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子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9/08/04 文章: 2951 来自: 中国 积分: 6958
:
|
|
写在前面——
今春,桃李花开香飘四野之时,我和我的学生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赏阅何燕老师的长卷系列散文佳作《西行漠北》之“父亲篇”(由32篇日记构成)。那时,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曾被“父亲篇”感动得热泪盈眶。父亲,怀才不遇命运多蹇,见识卓荦浩气盈胸。父亲,这个平凡而又非凡的人,这个老百姓队伍里极不寻常的人,这个一生充满了战斗力的人,从那时起,也就永远定格在我们师生每个人的心版之上。
现在,秋雨霏霏凉意袭人之日,我们师生又欣喜地同读何老师的散文新作《西行漠北》之“母亲篇”(由19篇日记构成)。读着何燕老师震撼着人们心灵的真诚自然的文字,我们仿佛跟着作者一同踏上了西行的列车,仿佛跟着作者一同回到了她的“一小块北方”,仿佛随着她一同见到了她的慈祥的母亲,仿佛随着她一同见到了她的启蒙老师,仿佛伴着她一同看到了她少年时代生活居住过的小小院落,仿佛伴着她一同回到了现如今已不复存在的她的母校,仿佛伴着她一同走上了军垦地头博物馆大门前的微型小桥……
和赏读“父亲篇”的情景一样,读罢“母亲篇”,我们百感交集,满目泪光。感动、感慨之余,我们又一次记下了自己的一点很不成熟的感悟。
需要说明的是,何燕老师的心血文字,已经伴随着我们师生走过了难忘的高二时光,眼下又正在继续伴随着我们度过激情燃烧的高三岁月!
我和我的学生们,一片虔心,欢迎朋友们,特别是熟悉《西行漠北》之“母亲篇”的读友们不吝教正!
王者玉记于 9月5日子夜, 微雨灯下。
(Ⅰ)学生们的读后感(1,共18)
母亲:奉献的一生
——读《西行漠北》(母亲篇)有感
高三学生: 李雪云
每次读何燕子老师的文章,心中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感动于何老师那细腻的文笔,真挚的感情。
从《西行漠北》的“父亲篇”到如今的“母亲篇”,我们仿佛是跟她一路一块走过,共同经历了这些心酸与往事、喜悦与幸福。
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父亲与母亲一路走来,相互搀扶,共同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雨,到年老了,虽是儿孙满堂,没有一个可以承欢膝下,只剩下老两口相依为命,而今,父亲又不在了,母亲失去了她在生活中唯一的依靠,这对她来说该是多么大的打击啊!难怪母亲在父亲走后的一年内就迅速变得苍老。可是,母亲却依然坚强的活下去,因为她知道生者对死者最大安慰就是好好活下去,还有最重要的原因是,母亲知道自己还有女儿啊!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眼中依然是一个会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小姑娘,母亲知道,如果她走了,她的女儿就没有家了啊,所以,为了父亲,更为了女儿,母亲选择的是坚强地走下去。
母亲能干了一辈子,也要强了一辈子,在那个人人都以劳动为荣的年代了,母亲更是不甘落后,年年的先进,年年的模范,无论干什么母亲都是把好手,是父亲眼中最能干的川妹子,勤劳憨厚的母亲啊!她从来不在乎自己的得失,只是把满腔热情和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祖国,献给了建设边疆的事业。
母亲这一辈子对爱情幸福这样的字眼一点也不懂,但母亲却一辈子生活在爱情与幸福中,生活在爸爸用爱情编织的幸福网上。母亲曾说父亲一生不思进取,却不知父亲用她一生进取成全了母亲的铿锵信念,“第一为国家,第二为小家。”因为刚强,母亲一辈子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不会说软哝如雨的悄悄话,母亲的温柔,只有父亲能懂,母亲把对父亲的千言万语都融到对他的悉心照顾中,对父亲深沉的爱成就了父亲那别具一格的人生。
母亲是兵团人的骄傲,是劳动人民的骄傲,而这一切,与父亲对母亲深沉无私的爱是分不开的。没有山盟海誓,没有轰轰烈烈,老一辈的感情是我们无法全部能够理解的,是那些缠绵的话语所无法替代的!父母相遇在大西北,为了相许终生他们在大西北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所以,母亲坚决不愿离开大西北,坚决不愿离开这片记录了他们一生的热土。
母亲为了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而现在,母亲只剩下了回忆,回忆自己的青春,回忆自己的爱情,但母亲却从来没有感觉到后悔!
父亲的离去,让何燕子老师体会到了什么是切肤之痛,所以她更珍惜与母亲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我相信,她不会再让痛苦和愧疚折磨自己的灵魂了!
父母对女儿的爱,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的,我只能怀着深深的敬意,祝天下所有的父母幸福安康! _________________ --------------------------------------------------
何燕子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andingm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