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
2011年度国际诗王
性别:  年龄: 94 加入时间: 2009/09/19 文章: 60211 来自: 台灣高雄 积分: 96292
:
|
|
牧野鷹揚周武王
張 航/編著
周武王生平: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周王朝的建立者,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會師盟津,商討伐商,後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建立諸侯國,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開創西周一代王業的周武王姬發是興起於今陜西西部的姬姓氏族後裔。姬氏原是遠古黃帝部落的一支分支,大妁在姬發的曾祖父古父亶父擔任氏族首領時,姬氏受到北方游牧民族部落的侵逼,古公便帶領族人遷到今陝西岐山一帶,在名叫「周」的肥美原野上營都定居,他們像當時其他許多邦國一檥,把「周」作為自己的都邑和邦國的名稱。從此他這一族又被稱為周人。
文王死後,武王即位,以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都在王的左右,繼承文王的遺志。他首先遷都鎬京,舉兵伐商。
當姬發積極籌劃滅商的時候,商紂王卻大動干戈,向東南用兵。武王決定乘機搞一次會師演習,以了解自己的號召力和軍事狀況。結果在出征時諸侯小國紛紛響應,率領人馬前來孟津助戰,使周武王增強了滅商的信心。但是,因時機還未完全成熟,還是班師回朝了。這次滅商預演,史稱「孟津之會」。
武王即位後第四年春天,便發動了空前的滅商戰爭,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姬發左手執掌象徵軍隊指揮權的黃鉞,右手握著用以發號施令的犛尾杖,在呂尚和叔旦的左右護衛下登上土壇,向全體將士發表了被後人稱為「牧誓」的著名誓詞:「諸位友邦君長和將士們,殷紂荒廢國政,不敬神道,離棄同胞,肆暴百姓,天怒人怨。現在,上天命令我向殷國行使懲罰。眾將士們,舉起你們的戈,拿起 你們的盾,要像虎那樣威武、如熊一般雄壯地去戰鬥。努力啊,將士們!」
誓師典禮結束後,雙方軍隊就在牧野附近擺開了陣勢進行決戰。呂尚親自率領虎賁勇士衝向殷軍陣前挑戰,紂王擂起了大鼓督促殷軍應戰。不料被強迫前來作戰的奴隸和俘虜早就恨透了平日虐待他們的奴隸主貴族,根本不想為他們賣命,所以剛與周軍接觸,有的丟棄武器逃命,有的反而倒戈幫助周軍一起作戰。姬發在陣上見殷軍陣混亂,抓住機會指揮大批戰車衝鋒,殷軍一下子土崩瓦解了。
關於武王伐商的事,利簋可以證明,利簋說:「武王征伐商紂,在甲子那一天的早上,奪了鼎,將昏紂打敗了,很快就占有了商朝。辛未這一天,武王在柬閒師賜給有司利銅,利因作尊公寶壇鼎」。
詩經中對牧野之役歌詠道:「維師尚父,時維鷹揚。」牧野之役,以武王為統帥,太公望為總指揮,可能是持著繪有鷹徽的軍旗,隨風飄揚,士氣高昂,故曰「牧野鷹揚」
周武王內政:周初政略上最重要的事,即為封建,其主要的目的有三: 一、安撫殷民:封紂子武庚於殷,並在殷的周邊,設邶、鄘、衛三國,封給
霍叔、管叔、蔡叔,用來監視武庚,此舉明告天下,滅紂是弔民伐罪,無滅殷絕祀之意,以安撫東方的殷人。
二、興廢繼絕:把焦、祝、薊、陳、杞這些封國,封給有功德於人民的古代帝王的後裔,表示崇德報功之意,鼓舞民心。
三、移民實邊:齊、魯、燕三國,為周在東方新的領域,這些封國為移民實邊攻策,而寓有區域的開發,足食足兵的用意,同時在政策的運用上,也可以說在殷民族的後方,建立了牽制的力量。
由於過度的辛勞,姬發在滅商後的第二年就病倒了。當時,天尚未安寧,周室大臣們都擔心姬發的逝世將會帶來動亂。姬發的病情一度稍有好轉之後,很快又惡化了。彌留之際,姬發還念念不忘尚未安寧的天下,他擔心自己的兒子姬誦年紀尚幼,缺乏政治經驗,不足以擔起管理天下的重任,便把輔政的大事全部委託給了叔旦。此後不久,戎馬一生的周武王終因積勞成疾,在鎬京病逝了。 _________________ 張航
愛好藝文、小說、新詩、童詩、兒歌、詞曲、散文、論文、民俗文藝.......等並頻頻獲獎.
歡迎蒞臨張航文選---隨意窩
http://blog.xuite.net/changhangming1234/twblo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