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子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9/08/04 文章: 2951 来自: 中国 积分: 6958
:
|
|
【博主的话】
我读了《一个留级生的故事》,因职业(教师)习惯,有一个问题在心里始终割舍不下:可爱的学生们——思维活跃,个性凸显,在成人的眼中又颇具叛逆精神的少男少女,会如何看待此文所记述的事件与所表达的情感?
阅读课上,我将《一个留级生的故事》印发给学生。读完文章,鼓励学生们写写说说。
要求:
(一) 畅所欲言,百无禁忌;
(二) 实话实说,拒绝虚假;
(三) 围绕中心,长短不限。
且听,学生们读了《一个留级生的故事》,想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
每当读到有关“父母”的文章,我都会自自然然地想到自己的父母。当然,此次读了《一个留级生的故事》也不例外。
我的父亲是一个不太爱言语的的人,从我记事起,我就很少和父亲谈话。他也很少主动问过我的事情,只是偶尔问问我的学习情况。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我才从未挨过父亲的打吧!
然而父亲对我却从不吝啬,如果我的同学有某东西,而且我也想要,他就一定要给我买到。我知道,他是不想我比其他同学差。我想这大概和他自己很爱面子有关吧!父亲不但很爱面子,而且极爱干净,每次出门前,他总是要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然而,父亲的脾气却是很暴的。我常悄悄地用:“一鸣惊人”或“在沉默中爆发”来形容他的暴脾气。因为父亲他发起脾气来,是很恐怖的。
而相比之下,母亲却是个极为严厉的人。我小时候,常和她顶嘴。当然我也挨了无数次的打,很疼。但是每次都不重,也从未到鼻青脸肿的程度。虽然一直没有对谁说过,但我一直认为母亲是个极为保守的人。我是个女孩子,她总是要求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嘴里有东西不许说话,看电视不许歪着身子,写作业不许趴着,不许吹口哨,不须说脏话……我常常在心里苦笑:“都什么年代,还这么多规矩?”然而,却又不得不那样做,而现在想起母亲的教诲,不得不承认,母亲的教育,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我理解母亲打我。
我理解何燕子老师的父亲打她。
真的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为我所做的一切! (34、徐 晴 《想起我的父母》)
父亲发现自己错怪了女儿,因此一下子病倒了。这充分体现出父亲对女儿的关心和爱护。
(35、郭 凯 《父爱》)
父亲的“打”也是一种爱。 (36、肖健锐 《体会》)
理解、尊重父母,这才是我们该做的。 (37、祁延博 《理解》)
让我们一起学着去感恩父母,感受那严厉的父爱。 (38、李树财 《感恩父母》)
我能读懂父亲的心。 (39、张 悦 《我懂》)
这篇文章写出了一位严厉而又充满真情的父亲的高大形象。 (40、李仁辉 《严厉的父亲》)
父爱如山,真挚、深沉。 (41、闫 伦 《父爱如山》)
我理解父亲这样的教育方式。 (42、董俏倩 《理解》)
读了这篇文章,我懂了:父爱如山。 (43、张 强 《父爱如山》)
文章开头的“确确实实是一件我读书历史中的冤案”,吸引读者,使读者不知不觉就对文章产生了兴趣。作者用生活的点滴小事,来体现人间的真情,来表达父母对孩子的关心。 (44、窦荣珍 《文章开头吸引人》)
在沉思之中,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必每个母亲都是深爱自己的孩子的,那母爱似水,父爱如山。是那样的真切。没有文化的父母为了让我和弟弟能够有出头之日,天天辛勤劳作。不辞劳苦,是那样的任劳任怨。“当他们辛勤劳作时,你在做些什么呢?”这是我时常进行反思的话题。 (45、王迎雪 《心之感悟》)
真诚的语言,传达出真诚的情感。
作者选材精当,文章以“一本小说”为线索,,饱含真情,选取生活中极其细微的一件小事,讲父女之情刻画地淋漓尽致。作者直接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一个片段,且语言生动真挚,不显华丽,文章描写出了父亲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及父亲不知道这本书描写得是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而误解了她,当父亲知道这件事的真相后,悔得自己都生病了。十分感人! (46、王雪梅 《真诚的情感》)
读了《一个留级生的故事》后,我看到了一个父亲的严厉与关爱。
当父亲看到自己的女儿借的书《一个留级生的故事》时,他恨铁不成钢,认为女儿不争气,所以狠狠地打了自己的女儿。但当知道书的内容是关于华罗庚的故事之后,他很后悔,马上病倒了,一病就是3天,这又充分体现他对女儿的歉疚,对女儿的关心、疼爱。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我与小表妹起了争执,后来,小表妹哭了,奶奶便以为是我欺负了她,于是奶奶打了我,我在地上哭喊着,小表妹却在旁边乐着,我当时很恨她们,并且我觉得以后不再理她们……但是第二天,爷爷告诉我,奶奶知道真相后哭了一场。我鼻子又一酸:奶奶这把年纪了,哭坏了身子怎么办?我赶紧跑到奶奶屋里,只字不提前一天发生的事,依旧在她怀里撒娇,奶奶很高兴,我更高兴,因为我知道了奶奶还是最疼我的……
世间有万般情,只有亲情最永恒。
“打在儿身,痛在父母心”,父母打了子女,心里比子女还难受。不要怨恨父母的打骂,因为,这也是一种幸福。 ( 47、 刘菲菲 《永恒的亲情》)
读了《一个留级生的故事》,我感慨颇多。我不禁想到我的父亲,从小,父亲总想让我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他并没有像其它父亲那样苛刻。我们之间总像朋友那样无话不谈。但每次当我们意见不合时,他总会大发雷霆,而后,他又会为我讲述很多道理,我们又重新和好。
在我的生命中,父亲是给予我、影响我最多的人。 (48、冯 敏 《父亲:给予我最多的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9f88580100dtw9.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_________________ --------------------------------------------------
何燕子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andingm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