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王者玉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9/10/15 文章: 27
积分: 79
:
|
|
“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浅解
——读《红楼梦》小札
山东 王者玉
香菱跟黛玉学诗。
一日,香菱对黛玉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接下来,在香菱举的例子里面有王维的两句诗——
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青。
香菱评道:“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
“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读过多遍,不知确解。后来,向名家学习,懂了一点儿门道。
试解如下:
㈠几千斤重是说觉得这两个字重,用在这里极有分量,而且不可用其他字来换掉。
㈡橄榄,有的地区叫青果。人们吃了橄榄后,会感觉有回味。用此比喻,是说王诗用了这两个字,看似平常,实则令人回味无穷。
一点儿感悟,从实写来,求证于大方之家。
上一次由王者玉于2009-10-16 周五, 上午10:25修改,总共修改了2次 |
|
|
返回顶端 |
|
 |
王者玉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9/10/15 文章: 27
积分: 79
:
|
|
林黛玉的眉和眼
山东 王者玉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呕心沥血撰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其间各种差异颇大的版本在亲友间先后借阅、传抄。因而,《红楼梦》的版本、文字之复杂,不仅在中国小说史上,乃至在世界小说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现象。
各种版本中,仅仅关于女一号林黛玉的眉和眼的描写,就达近十种不同的版本流传世间。
如今的中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一文中,所采用的文字是——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但这并非是最好的版本。
现将该问题,就个人视野所及,简介如下——
(1)甲戌本:“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说林黛玉的眉毛是“笼烟眉”,是不准确的。
在甲戌本上,有的字加了红框, 说明作者对框内的文字还不满意,还要修改;或有空格待补定。——
“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 □ 非 □□□ ”。
可见巨匠大师如曹雪芹,竟也曾为了林黛玉的眉眼而大费思量。
(2)己卯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笑非笑含露目”;
(3)庚辰本:“两弯半蹙鹅眉,一对多情杏眼”;
说林黛玉的眉毛是“鹅眉”,当是“蛾眉”之误,这样写未免太普通,亦太俗套;写林黛玉的眼睛是“多情杏眼”,“杏眼”太圆,也太大了,再加上一个“多情”,能是林黛玉的眼睛吗?
(4)蒙古王府本、戚本:“两弯似蹙非蹙罩烟眉,一双俊目”;
“罩烟眉”更不准确,疑为抄手不认识“罥”字而致误。“一双俊目”,太普通,太俗气。
(5)杨藏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目”;
(6)甲辰本(梦觉主人本)、程甲本:“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一双似笑非笑含露目”和“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含露”可以,“似笑非笑”或“似喜非喜”又不成了,林黛玉岂能是这样一种皮笑肉不笑的样子?
绛珠仙子是到人世间来还泪的,岂能总是“似笑非笑”、“似喜非喜”?
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多情”更不准确,按照曹雪芹的构思,林黛玉不是“多情”,而是“情情”。
(7)舒序本:“眉弯似蹙而非蹙,目彩欲动而仍留。”
“目彩欲动而仍留”同样不像林黛玉的眼睛。
(8)卞藏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飘非飘含露目。”
(9)列宁格勒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唯有“罥烟眉”最优美,最有神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1984年隆冬)周汝昌、冯其庸等先生到前苏联考察道光年间被带到俄罗斯的脂评本,看到关于林黛玉的眼睛和眉毛的两句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罥(音绢)烟眉”,形容眉色好看,象一缕轻烟。“罥”,挂。“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以“露”对“烟”,同类取喻,最为工稳;“似泣非泣”亦远胜“似喜非喜”。
喜从天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最合乎曹雪芹原意的描写终于一锤定音。
对林黛玉眼睛和眉毛的描写,脂砚斋各种抄本各有其特点,通过比较,显然列宁格勒藏本文字最为恰切。这无疑应该是曹雪芹的定稿笔墨。
仅仅林姑娘的眼睛、眉毛是个什么样儿?二百余年来,就令无数红学家绞尽脑汁而无正果,就令亿万红迷费尽心机而不能释疑。
“列宁格勒藏本”浮出水面,红学家和红迷们这才知晓:曹雪芹当年在林黛玉的眼睛和眉毛上做了多么了不起的文章。
由此,我们也愈加明白:曹公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确非虚言!
参考资料:
1 · 《马瑞芳趣话红楼梦》(马瑞芳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2· 《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修订本。蔡义江著。团结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3· 《红楼夺目红》(周汝昌著。作家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上一次由王者玉于2009-10-16 周五, 上午10:26修改,总共修改了2次 |
|
|
返回顶端 |
|
 |
何燕子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9/08/04 文章: 2951 来自: 中国 积分: 6958
:
|
|
整理第1部分格式如下:
===============================
“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浅解
——读《红楼梦》小札
/山东 王者玉
香菱跟黛玉学诗。
一日,香菱对黛玉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接下来,在香菱举的例子里面有王维的两句诗——
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青。
香菱评道:“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
“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读过多遍,不知确解。后来,向名家学习,懂了一点儿门道。
试解如下:
㈠几千斤重是说觉得这两个字重,用在这里极有分量,而且不可用其他字来换掉。
㈡橄榄,有的地区叫青果。人们吃了橄榄后,会感觉有回味。用此比喻,是说王诗用了这两个字,看似平常,实则令人回味无穷。
一点儿感悟,从实写来,求证于大方之家。
_________________ --------------------------------------------------
何燕子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andingmw
上一次由何燕子于2009-10-16 周五, 上午12:09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
|
|
返回顶端 |
|
 |
何燕子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9/08/04 文章: 2951 来自: 中国 积分: 6958
:
|
|
整理格式第2部分如下:
========================
林黛玉的眉和眼
/山东 王者玉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呕心沥血撰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其间各种差异颇大的版本在亲友间先后借阅、传抄。因而,《红楼梦》的版本、文字之复杂,不仅在中国小说史上,乃至在世界小说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现象。
各种版本中,仅仅关于女一号林黛玉的眉和眼的描写,就达近十种不同的版本流传世间。
如今的中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一文中,所采用的文字是——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但这并非是最好的版本。
现将该问题,就个人视野所及,简介如下——
(1)甲戌本:“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说林黛玉的眉毛是“笼烟眉”,是不准确的。
在甲戌本上,有的字加了红框,说明作者对框内的文字还不满意,还要修改;或有空格待补定。——
“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非□□□”。
可见巨匠大师如曹雪芹,竟也曾为了林黛玉的眉眼而大费思量。
(2)己卯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笑非笑含露目”;
(3)庚辰本:“两弯半蹙鹅眉,一对多情杏眼”;
说林黛玉的眉毛是“鹅眉”,当是“蛾眉”之误,这样写未免太普通,亦太俗套;写林黛玉的眼睛是“多情杏眼”,“杏眼”太圆,也太大了,再加上一个“多情”,能是林黛玉的眼睛吗?
(4)蒙古王府本、戚本:“两弯似蹙非蹙罩烟眉,一双俊目”;
“罩烟眉”更不准确,疑为抄手不认识“罥”字而致误。“一双俊目”,太普通,太俗气。
(5)杨藏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目”;
(6)甲辰本(梦觉主人本)、程甲本:“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一双似笑非笑含露目”和“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含露”可以,“似笑非笑”或“似喜非喜”又不成了,林黛玉岂能是这样一种皮笑肉不笑的样子?
绛珠仙子是到人世间来还泪的,岂能总是“似笑非笑”、“似喜非喜”?
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多情”更不准确,按照曹雪芹的构思,林黛玉不是“多情”,而是“情情”。
(7)舒序本:“眉弯似蹙而非蹙,目彩欲动而仍留。”
“目彩欲动而仍留”同样不像林黛玉的眼睛。
(8)卞藏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飘非飘含露目。”
(9)列宁格勒本:“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唯有“罥烟眉”最优美,最有神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1984年隆冬)周汝昌、冯其庸等先生到前苏联考察道光年间被带到俄罗斯的脂评本,看到关于林黛玉的眼睛和眉毛的两句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罥(音绢)烟眉”,形容眉色好看,象一缕轻烟。“罥”,挂。“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以“露”对“烟”,同类取喻,最为工稳;“似泣非泣”亦远胜“似喜非喜”。
喜从天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最合乎曹雪芹原意的描写终于一锤定音。
对林黛玉眼睛和眉毛的描写,脂砚斋各种抄本各有其特点,通过比较,显然列宁格勒藏本文字最为恰切。这无疑应该是曹雪芹的定稿笔墨。
仅仅林姑娘的眼睛、眉毛是个什么样儿?二百余年来,就令无数红学家绞尽脑汁而无正果,就令亿万红迷费尽心机而不能释疑。
“列宁格勒藏本”浮出水面,红学家和红迷们这才知晓:曹雪芹当年在林黛玉的眼睛和眉毛上做了多么了不起的文章。
由此,我们也愈加明白:曹公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确非虚言!
****参考资料:
1·《马瑞芳趣话红楼梦》(马瑞芳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2·《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修订本。蔡义江著。团结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3·《红楼夺目红》(周汝昌著。作家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_________________ --------------------------------------------------
何燕子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andingmw |
|
|
返回顶端 |
|
 |
王者玉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9/10/15 文章: 27
积分: 79
:
|
|
返回顶端 |
|
 |
江河水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9/08/18 文章: 104
积分: 70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