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
2011年度国际诗王
性别:  年龄: 94 加入时间: 2009/09/19 文章: 60211 来自: 台灣高雄 积分: 96292
:
|
|
倉頡締造漢文字
張 航/編著
倉頡像(國學網絡圖片)
據說中國文字,是古時一位倉帝史皇氏創造出來的,他名叫頡,人稱倉頡。
倉頡是古代伏羲時的史官。後人為了感念他的偉大貢獻,從南北朝起,就將他和“至聖先師孔子”同時敬奉。
有一次,倉頡登上陽虛山〔現在陝西省雒南縣〕,看見一隻大龜,龜背上面有許多青色花紋。他看了覺得很稀奇,就仔細的研究起來了。
看來看去,他發現龜背上的花紋竟是有意義可尋的。於是就想:既然花紋都能表達意思,那麼如果把人的想法用一些符號表示出來,豈不是人人都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嗎?
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虫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
并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
他按照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說之後,人們倒也能明白他所要表達的意思,於是倉頡就把這種符號叫作「字」。
倉頡造字成功的那一天,發生了怪事:白天下粟如雨,晚上鬼哭魂嚎。為什麼下粟如雨呢?因為倉頡造了文字之後,從此人們可以自由傳達心意、記載事物了,所以天上下了粟米給人食用,做為慶賀。
那為什麼鬼魂要哭嚎呢?因為妖魔鬼怪看到人類有了文字、有了智慧以後,
就無法再任意地愚弄、操控,也就是它們將要失去衣食父母了,所以只好抱頭痛哭了。
倉頡是中國古代傳說人物,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發明者。傳說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國史書上記載只有三個人,虞舜、倉頡、項羽。虞舜是禪讓的聖人,孝順的聖人,而倉頡是文聖人,項羽則是武聖人。
「倉頡造字」的傳說:在戰國時期已經廣泛流傳。《淮南子•本經》中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說文解字序》中記載:「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中解釋說:「頡有四目,仰觀天象。因儷烏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創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天地聖人之意也。」
普遍認為漢字,由倉頡一人創造只是傳説,不過他可能是漢字的整理者。倉頡第一次造的字還不是很完備,加上經過蚩尤戰亂後文字有了許多的遺漏。而若要廣泛垂教,沒有詳明的文字實在是一大缺憾,於是黃帝召集大臣詢問何人能使文字更完備時,有一個大臣回答:「相傳六書字法是伏羲時的史官倉頡創造出來的。聽說他後來避入陽虛山修道,至今已經不知多少歲了,如果能請他出山的話,文字可興也。」
黃帝於是準備了馬車和貨幣等厚禮到山中親迎倉頡,倉頡感於黃帝的至誠,
就和黃帝一起下山了。當黃帝問到六書字法時,倉頡說:「星辰象緯、流水落花,即是天地之大文章也。」黃帝聽到後知道倉頡可以使文字興盛起來,因此不但以上賓之禮待之,而且還特地造了一座館舍讓他能潛心研究“天地之大文章”。
倉頡為了使後人能更清楚文字所要表達的意思,以利廣泛流傳,就把文字由古文變為篆書,然後頒行天下。這就是中國流傳五千年漢字的由來。
倉頡所造的每個字都有它所要表達的意涵,而外國的文字不管是英文、俄文、
拉丁文等都只記錄聲音,沒有任何內涵。因此“漢字”是現今世界上唯一能表意的文字,它的每一筆一畫都真實的保留了先民生活的面貌。可以說走進漢字,就等於走入中華文化的堂奧了。
近來隨著全球化資訊的發達,人們開始尋求一種世界共通的文字。而作為國際語言,必須用意符不能用音符,因為各種語言千差萬別,只有表意文字人們才能容易理解,所以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了漢字。
可是令人遺憾的是:中國共產黨將漢字改為簡體字後,使漢字大大地失去了它原有的內涵。今天中國大陸通用的簡體字,既不是表意文字也不是拼音文字,
所以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把傳統漢字變異成“簡體字”,實際上就是在割斷中華民族五千年歷代相傳的文化血脈,同時也種下了道德淪喪的禍根。 _________________ 張航
愛好藝文、小說、新詩、童詩、兒歌、詞曲、散文、論文、民俗文藝.......等並頻頻獲獎.
歡迎蒞臨張航文選---隨意窩
http://blog.xuite.net/changhangming1234/twblo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