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
2011年度国际诗王
性别:  年龄: 94 加入时间: 2009/09/19 文章: 60211 来自: 台灣高雄 积分: 96292
:
|
|
謝晉元寧死不降
張 航/編著
謝晉元(1905-1941)字中民,
廣東蕉嶺人,
黃埔軍校四期畢業生。
體格魁偉英俊,
為人誠摯剛直,
沉默少言,有守有為。
謝晉元團長帶領八百英勇孤軍,
死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
謝晉元率部堅守最後陣地,
曾給孫元良長官疾書云:
「竅職以犧牲的決心,
謹遵鈞座意旨,奮鬥到底;
成功成仁,計之熟矣!」
掩護五十萬名中國軍隊撤退,上海保衛戰一役,
─ 33 ─
徹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華」狂妄自大的癡夢。
繼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蘆溝橋抗日戰起,
八月十三日展開了中日首場大型「淞滬會戰」。
當時的上海是我國東亞最大港埠,
又是我國經濟文化交通第一要地,
租界林立,華洋雜處,
因此中國最高統帥蔣介石委員長
在上海向國際顯示中國抗戰決心。
淞滬會戰主戰場方圓不過幾十公里,
日軍先段增援三十萬兵力,
雙方三個月的血戰,死傷超過五十萬人,
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慘烈戰況,
被國際媒體形容為「血肉磨坊」。
中國部隊戰志高昂、見死不退,
出乎日軍意料之外、瞻顫心驚,
僅此一役,
就已經打破了日本「三月亡華」的迷夢。
戰爭相持至十月底,日軍登陸杭州灣,
大上海全部陷於敵火包圍之中,
中國統帥部以拖延時間戰略目的已達,
為長遠計作戰略上之轉移。
廿六日下命五十萬國軍退出上海戰場。
謝晉元團長奉命留守閘北繼續作戰,
負起掩護大軍撤退的艱鉅任務。
他臨危受命,率兵轉守蘇州河北岸,
並選定四行倉庫為據點,單線作戰,
帶領八百名官兵誓死奮守,
─ 34 ─
孤軍為了表明決心,
大家都預立遺囑,交人帶出,以明心志。
謝晉元受命率第五二四團第一營官兵411人向南推移,
留守閘北,掩護大部隊撤退。
謝晉元帶領部隊穿過敵人猛烈的炮火,
於27日淩晨2時進駐蘇州河北四行倉庫,
斯時四行倉庫西面和北面已被日軍佔領,
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
與未被佔領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
成為一個“孤島”
四行倉庫,成了孤軍。
從部隊進入倉庫時起,
謝晉元就開始進行週密的部署,
士兵將底層門窗全部用倉庫內部裝大豆、小麥的麻包堵死,
二樓以上窗口堵塞一半,以便於射擊,
每個窗口派兩名戰士,晝夜執勤,
隨時打擊日軍的進攻,
二樓架設機槍警戒,
並保持與對面橋頭堡的英軍通話。
謝晉元還組織了敢死隊,嚴陣以待,
隨時準備與日軍決一死戰。
他激勵全體官兵說:
“倉庫就是我們的最後陣地,
也可能是我們的墳墓,
只要我們還有一個人,
就要同敵人拼到底!”
27日中午,上千的日軍進犯,他沉著應戰,
─ 35 ─
激戰一天,斃敵80余名。
隨後兩日,日軍動用飛機、坦克,
連續向四行倉庫發動猛烈進攻。
謝晉元率部憑藉堅固工事,頑強抵抗,屢創日軍。
經過三晝夜浴血奮戰,
將士們已疲憊之極,但士氣仍然十分高昂。
謝晉元在陣地上賦詩一首激勵將士:
“勇敢殺敵八百兵,抗敵豪情以詩鳴;
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倭奴氣不平。”
謝晉元傳出訊息:
「余一槍一彈誓與敵週旋到底,
流最後一滴血,必向倭寇取相當代價。」
「全體壯士早已立下遺囑,
誓與四行最後陣地共存亡,
但求死得有意義,死得其所!」
30日,日軍調集精銳,組織了新的攻勢,
向倉庫發起總攻。
這時謝晉元已經幾天沒有合眼,
面頰凹陷,滿眼紅絲。
他仍然站在第一線指揮戰鬥,
再次遏制了日軍的攻勢。
四行倉庫在戰火中巍然屹立。
謝晉元率軍死守危樓,
誓不投降的消息,迅速傳遍上海,
為國內外矚目,讚譽他們為“八百壯士”。
每天從早到晚,數以萬計的群眾,
不顧北岸日軍的流彈四射,
紛紛聚集在蘇州河南岸,表示對
─ 36 ─
“八百壯士”的尊敬和關心。
四行倉庫實際是
金城、鹽業、中南、大陸等四個銀行的聯合棧庫,
位於蘇州河北岸,
倉庫樓高六層,建築堅固,
為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築物。
十月廿七日清晨,
日軍發覺我軍全線撤退,
立即跟蹤追擊,
日軍在閘北正向前搜索之際,
不料忽被四行倉庫屋頂之彈雨掃射,
日軍一時人仰馬翻,亂成一片,
此時日軍尚不知彈雨從何而來。
之後發現四行倉庫內留有國軍,
於是對倉庫實行三面夾攻,
雙方衝鋒肉搏,戰況激烈。
謝晉元團長親率下屬於四行倉庫外佈陣迎戰,
痛殲日軍,殺敵無數。
一時全閘北各地之敵軍,
分路向四行倉庫集中圍攻,
其中有敵軍二十餘人,在蘇州河畔來攻,
這時有一位在六樓守望的壯士看見,
立刻全身縛滿手榴彈,
突由六樓平台對準敵人躍下,
一個大炸彈自天而降轟然爆炸,煙屑飛揚中,
二十餘敵兵化為泥灰肉醬,
而我壯士亦血肉橫飛,忠勇殉國。
─ 37 ─
隔岸民眾看到這一幕,
一方面固然鼓掌稱快,
但也為這個英勇壯士痛哭流涕。
上海女童子軍楊惠敏在蘇州河畔眼見對岸日旗遍佈,
獨四行倉庫屋頂未豎國旗,
10月28日黎明,
女童子軍楊慧敏把一面國旗裹在身上,
冒著生命危險,衝過火線,
獻給八百壯士,表示全市人民的崇高敬意。
二十九日天未破曉,
謝晉元團長率領所部肅立天台升旗,
上海市民於一片煙塵火海中,
爭睹巨幅青天白日國旗,迎風招展,
無不喜極而泣,感奮萬狀。
當天全世界各大都市之午晚報,
都報導四行孤軍奮鬥和
女童子軍楊惠敏代表全體市民,
冒險潛入倉庫向孤軍獻旗種種細節。
自四行倉庫屋頂懸掛國旗後,
全國人心振奮,並且轟動世界,
不久,以《歌八百壯士》為題的歌曲也創作出來: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
寧願死,不退讓;
寧願死,不投降!
同胞們起來,
快快上戰場,
拿八百壯士做榜樣!”
─ 38 ─
日軍久攻不下,惱羞成怒,
當局見全球輿論讚揚國軍,痛憤之極,
所以向公共租界當局,
提出嚴重威嚇,
要求迫令孤軍投降,或撤入租界繳械。
一方面向孤軍發動猛攻,
自早到晚,連續四次進攻,
但均遭孤軍擊退,敵人傷亡甚重。
十月三十日,敵軍又大舉進攻,
用小鋼炮及機關槍向四行倉庫密集射擊,
並有敵機數架在上空助戰。
孤軍沈著應戰,逐一殲滅。
上海公共租界英軍司令少將,
因見我軍英勇作戰,深受感動,
除了購贈糧食送給八百壯士充飢外,
他更親自進入四行倉庫拜會謝晉元,
建議孤軍自租界撤出,
英國駐上海領事願給予最大的協助,
但謝團長答道:
「我們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即使撤走,
也得要有我們蔣委員長的命令,
否則我們寧願戰死。」
後來,各國使節團透過外交關係,
正式提出照會,
要求我政府下令撤離孤軍,
以免日軍重炮射入公共租界,
危及各國僑民。
中國最高當局再三考慮,
─ 39 ─
以八百壯士已完成掩護國軍主力撤退的任務,
決定電令倉庫守軍撤出並轉進租界,
四行倉庫守軍謝晉元只得服從命令,揮淚撤離。
三十一日凌晨,
謝晉元率部冒死突圍,
日軍水陸射擊,
八百壯士且戰且走,
英軍司令在橋頭接應,
數萬市民隔岸聲援,情緒沸騰,
幸而謝團長沈著應變,
於密集炮火中迅速搶越橋頭,
雖有傷亡,但安抵英租界者尚有三百七十多人。
孤軍們成功奮守四行倉庫,
完成了掩護五十萬國軍撤退的任務。
在上海各界群眾和愛國人士的支援下,
謝晉元以卓越的膽識和機敏的指揮,
率領八百壯士,
堅守區區彈丸之地,
阻止日軍數萬人的前進,
為時達四日之久,
用生命和鮮血奏響了一曲反抗外地侵略的壯麗凱歌。
壯土們退入租界,
並被羈押在膠州路的“孤軍營”內。
日偽特務機關為收買謝晉元,
曾派人以50萬元、師長之職誘降,
被謝晉元嚴辭拒絕,
於是決定殺害謝晉元。
─ 40 ─
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四日,
謝晉元在上海租界軍營內,
被汪偽特務機關
收買的四民族敗類用匕首刺死,
當場倒地殉國,時年37歲。
一代民族英雄與世長辭,
但他與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光榮戰績,
震爍中外,名垂不朽。
全國民眾得知謝晉元遇害的噩耗後,
極為悲憤,
各界人士紛紛用各種方式悼念抗日英雄,
一致要求懲辦兇手。
一九四一年五月,
重慶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少將。
英軍司令員史摩萊少將稱讚說:
“我們都是經歷過歐戰的軍人,
但我從來沒有看到過比中國‘敢死隊員’
最後保衛閘北更英勇、更壯烈的事了。”
毛澤東高度讚譽“八百壯士”為“民族典型”。
抗戰勝利後,
人們將上海北火車站到四行倉庫的那條路改名為晉元路,
將與孤軍營一墻之隔的膠州公園改名為晉元公園,
並在園內修建了謝晉元的墓和碑以紀念這位民族英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83年春上海市政府在虹橋萬國公墓重建其陵墓,
表彰他“參加抗日,為國捐軀”的光輝業績。
─ 41 ─ _________________ 張航
愛好藝文、小說、新詩、童詩、兒歌、詞曲、散文、論文、民俗文藝.......等並頻頻獲獎.
歡迎蒞臨張航文選---隨意窩
http://blog.xuite.net/changhangming1234/twblo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