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古聖先賢英烈傳---宋太祖趙匡胤(張航編著)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张航——博客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張航

2011年度国际诗王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94
加入时间: 2009/09/19
文章: 60211
来自: 台灣高雄
积分: 96292


文章时间: 2009-9-21 周一, 下午4:53    标题: [原创]古聖先賢英烈傳---宋太祖趙匡胤(張航編著) 引用回复

宋太祖趙匡胤
張 航/編著































宋太祖生平:
趙匡胤為宋朝第一代皇帝,
在位期間紀元960~976年。
匡胤出生在一個軍人之家。
『宋史』太祖本紀中曾云:
「宋太祖起介冑之中。」
匡胤的父親趙宏殷,
曾是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代王朝的武王。
少年時的匡胤,
『宋史』評之為「既長,容貌雄偉,
器度豁如,
識者知其非常人。」
從這段評語來看,
匡胤是和其他同年的孩子們,
大不相同的。
唯一共通的情形,
就是不愛讀書。
郭威即位(後周太祖)時,
匡胤任禁衛軍長,
甚得開封府尹柴榮的賞識,
因成了柴榮的部屬。
柴榮即位(後周世宗),
匡胤很得世宗的信任,
做了世宗身旁的要臣。
─ 1 ─
並升任禁衛軍的司令,
世宗死,他的兒子宗訓,
年僅七歲便繼位,
第二年,匡胤發起陳橋兵變,
迫宗訓退位,建立了宋朝。
太祖的日常生活很樸素,
衣服、飲食都很簡單,
雖然對自己的家人較約束,
但絕非吝嗇之人,
他曾在一些工程上花下大筆費用,
對於投降的各國國君也給予優厚的待遇。

自己的私生活嚴謹簡樸,
對於該花費的地方,
卻是十分慷慨,
這是歷代皇帝中較少見的。
976年,匡胤崩,
關於太祖的死因,
有多種說法,
有的說是因飲酒過度而暴死,
有的說是因腹下腫瘡發作而病亡,
更普遍的一種看法則認為太祖之死與太宗有很大的關係。
按常理推論,
似乎自然死亡的可能性較大。
因為在杜太后降下鈞旨以後,
趙匡胤已命趙普擬了傳位詔書,
並「藏之金匱」,
趙光義是篤定要繼兄位登大寶的根本沒本沒必要搞謀殺。

宋太祖內政:
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雖然登上了皇寶座,
但他卻不敢高枕無憂。
通過這次兵變,他深刻地認識到,
武將們在廢立皇帝、
─ 2 ─
改朝換代方面有著非常大的能量,
他自己既然可以以武將的身份和實力去推翻國君,
其他將領不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推翻他嗎?
想到這裡,他不寒而慄。
尤其使他感到威脅的,
是一些聲望較高又握有重兵的大將,
為了防患於未然,
趙匡胤決計拿他們開刀。

首先,太祖廢除了殿前都點檢一職,
接著就導演了一齣「杯酒釋兵權」的喜劇。
一日,禁軍太將石守等奉召來到後花園,太祖設宴相待。
酒過三巡,
太祖故作愁眉不展狀,
開口說道:「我不是靠你們出力,到不了這個地步,
但做皇帝太艱難了,實在不如做節度使快樂,
我整個晚上都不敢安枕而臥啊!」
石守信等忙問其故,
太祖就說:「這不難知道,誰不想做皇呢?」
石守信等一聽,驚恐萬狀,
紛紛表白道:「陛下何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
「不然!」太祖斷然說道:
「你們雖無異心,然而倘若你們部下希求富貴,
一旦以黃袍加你之身,你雖然不想做皇帝,能辦到嗎?」

眾將一聽,都嚇得離席叩頭,
請求太祖指示一條「可生之途」。
太祖才表明了自己的真正意思:
「人生如白駒過隙,求富貴者,
不過想多積金錢,多多娛樂,
使子孫免遭貧乏而已。
你們不如釋去兵權,出守地方,
方多買良田美宅,為子孫立永不可動的產業,
同時多買些砍兒舞女,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
朕再同你們結為婚姻之家,
君臣之間,兩無猜疑,
上下相安,這不很好嗎?」
─ 3 ─
眾將明白了太祖的意思,
一齊下拜說道:「陛下關心臣等,真可謂生死而肉骨啊!」
第二天都稱病職。
太祖大喜,安排他們到地方做節度使。
趙匡胤幾杯美酒,
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大將專軍權的問題,
被譽為「最高政治藝術的運用」,成為千古佳話。

强幹弱枝:
從唐中葉以來,
形成了地方藩鎮權勢過大的局面,
他們常常割據一方,
乃至進行武裝叛亂,
給朝廷造成嚴重的威脅。
在宋王朝建立之後,
趙匡胤依據宰相趙普
提出的「削奪其權,
制其錢穀,
收其精兵」的十二字方針,
分別從政權、
財權、
軍隊這三個方面來削弱藩鎮,
以達到強本弱枝、
居重馭輕的目的。

在「削奪其權」方面,
趙匡胤陸續派遣文官到地方州郡擔任長官,
以取代跋扈難制的軍人;
並在知州之外設立通判,
兩者共掌政權,互相牽制,
分散和削弱了地方長官的權力。

在「制其錢穀」方面,
趙匡胤設置轉運使來管理地方財政,
並規定,
各州的賦稅收入除留開其正常的經費開支外,
其餘的一律送交京師,不得擅留。
─ 4 ─
這樣,既增加了中央的財政收入,
又使地方無法擁有對抗中央的物質基礎。

在「收其精兵」方面,
趙匡胤將廂軍、
鄉兵等地軍中的精銳將士,
統統抽調到中央禁軍,
使禁軍人數擴充到幾十萬,
而地方部隊只剩下一些老弱兵員,
只能充當雜役,
缺乏作戰能力,
根本無法和中央禁軍抗衡,
這就摧 毀了地方反抗中央的軍事基礎。

太祖通過對藩鎮權力的剝奪,
對武臣的壓抑,
改變了五代時期方鎮雄?
朝廷寡弱、武人跋扈、文臣無權的狀況,
提高了中央的威權。
在中央內部,
太祖又著手分割宰臣的權力,
軍權歸於樞密院,
財權歸於三司使,
樞密院與相府合稱「二府」,
三司使號稱「計相」,
這三者地位都差不多,
都直屬於皇帝。

太祖還在宰相之下增設副相參知政事,
來分散和牽掣宰相權力。
通過對相權的分割,
防止了大臣專權的局面,
太祖就曾直言不諱地當面對宰相趙普說:
「國家大事可不是你們書生說了算的。」
說明宋代君主獨裁體制得到了空前的鞏固和加?。

但這些措施也使得官員增多,
─ 5 ─


開支增大,
權力互相鉗制、
地方實力削弱,
埋下日後積積弱的種子。

宋太祖內政:
雪夜定策,
宋朝建國,
所統治的地方只有黃河、
淮河流域一帶,
宋朝北面有北漢和契丹,
西面有後蜀,
南面有荊南、南唐、南漢、吳越等國家,
每一個國家都有獨立的勢力,
而且他們也都在窺視宋朝的態度。
在此虎視眈眈的情況下,
使宋朝不能高枕無憂,
必須把這些小國或外族,
消滅或制服,
才能完成天下的統一,
奠立宋朝國基。

宋太祖外交:
雪夜灾策,
宋朝建國,
所統治的地方只有黃河、
淮河流域一帶,

宋朝北面有北漢和契丹,
西面有後蜀,
南面有荊南、南唐、南漢、吳越等國家,
每一個國家都有獨立的勢力,
他們也都在窺視宋朝的態度。

虎視眈眈的情況下,
─ 6 ─
宋朝不能高枕無憂,
必須把這些小國或外族,消滅或制服,
才能完成天下的統一,奠立宋朝國基。

宋朝建國,
在一個大紛飛的夜晚,
趙匡胤與宰相趙普進行了一場意義重大的對話。  
趙普問道:「夜深天冷的,陛下為什麼還出來?」  
趙匡胤回:「我睡不著呵!一榻之外,
都是別人家的天下,所以特地來見見你。」  
趙普:「陛下是否覺得自己的天下過於狹小?
南征北伐,一統天下,
現在是極好的時機,
不知陛下在進軍方向問題上是怎樣考慮的。」  
故意說:「我想先攻打北漢國都太原。」  
趙普默良久之後,說:「這我就不明白了。」  
趙匡胤問:「為什麼?」  
趙普分析道:「北漢有契丹為後援,攻之有害無利,
即使滅亡了北漢,
又要獨自承擔契丹的強大壓力,
倒不如先保存北漢,
以為阻隔契丹的屏蔽,
集中力量翦滅南方各國,
然後再專力北方。」  
和趙普的話,使趙匡胤最後確定了「先南後北」、
「先易後難」的戰略方針,
這件事,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雪夜定策」。

親征北漢:
開寶二年九月,
宋太祖派李繼勳率兵攻北漢,
因契丹軍來援,無功而返。
十月太祖親征北漢。
宋軍築長連城圍攻太原,
北漢大將楊業出城犯宋東西砦,
敗還,遼軍分兩路援救北漢,
一路自石嶺關入,為宋軍敗於陽曲。
─ 7 ─
後來,太原城水災,城中驚恐,
大臣郭無欲謀降宋,被殺,
契丹再派兵馳援北漢,太原得以保住。
宋軍則因屯兵太原城下,
久攻不克,損兵折將,
又因暑雨,士卒多病,遂班師。

北開寶二年九月,
漢盡得未所棄軍儲,
共計粟三萬石,
茶、絹各數萬,
總計太祖共在開寶元年、二年,及九年三次攻打北漢,
均因遼軍來援,頓兵太原城,久攻不克而還。








  



─ 8 ─








宋太祖趙匡胤

中國歷史中主要的朝代,每個不同,而尤以趙宋為顯著。說也奇怪,各朝代創業之
主,雖憑軍事力量奪取江山,只有趙匡胤是個職業軍人。其他如漢高祖為亭長,唐高祖
和隋文帝是貴族,元太祖和清太祖是少數民族的領袖,明太祖是農民,他們的政治背景
在創立帝業時先聲奪人。只有宋太祖趙匡胤以軍功起家,即創立朝代之日,仍是現役的
高級將領,這與北宋之注重技朮,企圖在中國歷史里打開出路,不因襲前朝作風的趨向
有很大的關系。

所以我們從《宋史》的本紀里看到趙匡胤幸造船務、觀制造戰艦、觀水磯、閱炮車
、視察練習水戰、親授醫官黜其藝之不精者,前后不絕。他自己也武藝高強,騎馬射箭
均是第一流能手,未做皇帝前曾以大將的身分親自參加戰斗,所以宋朝人也稱之為“藝
祖”。

既作皇帝則他不能搬出智力德行均高人一籌的表現。可是趙匡胤不以抽象的觀念籠
罩事務。他作聖賢之君的觀念,能拿出來對真人實事發揮,在各代帝王之中可算是最能
說實話的一位。他要石守信等交出兵權,曾說:“人生如白駒過隙,所以好富貴者,不
過欲各積金錢,厚自娛樂,使子孫無貧乏耳。卿等何不釋去兵權,出守大藩,擇好便田
宅市之,為子孫立永久不可動之業,多置歌兒舞女,日夕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且與
卿等約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因為他的直爽,宋太祖不
用漢高祖和明太祖的伎倆去屠殺功臣。在統一期間被他征服的小朝廷的首長,也受優待
,無歷朝的疑忌殺戮情事,據說他自己曾立有“誓約”不殺大臣及言事官,這一方面表
示他的寬懷,一方面也由于他的自信。

趙匡胤受母親杜氏的吩咐,傳位于弟趙光義(太宗),終其身沒有因為繼承問題而
在他左右產生各項陰謀。雖然這種紀錄在趙光義一朝就不能保持,宋朝宮闈間的糾紛究
竟比各朝為少。這三百一十九年內(包括北宋及南宋自公元960年至1279年)也
有太后主政的情事,但是未構成女患,宋朝也沒有宦官專政的情形。
對個人作褒貶,不是本書的目的。況且宋太祖趙匡胤沒有一般帝王的毒辣,也還不
是完人。他飲酒常醉,有一次他所乘馬蹶墜地,他站起來就解佩刀刺馬殺之。還有一次
他舉行露天宴會的時候下雨,他就盛怒,弄得很多臣下惶竦,可見他也有粗蠻性格,他
也會沖動而有時不能掌握自己。只是趙宋一朝不以恐怖政治作為它帝業的基礎,由來已
久。雖然這不能與趙匡胤的個人性格無關,卻也仍是歷史時勢使然。在這三百多年里,
中國有了一定的國家之目標,朝廷成為一個帶競爭性的機構。在這些條件之下,態勢顯
然,用不著多番矯揉造作,所以其朝政也較其他各代為開明。

趙匡胤在公元960年奉后周周恭帝之命去討伐契丹,兵次陳橋驛,距開封不及一
日的距離,被部下以黃袍加身推戴而為皇帝。這種情形,與西方羅馬帝國的情形相似,
在中國的五代也已數見。即是后周本身,也是在這情形之下產生,恭帝郭宗川,則是一
個七歲的孩子,因之960年之政變創立北宋,沒有遇到抵抗,在中國歷史上也創立了
一種不經過流血而誕生一個主要的朝代之奇跡。
出征的軍隊既還回國都,宋太祖放棄了征伐契丹的計划,這計划也終身擱置。他到
晚年才重新展開開封與太原(北漢)軸心間的戰事,也因對方的頑強抵抗而罷,他在位
十七年之中著重以軍事力量,削平南方獨立或半獨立的國家。在他有自覺中,完成了一
項“大歷史”的任務:公元第二千年的上半期,中國南方的多數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有
了一段長時間大規模的斗爭,雙方都要作長遠的准備。因為趙匡胤的長遠打算,北宋沒
有繼五代而為第六個短朝代。但是趙匡胤并沒有完全忘記北方的頑敵。他曾對趙普說有
朝一日他要能恢復幽燕十六州,他就要在北方山地上古北口一帶設防。這計划到四百年
后才由朱元璋指導下遂行。

趙匡胤所滅之國,有荊南(湖北)、湖南(即今日湖南)、蜀(四川和陝西一部)
、南漢(廣東和廣西)和南唐(江蘇、江西及安徽之一部)。錢謬所掌握的吳越(浙江
及福建之一部)則僅納貢,錢也和他約定“三年一朝”到開封來拜訪他,但是其疆域仍
未入宋朝的統治,福建的廈門和汀漳也仍在化外,要待太宗朝北宋才能席卷長江以南。
趙匡胤完成他局部統一之后,曾派官員到各處度民田,但是未曾下令重新分配民間
的土地。他也著令“均賦稅”,但是一般看來,他仍因襲五代的體制,只在局部的調整
,沒有大規模的改組。他之沒有征兵制,尤為各朝所僅見。他治下國家的力役,也盡量
避免征派于民間,而由“廂軍”(詳下)服行。宋朝創業之主用刑罰較前代溫和,但是
對官吏的貪污則不假情面。然則他也說到“奉祿薄鮮,未可責廉”。于是他對各級工作
人員一體加薪。宋朝的官俸也較其他各代為高。他所設國家儲備軍,中作封樁庫。他曾
說:“俟滿五百萬緡,當向契丹贖燕薊。”他又曾向左右說:“我以二十四絹購一契丹
人首。其精兵不過十萬人止費二百萬絹,則敵盡矣。”很少的中國君主,會這樣坦率的
承認人的私利觀,而且趙匡胤很明顯的知道國家經濟的力量龐大。他的積絹計划,曾
給第六個皇帝神宗趙瑣一種啟發的作用。約在一百年之后,神宗在庫房上題自制詩:“
五季失圖,儼狁孔熾,藝祖造邦,思有懲艾,爰設內府,基以募士,曾孫保之,敢忘厥
志?”以上三十二字,以每字作一庫的名號。三十二庫積滿后又成立二十庫。但是其祖
先與曾孫都沒有看出:經濟力量固然可以翻變為軍事力量,但是其中又有組織結構的各
項原則,并不僅是二百萬匹絹,則可以敵對方十萬的精兵。這題目關系整個宋朝的歷史
,當在以下各節分析之。
宋朝號稱中央集權。趙匡胤的作法,首重軍制與財政。在軍備上中央所統制的為“
禁軍”,諸州之鎮兵曰“廂軍”﹔各地方的防守則為“鄉兵”。這辦法也沿襲于五代之
“牙軍”體制。中央經常向各州鎮抽調其強壯兵卒,而將老弱淘汰。起先以“樣兵”召
諸州選所部兵至闕下,以后則代以木梃,各州鎮有照身材招募訓練的責任,一到訓練成
熟其后員就補入禁旅。禁軍雖為中央軍也按時派遣駐屯于各地,川流不息。財政方面各
地方的收入,同樣的分為“上供”、“送使”、及“留州”三個部門。“使”為轉運使
,其職責是將各地財物,輸送于中央。在朝代草創時又在各階段征服江南諸國時,這些
資源竭盡其力的輸送于汴京,以致倉庫盈溢。有如《宋史》“食貨志”有云:“于是外
權始削,而利歸公上”。北宋政府也因襲五代體制,以樞密院主軍事,三司(鹽鐵、戶
部、度支)管財政,彼此都是中央政府里最緊要的官署。又以文知州軍事,并且打破了
唐末以來地方首長派遣縣級官的習慣,重新整個的任命州縣官,因之又要著重選舉,是
以宋朝的考試制度,采取三年循環制,已確實正規化。
以上各種設施都有刺激國家經濟的趨勢。宋朝在商業方面的收入,如茶樊鹽酒超過
以前各代。政府又大量鑄錢,貨幣之擴充,在太祖時已開始,以后疊增到年五百萬貫的
數量,如是兩年的鑄錢數,就要超過四百年后朱明全朝代二百七十六年所鑄之總和。如
此一來,宋朝的礦產也打破以前的紀錄。北宋以開封為國都,南宋以臨安(杭州)為國
都,專著重水陸交通的便利,在這一點沒有多方考慮到軍事上和國防的需要,也是各主
要朝代之所無(但是趙匡胤主張定都于長安或洛陽,因趙光義反對而罷)。
以上所述與一般歷史書并無出入。這又和“大歷史”有何關系?
從遠距離的觀點看來,第二帝國經過北魏的孕育,隋及初唐間繼承著間架性的組織
和體制,使這個扁平體的社會發育滋長。經過中唐之后,質量上的進步,使各地區參差
不齊,其繁復的情形,超過初唐租庸調的系統所能概括。又在安祿山叛變前后,李唐王
朝企圖重新掌握局勢的諸種辦法,如“括戶政策”,用募兵創設十個國防區,削藩鎮,
成立神策軍,以宦官作監軍,都只有局部的功效,與其官僚制度和立國精神相反,而兩
稅制只有一紙通令,更促進分化的作用,如此只有使唐朝瓦解,及五代十國的出現。
五代十國是一種分裂的局面,概言之,也可以稱為軍閥割據。然則軍人注重實際,
以部曲管理場院,固然將稅收增高,但是以地方分權的精神主持之,針對各處狀況,也
能造成政府與民間的一種聯系。又有唐朝留下來的一套法令,所以趙匡胤雖武人而能自
制,又得了趙普這樣的一位賢相,定立了先安內而后攘外的宗旨,就能將一個分裂的帝
國,重新湊并攏來。其注重軍事技朮與財政組織也成為北宋一貫的作風。
可是在諸事發展順利,統一依計划完成之際,趙宋王朝也預先替自己埋伏了一些日
后的困難。以中央集權代替地方分權,又重新歸返到官僚體制,截斷了治理者與被治理
者在各地區中一種自然的聯系,并且各處數字幅度上的相差更大,技朮上更不容易掌握
。上面已經說及,中國已展開一種在南方以水運占優勢的經濟體制與社會和一個在北方
以畜牧為主的體制與社會。前者過于自信本身外表上和數量上的優勢,沒有設想到兩者
在歷史上長期的抗衡,可能決定于彼此在時間上和組織上堅韌性的差異。而且補給線的
長短,也與戰場上的進出有很大的影響。
這些因素不可能由當事人一眼看得透徹,即使几十百年之后,整理歷史原始資料的
歷史家仍沒有看清。趙匡胤在公元976年去世之日即算按照傳統“蓋棺論定”的立場
看來,也算得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人物。而注意事業上的成功,也是宋太祖趙匡胤自己的
一生宗旨。他曾在武成王廟觀兩廊所陳歷代名將的畫像,當場指示應當“功業始終無瑕
”的才配享。因之班超、秦叔寶等二十三人進升﹔張飛關羽等二十二人被退,管仲則特
制塑像奉祀。這也與傳統的習慣,總是要哼吟著“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沉湎于一種悲劇的情調才算得有見識的態度完全相反。只是個人的傳記可以蓋棺論定
,歷史卻無法蓋棺論定,也沒有功業無瑕的朝代。經過太祖的創業,宋朝的歷史留下了
不少似是而非的現象:一個以軍人為首腦而組成的國家,自始注意國防,偏在軍事上的
作為,不及其他任何主要的朝代。它的民間經濟,也有突出的現象,它卻不能掌握這種
優勢。它企圖注意實際,不受抽象的觀念所蒙蔽,而這三百一十九年在它領導之下,所
產生的特出人物,偏是哲學家為多。而“學究”首先出現為一種官銜,其成為一種被譏
諷的對象,也始自宋朝。我們如何解釋這些矛盾?
以下各節當提出我們初步的見解。但是即從以上的現象,也可以斷言以短距離近視
界的眼光解釋中國歷史,有它能力所及的限度。

_________________
張航
愛好藝文、小說、新詩、童詩、兒歌、詞曲、散文、論文、民俗文藝.......等並頻頻獲獎.
歡迎蒞臨張航文選---隨意窩
http://blog.xuite.net/changhangming1234/twblo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張航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雅虎讯息通 Skype帐号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张航——博客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