电脑”的运用,“一天没有点的发现/一天就有点贬值”,世界正是这样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每一个运动的“点”都有各自前进的方向,无数“点”的结合构成了万千新事物,因此,“每个运动的点儿/都是线儿的导师”。“点外有点在运行/点内有点在孕育”,世界正是在“点”的运动变化中,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相继灭亡,不断获得新生与发展。

诗人也辩证认识到事物发展道路中的曲折性。在前四个乐章中,诗人以点点滴滴的成果讲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有多少点的传奇/就有多少点之诗”,几千年的时间,人类用自己的实践,创造了越来越丰富的第二自然界。然而,其中每一点进步,也都经历着艰难的过程。酸甜苦辣原本就是生活百态,“阴晴风雨坎坷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历经磨难,才能缩放出光彩。“血点泪点加汗点/催长了诗行根须”,诗人以成诗的艰辛,泛指各领域中成果背后的艰难历程。《点之歌》几经易稿,反复增删,才有今天的完整和谐与精致的面貌,因为“只要还有点自信/点点都是新开始”。诗人以切身的感悟,融于意象“点”之中,使之贯穿着情趣,同时也渗透着理趣。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开天地”。江河是由点起步,世界是由点组成,第一乐章首先写到第一自然界的“点”。第一自然界乃人类生存本源,养育天地万物。诗人选取“点”作中心意象,由自然界之“点”写起,显示了事物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发展规律。“一滴海水一个点/养育一个生物圈”,第一自然界之“点”,孕育了第二自然界,无数“点”凝聚了成了种种人类文明。人类不断思索创新,在第三自然界“裂变化金辉万缕”,“一生二,二生三”,进而在实践中进行着创新,“每个运动的点儿/都是线儿的导师”,万物由点开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而“终点起点常重叠”,世界本也是如此循环发展,周而复始的过程。九九归一,无限大的事物终究归于一点,归于宇宙本原,“点”之歌,其意象构思即具有深邃的哲理意蕴。“点”是指第一自然界中的自然之“点”,是指其所孕育的第二自然界的物质之“点”,是指其所裂变的第三自然界的精神之“点”。“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而探其本源,终究归于“一”,归于第一自然界之宇宙原生态。这一“点”,并非人世百态的小“点”,而是囊括万物本质的大“点”。因此,中心意象“点”的虚活性与典型性决定了其具有巨大的包孕量与丰厚的浓缩性,既指一二三自然界的万千小点,也指宇宙本源的大点。从全篇围绕中心意象的构思看,也体现出九九归一的“点”的特征。全篇九乐章,每乐章九首诗,每首诗为格律精致的两行体,如同81个小点般,和谐均匀地布局,诗中始终流动着一条贯穿始终的情感热脉。

诗人黄淮选取“点”作为中心意象,独到精致,其虚活性与典型性决定了其既拥有广阔的空间性,也融入浓郁的情感性,哲理性的渗透更使全诗增加力度、深度与广度,既重情趣,不薄理趣。其意象的构思、选取与安排,在当代诗坛上无疑代表着一种走向,对新诗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注释:

① 韩林德《境生象外》,三联书店出版社1995年4月,第51页。

② ③冯国荣著《当代中国诗歌发展走向窥探》,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6月,第253页。

④ 周渡 周促器《新格律诗史上的三块里程碑---兼论新格律诗的四种基本形态》,《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6月第2期,第66页。

① 阿红著《漫谈诗的技巧》,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年7月,第61页。

② 龙泉明 邹建军著《现代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第66页。

_________________
黄淮hh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h1939
黄淮信箱:hh1939@sina.com
以诗开慧 以爱塑魂 以侓立体 以意传神 律随情移 体缘律立 以侓为纲 繁荣新诗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黄淮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郑达夫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年龄: 56
加入时间: 2007/07/28
文章: 5573
来自: 福建永春仙夹美寨园德楼 郑达夫 邮编362604
积分: 24974


文章时间: 2009-7-10 周五, 下午9:50    标题: 引用回复

拜读~~
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df595

欢迎光临我的澳洲论坛博客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95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郑达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450895168 雅虎讯息通 MSN Skype帐号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