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何燕子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9/08/04 文章: 2951 来自: 中国 积分: 6958
:
|
|
致某网友的一封公开信(4,共4)
王者玉
一个好像懂4\4拍又好像不懂4\4拍
而偏偏“以音乐的角度”讲话的先生:
(上接公开信之3)
去年(2008),央视1台连续剧《闯关东》一度热播,此剧红遍齐鲁大地、白山黑水。那段时间,人人谈论朱开山,个个争看《闯关东》。
在《闯关东》热播期间,一个古老的、妇孺皆知的故事,又被齐鲁百姓记起、谈论、激赏——
话说当年山东一户人家,家徒四壁,已经揭不开锅了,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村子里青壮年都准备去闯关东,这户人家的儿子偏偏内向、木讷、窝囊、不敢出头,———基本素质比刘姥姥那不敢进荣国府的女婿王狗儿还要糟糕4\4拍!——别人与他一起去,他仍然还是一个不敢去!
“在家饿死吗?儿子!”母亲哭了。
父亲急了,抄起立在墙边的一根扁担,向着儿子的脊背抽去!
儿子无奈,只好哭泣着、跟大伙一块上路了。
若干年后,这个儿子回乡来了,很风光!光耀门楣啊!
乡亲们纷纷说,“当年要不是你父亲抽你一扁担,你一准饿死了!”
“是啊,是啊!我一生都感谢父亲用扁担抽儿子这一下子啊!”做儿子的连连点头。
——先生,依你的思路,怎样评价这个故事里的农民父亲!
打人了!
是的!
而且是用扁担打的!
——做儿子的永远忘不了“这一打”!乡亲们也把“这根抽人的扁担”津津乐道了几十年啊!
请问:这个故事里的父亲也“简单、粗暴、甚至暴戾”吗?!
请问:这个活在老百姓心中的传统故事非常之“浅薄”吗?!
在下靠当“孩子王”(俗谚“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里说得那个“孩子王”)混口饭吃。凡事好问个为什么?(毛病!个人也知道的,但改不了了。)这不,尚有一疑问,请教先生——
您说,我的浅见,《一个留级生的故事》的作者读后,定会“感激万分”的!试问:你这又是如何知道的?!
难道说 在作者身边潜藏着先生的“特工人员”吗?方静的“间谍门”刚刚落下帷幕,先生又闹上了吗?
在下隆重建议先生今后再评论故事、散文、回忆录等文章时,一定要继续发扬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作业的巨大优势,除了“以音乐的角度”,望再拓宽扩展:以体育的角度,以兵乓球拍或网球球拍的角度,以厚黑学的角度,以孙武子兵法的角度,以法学案例的角度,以某国加人WTO的角度,以小日本争取入常美梦破灭的角度,以朝核问题如何圆满快速解决的角度,以奥巴马的弟弟在中国打工的角度,以南极冰化后海平面要升高几厘米的角度,以“团团”“圆圆”在台岛大受市民欢迎的角度,……以找不到什么角度的角度,纵横捭阖,上下勾连,广泛穿插,这才够味!这才带劲!这才刺激!千万别以文学、散文、随笔、情感、回忆、家庭、父女、母子、母女、儿女的角度,去解读这些文学作品、散文作品、随笔作品、传统故事啊!
在下再把自己的基本情况,明告如下,不然就真有点不够朋友了!
在下胆量甚小。处世以不惹事为原则,一点也不大气,羡慕“且自逍遥没人管”的生活情调。但又不是《套中人》里别里科夫,一点也不迷信什么——“千万别弄出什么乱子来。”
在下本凡人。凡人,自有凡人的自在。在下每日“三省吾身”:做个凡人不要紧,咱没本事,就一辈子做个凡人哩!千万可别做个“招人烦的人”。
在下好一条道走到黑。很直笨。竹筒里倒豆子——直来直去。最怕猜谜——因为猜不好,猜不出,猜不中!
拉拉杂杂,说了这些。
先生评文论道好“以音乐的角度”出发,而且精确到“拍”,请问:在下这封肤浅如草的信稿,“以音乐的角度”看,又是多少拍啊?在下是“音乐盲”,真真纳闷死了!
热烈欢迎先生指教!
热烈欢迎光临寒舍!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在下“这厢有礼了”。
…………
无论如何,也该打住了。 遥祝
夏安!
“音乐盲”: 王者玉
公元2009年6月16日 _________________ --------------------------------------------------
何燕子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andingmw |
|
|
返回顶端 |
|
 |
何燕子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9/08/04 文章: 2951 来自: 中国 积分: 6958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