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西行漠北(母亲篇)(09年夏纪实.连载17)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何燕子的新房子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何燕子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9/08/04
文章: 2951
来自: 中国
积分: 6958


文章时间: 2009-8-21 周五, 下午9:42    标题: [原创]西行漠北(母亲篇)(09年夏纪实.连载17) 引用回复

十七





参观地头博物馆该是此行最大的期待了。两间大屋里,摆满了老一辈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有背篓、抬把、抬筐、老式样牛车和马车、木叉、木推板、木犁、铁犁、纺绳车等;还有军垦战士训练使用过的枪架、刺杀护具、干粮袋、教练手榴弹等;还有生活中时常用到的石臼、木臼、石磨、石碾、井辘轳、煤油灯、马灯、粮票、布票等旧东西;这些东西全都是在150兵团农场本土上一样一样一件一件收集起来的,我一边看一边感叹着。



大哥告诉我,我看见的所有的东西都是他一个人利用承包土地的业余时间,背着干馒头、军用水壶,戴着他的防沙墨镜、军士帽或者草帽,一个连队挨着一个连队地走家串户搜集来的。我说花了不少钱吧?大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连队职工送给我的。也有别人想自己保存,被我缠着磨着表示一些钱半买半赖回来的。最害怕遇到的是和我一样有兵团情结的人,凭你说上了天,凭你拿多少钱,他也不动心的,那样的情况遇见了好多回。唉,这也难怪,有些老军垦一把铁锨用了几十年,手摸的地方都已经油亮亮的了,怎么舍得卖呢!”听了这话,我心里有一股冲动在击打着我。



“我很想知道,你这样收集起来,是打算当古董一样收藏呢?还是当别的什么仅仅是因为好玩儿?”听了我的话,大哥先愣怔了几秒,然后从旧物堆里翻出一顶破帽子,略微沉吟了一下,抬头对我说:“咱不说其他,我先给您讲两个故事吧。”他从旧物堆里挑选出一顶破了顶开了花的帽子,他说:“在50年代的艰苦岁月里,因为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新疆特有的干燥天气,一顶军帽从崭新到破旧只需要戴一年,为什么呢?每天流汗太多,湿透了帽顶,汗水里的盐渍腐蚀了帽顶,再加上太阳曝晒,再结实的布也要烂啊。你说,这样一顶帽子,我要开多少钱的价格,才可以体现它应含的价值呢?”我笑了笑,没有说话。我似乎明白了大哥讲这个故事的用意。



“你再看看这个---”大哥双手抱着一个看起来好象还没有用过的背篓,他说:“这个背篓是从编背篓那个人的妻子手里讨回来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编背篓的这个人我认得啊。他叫郑宗保,一个从河南来的支边青年,当年的他是植保组长。平时话少,不擅表达,体质有点差。”大哥说到这里,眼圈儿有些红了。“在兵团是没有人愿意落在别人后面的,所以,这个组长虽然已经在生病了,虽然多年劳累已差不多快拖垮他的身体了,可为了全班,他咬牙坚持不请病假。植保组的主要任务是编筐子编背篓,你想啊,冬天里拉土积肥可都需要筐子篓子啊,就是那种红柳条编的筐子篓子,特别耐用,组里是接受了任务的,组长一天就要编出四个,才能保证全组完成总任务。”我想起了母亲在院子里编红柳筐子的情景,那是一份一般人不易掌握的技术,编的好不好,一使用就知道了。这也难怪孙犁在描写荷花淀月夜景色时,着意把水生媳妇编织苇席篾儿的动静写的那样羡煞人心了:“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细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我无法想象一个不爱说话的军垦战士,是如何带着病痛带着组员编完那些任务的,只听见大哥在说:“由于病重,组长4天里都没有编好一个背篓,连队干部不了解情况,批评了他,当他编完最后1个背篓时,就被送进了医院,没几天就去世了。”



大哥眼里泪光闪闪,用手背擦了擦,又继续说:“还有一个叫张六斤的女同志,本名不叫这个,后来被大家叫着叫着就成了张六斤了。”我急切地想听故事由来,大哥说:“秋收拾棉花是一重活,你看那棉花白白的,想象起来轻飘飘的,可摘一天下来,把人累得腰酸背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累了一天的人哪个不想赶紧过秤早点回家呀。可那一天就出了事情,有个女同志提前估计了一下自己的斤数,说和前一天差不多。结果,到了磅秤上一过,比她预算的少了六公斤。她顿时傻了眼,生说斤数给她弄错了。后来连长都被叫来了,问她少了多少,她说至少有六公斤,女同志这个时候已经委屈的哭作一团儿。连长开始说是不是你记错了,不就是六斤的事情吗?一斤棉花3毛钱,就是丢了也才一块八毛钱呀。女同志听了这话,哭得更伤心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我是为了六斤棉花吗?我是为了一快八毛钱吗?我是想证明我没有少干活呀!”听到这里,我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军垦人啊,多么特别的一个群体啊。“这个女同志后来就干脆改名字叫六斤了。这博物馆里有她当年拾棉花用的棉花包,可那又能怎么样?你说,我要是把这些当古董,这背篓、这花包又能卖几个钱啊?我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父母那一代人,就是想让后辈们牢记这些故事,就是怕这变化越来越没规则,像黄沙埋城一样把这些老一辈全部掩埋了呀!这些用生命、用泪水写成的故事不能忘记呀,也不该忘记呀。”大哥说的激动,黑脸庞上熠熠闪光。



嫂子可能已经听过多遍,所以笑着挡住了大哥的话兴。让大哥快给女女找蓝花花头巾、旧军服、土布鞋,然后带着我向第二间摆放兵团纪念物品的大屋子走去。嫂子告诉我要想听那些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05年最初建馆时,很多学校都带学生来参观学习,最初讲的时候很多孩子要跟着哭,跟着感动,后来,哭的人越来越少了,再后来,就是团里要拍摄专题片的时候,才会邀请一些人来做秀。我听到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时间又不知从何说起。



“妈妈,快来帮忙!”女儿兴奋的声音从外面传来。我快速看完一些物品,看着被大哥视为宝贝的这些旧用品,心潮起伏。我想起了妈妈戴过的大红花,想起了爸爸当年是全县红头文件上宣布的先进,还想起了父母收藏的后来成为废纸的一分两分纸币,想起了妈妈在农八师获得的奖状,想起了很多很多。我沉默着,和嫂子一起走出陈列室。女儿还是象牙塔里做美梦的年龄。第一次来到这特别的地方,第一次穿上粗布军装,第一次手持电影里看见过的盒子枪,兴奋的表情洋溢在脸上。这个骨子里充满北方气息的小丫头,来回走着,比画着,一直咯咯咯咯地笑个不停。我很快被她的快乐感染了,也跟着笑起来。



也许,这就是生活吧。妈妈当年十九岁离开内江老家的时候,大概没有想到会有我们这些爱她的孩子们。而今,在石河子土生土长的当年的小燕子,也已变成老燕子了,现在,不正带着自己的小燕子又飞回巢了吗?还清楚记得大学毕业时,我的同学曾这样给我留言:愿大燕子早日带着小燕子飞。我无限感慨,不露声色地悄悄叹了口气。军垦人的故事,就像这莽莽沙海,怎么讲怎么淘都是金啊;军垦人的精神,就像这林茂粮丰的绿州,怎么看怎么品都是赞啊;军垦人的斗志,就像这人进沙退的戈壁,怎么描怎么写都是彩啊。我想,我是理解大哥自建博物馆的想法的,我应该理解才对。



女儿正沉浸在换装照相的乐趣中,我享受着女儿给我的快乐,更享受着父辈们给予的无上恩泽。与正处在沙漠旁、风吹下、绿色稀少、干热袭人的兵团人相比,我是在仙境里生活,还有什么理由惧怕现实中的困苦与挫折呢?远处,天高云淡;眼前,农事正旺,生机一派;身边,衣食无忧,趣乐人间。大自然是公平的,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权利,尤其是那些为了生活得更好而付出了的人们。





(未完 待续)


本文首发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38c97b0100fc8s.html

_________________
--------------------------------------------------
何燕子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andingmw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何燕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何燕子的新房子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