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美祉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2110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1072
:
|
|
漫遊拉美
===================================================
巴西四城記
離開我們這個北半球上的龐大國度,我們帶著一種好奇和憧憬的心情,終於輾轉來到了地球南端的另一個龐大國度——巴西。在溫暖宜人的氣候中,我們盡情領略了聖保羅的現代與繁華、里約熱內盧的激情與休閒、亞馬遜的原始與神秘、伊瓜蘇的綠色與寧靜……,充滿羨豔地目睹了現代閒適的生活方式與原始神秘的自然風景在這裏得到最好的融會貫通。
感受聖保羅的嘈雜與繁華
聖保羅是巴西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第四大城市。但說老實話,剛剛進入這座城市的時候,給人的印象卻是不敢恭維的。道路雖然寬敞,但滿大街跑的,都是半新不舊的中低檔車。被稱爲“摩托牛仔”的送貨員們身著深色雨衣,騎著廉價的摩托,如過江鯽般在滾滾車流中玩命似地高速穿行。路旁的綠化帶長滿了荒草,還有隨意丟棄的垃圾。破舊的貧民窟在道路兩旁沿著起伏的山勢綿延數裏,壯觀而又觸目。叫人特別不解的是,路旁樓房的牆面上,居然都用噴漆塗滿了各種文字,雖然看不懂什麽意思,但那種零亂感卻是那麽的強烈。
不過,進入真正的市區後,零亂嘈雜便漸漸地被繁華的景象所取代了。現代的建築、熙攘的行人、琳琅滿目的街邊商鋪,還有繽紛豔麗的花壇和一片片茂密的綠樹叢林,向我們展示了聖保羅美麗的內核。許是建在衆多丘陵之上的緣故,車子行駛在街頭,不知不覺就會看到另一條大道從腳下穿越而過,這種上下交錯的道路交通,充分顯示出了這座城市特有的立體感。
不知不覺中駛進了富人聚集的別墅區。這裏與城郊的貧民窟簡直是兩番天地:回轉起伏的道路兩旁,一幢幢別墅依山而築,都不高,只有三兩層而已,卻是造型各異、高低錯落、綠樹掩映、鮮花滿樓,一路欣賞過去,真有說不盡的耐看與適意。
很快又來到了PAULISTA金融大街,這裏堪稱是聖保羅最繁華、最有品味的地方了。且不說沿街鱗次櫛比的現代樓宇以及彙聚其中的全拉美乃至世界頂級金融和商業企業,單看那街頭摩肩擦踵的各色人種,就已盡現了國際大都會的氣派。據說,巴西是世界上種族聯姻最成功的國家,因而有“人種大熔爐”之稱,其現代開放的意識也由此可見一斑。除了現代的建築和繁華的商業,PAULISTA金融街上的人文綠化也很值得一提。整條街的中央,有一座大型的開放叢林式生態公園,婆娑的熱帶樹林與生態城市家具相得益彰,最讓人叫絕的是那一株株高大的榕樹,披垂著濃密繁茂的氣生根,從中穿行而過,你會恍惚自己到底是徜徉在繁華的都市,還是置身在熱帶叢林之中?
作爲葡萄牙曾經的殖民地,巴西各地至今保留著衆多富有歐洲風格的教堂、廣場、雕塑等古建築,聖保羅更是這些古建築的聚集之地。聖保羅大教堂、聖保羅大劇院、皇宮IPIRANGA、拓荒者雕塑、獨立紀念碑……,這些記錄著殖民歷史的建築與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和諧共存,倒也別有情趣。我們前往聖保羅大教堂觀瞻的時候,豔陽高照,天上卻飄起了毛毛雨,那情景有些像我們江南的黃梅天,卻沒有黃梅天的那種悶熱。濛濛細雨中,這座始建於1899年的大教堂就像一位滄桑而沈穩的老人,安詳地注視著這個世界,一個廣場和一片椰林,使大教堂與四周林立的高樓保持著一種微妙的距離。
獨立紀念碑建在一大片綠毯似的草坪上,穿著旱冰鞋的巴西男孩紛紛沿著鑲嵌在草坪中的水泥路,從唐·佩德羅的騎馬塑像前疾速地滑過,顯然根本無暇顧及這位昔日的開國皇帝。倒是我們這些來自遠方的客人,一邊溫習著巴西影片《獨立或死亡》中的情景,一邊擡起頭來認認真真地瞻仰了一番。
聖保羅顯然不是盡善盡美的。雖然它有著嘈雜和亂糟糟的一面,但仔細想想,世界上哪個地方的城郊結合部不是差強人意的?感受過聖保羅市區的繁華之後,最初那些不佳的印象也就自然而然地釋懷了。倒是這座城市流露出來的那種不拘小節的隨意氣質,更是叫人記憶猶深。
融入里約熱內盧的熱情山水
在我到過的所有城市中,里約熱內盧無疑是最賞心悅目的。
這座城市美就美在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徵上:東面是長長的瓜納巴拉灣,南邊是浩瀚無邊的大西洋,西北幾座巨大的花崗岩山峰仿佛道道天然屏風,整座城市就在這山水之間鋪展開來,一面延伸到幾座山坡上,一面一直延伸到白色的沙灘上。到過這座城市,你才豁然體會到,什麽叫真正的依山傍水。
從伽利略國際機場驅車向南進城,一條名爲裏奧布蘭科的濱海大街一直把我們帶進了這座美麗的城市。坐在車上向兩邊眺望,左面是一個連著一個的海灘,碧藍的海水、銀白的沙灘,還有在海灘上悠閒漫步和逐浪嬉戲的人們,臉上塗滿了陽光般的歡樂和發自內心的滿足;向右望去,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在鬱鬱蔥蔥的樹木後面拔地而起,間或也有一幢幢古建築掠過眼前:城市劇院、國家圖書館、國家美術館、市政廳……,那氣勢絲毫不比現代高樓遜色。在雙向道路的中央,大片寬闊的綠地山坡似地綿延起伏,仿佛把自然原野搬進了市區。我們驚奇地發現,綠化帶中有很多小球場,一座連著一座,用鐵絲網隔在綠色之中。導遊不無自豪地說,這些都是政府投資建造的足球場,全部免費開放。難怪巴西會成爲“足球王國”,原來政府花了血本呢。
在賓館住下後,第一件事就是換上泳衣去海邊游泳。這個城市的賓館旅店大多建在海灘附近,遊客們盡可穿著泳裝拖鞋在街上行走。穿過大街踏上白粉似的沙灘,我們立即被眼前湛藍的海水魅惑,一個個迫不及待地撲進海水中,卻冷不防被迎面襲來的海浪沖得東倒西歪。一位朋友的墨鏡立馬被沖得無影無蹤,卻還是滿臉的興奮與滿足。在里約熱內盧遊海泳,那真叫一個字:爽!
暢遊了里約熱內盧的大海之後,接下來要去領略這裏的山巒風光了。說起這座城市裏的山,一點都不比大海遜色,糖麵包山、公雞山、科爾科瓦多山……,一座座形態各異的山峰披著濃濃的綠裝,間或露出片片嶙峋的花崗岩石,更顯豪放不羈,倒也與這座城市的熱情氣質頗相吻合。在衆多山峰中,最爲奇特的無疑是科爾科瓦多山,在其尖尖的山頂上,赫然聳立著一座耶穌塑像,這是里約熱內盧的標誌,因此人們又習慣於把科爾科瓦多山稱爲耶穌山。耶穌山的山腳下是占地100多公頃的蒂胡卡國家森林公園,這裏生長著5000多種巴西原生態植物。有趣的是,在這片充滿熱帶風光的原始森林中,並沒有上山的道路,遊客要想到山頂觀瞻耶穌雕像,必須乘坐電動齒輪小火車,沿著陡峭的鐵軌上山。你可別小看了這齒輪火車哦,它當年可是專供皇家貴族乘坐的。
里約熱內盧的山水熱情奔放,里約熱內盧的人們更加狂熱。從耶誕節到雷馬尼亞新年慶祝期間,里約熱內盧都要舉辦大規模的狂歡活動。一直要持續4天4夜的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據說是全世界最豪華的,你可以看到世界最著名的森巴舞隊在這裏比舞爭冠。遺憾的是,我們稍微來早了幾天,沒能親身感受狂歡節的熱烈氣氛,好在里約熱內盧還有不少常年向遊客開放的森巴舞表演館,總算讓我們領略到了森巴舞的激情奔放。
到里約熱內盧,還有一個不可不去的地方,那就是MARACANA足球場,這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足球場,擁有十五萬五千個席位,客滿時可容納22萬人觀看比賽。在足球場裏不僅可以看到世界頂級球星們的腳印,還能欣賞到許多有關球王貝利的珍貴圖片,原來,貝利就是從這裏走向世界的。
去瑪瑙斯探尋亞馬遜的神秘
原本以爲亞馬遜河流域都是原始地帶,是沒有什麽城市的,然而在亞馬遜雨林深處的馬瑙斯,我們卻見到了一座人口並不算稀少的城市,這和想象中的景象實在有太大的反差。
當馬瑙斯市如此真切地呈現在我的眼前,我還有點不太相信自己已經到了亞馬遜河畔。好在這座城市並不大,也不現代化,雖然和“原始”有著比較遙遠的距離,但神秘古樸的氛圍還是溢滿了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
我們到的那天正是雙休日,街邊的店鋪絕大多數都關著門,加上城市裏的建築都頗顯陳舊,免不了有一種蕭條的氣息。導遊顯然看出了我們的心思,就跟我們介紹道:巴西人是很懂得享受生活的,每到雙休日,他們都會關了店門去度假。這樣看來,亞馬遜河畔的人倒是還保留著那種與世不爭的恬然氣質呢。要是換作在我們國內,雙休日生意應該更好,早開店門晚打烊才是啊,爲了多賺幾個錢,即使是弄得自己滿身疲憊也在所不惜的。
在這座古樸的城市裏,當然不乏頗有歷史背景的古建築。這裏早在十九世紀就已經被瘋狂的征服者從荒野中開闢出來,那個時代遺留下來的最有名、也是最奇特的建築之一,便是百年歌劇院。這座歌劇院的用材全部來自歐洲,地板是法國的,鐵柱是英國的,而白色大理石則是義大利的,裏面的每一處構件、每一幀飾物,都是難得的藝術珍品。更叫人不可思議的是,一百多年來,這裏的演出一直沒有間斷過,當我們凝神屏息地步入這座藝術殿堂的時候,裏面正在排練一台聖誕晚會。參觀過程中,與那些身著歐洲古典華服的演員們擦肩而過,那情景恍如來到了中世紀的歐洲。
除了百年歌劇院,黑河宮也是值得一看的古建築,這裏曾經是馬瑙斯州政府的辦公地點,華麗而精美的建築同樣令人讚歎不已,裏面陳列著歷任州長的大幅照片。
最讓我們意外的,是瑪瑙斯的農貿市場,居然也是開辦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巴洛克風格的建築之中。在這個農貿市場裏,可以買到許多極富地方特色的純手工藝紀念品,譬如用亞馬遜熱帶雨林種子串成的手鐲、戒指和項鏈;用橡膠樹葉編織的各種小包、帽子;用熱帶紅木雕刻而成的大嘴犀鳥、五彩鸚鵡等等。
終於見到蒙昧以求的亞馬遜河的那一刻,我卻是滿心失望的。在去馬瑙斯之前,我滿腦子裏一直反復播映著曾經在中央電視臺上看到過的有關熱帶雨林的神秘景象:狹窄的河道在密匝匝的叢林中彎曲地延伸著,木質的小船緩緩地穿行而過,有水珠滴滴嗒嗒地從樹葉上滴落下來,在碧綠的河面上打出串串水泡,鱷魚偶爾會露出水面來……。然而眼前的亞馬遜河卻是這麽的寬闊,河邊成群簡陋的木屋被架在高高的木柱上,雖然別具一格,卻透露著貧窮與落後。當遊船沿著亞馬遜河的支流內格羅河駛到與索裏莫斯河交彙處,因爲失望而有些沮喪的情緒才終於被眼前壯觀的奇景調動起來:只見遠處的河面上有一道十分明顯的分界線,這邊是黑色的河水,而那邊的水色卻是白中泛黃的。黑色的內格羅河水域白色的索裏莫斯河水在這裏形成了一道長達8公里的“黑白河交界”奇觀。
看過黑白河交界的奇觀後,我們才調轉船頭向亞馬遜的雨林進發。在河邊一個印第安餐廳換乘小船後,我們終於來到了漫步雨林的地方。沿著一條高高架至半空的木板路,我們開始搖搖晃晃地穿行在熱帶雨林之中,到處都是奇異的大樹和植物,雖然與想象中那種撐著小船在滴著水的河道上曲折環遊的感覺大相徑庭,但雨林中原始而神秘的氣息還是深深地吸引了我們。走到木道的盡頭,有一片冰沼澤,上面浮滿了大名鼎鼎的帝王蓮,據說在其碩大的葉片上坐一個孩子根本沒有問題的。
亞馬遜的確是一片神秘而又原始的領地,只是我們原先的期望值太高了,因此難免有些失望。不過,導遊說了,現在是旱季,許多河道都乾涸了,要是在雨季造訪亞馬遜,還是可以看到我們想象中的那種神秘景象的。
走進叢林中的小城伊瓜蘇
真沒想到,在亞馬遜無緣看到的那種想象之中的熱帶雨林,卻在巴西南部的伊瓜蘇意外地遇到了。
當我們乘坐的飛機還在伊瓜蘇上空盤旋的時候,看到下面一望無垠的綠色森林,我們便忍不住又充滿了遐想。結果,這一次我們的遐想竟成了現實。這座只有25萬人口的小城仿佛就像是建在原始的綠色叢林之中,進城的路上,隨意望去,滿眼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林。不知不覺之中,汽車已經進入了伊瓜蘇的市中心,卻還是滿目的參天大樹,似乎仍在林中徘徊徜徉。
我們借住在一個高爾夫俱樂部裏,這裏更是一派綠色的世界:翠茸茸的草坡一望無垠,幾隻鳥兒在上面悠閒地散著步;一口充滿野趣的池塘裏,有群白色的鴨子旁若無人地遊著水;株株高大的鳳凰木開滿了金燦燦的花穗,仿佛爲樹冠罩上了一層金色華蓋;一樹樹叫不上名字的參天巨木上,纏繞著各種生機勃勃的攀援植物……。那景色寂靜而又安詳,美得叫人昏昏欲睡。在伊瓜蘇的三天時間裏,除了外出參觀和吃飯睡覺外,其餘時間我幾乎都花在了散步或在池塘邊呆坐上。當整個人不知不覺徹底融入這無盡的綠色時,竟有一種愜意得靈魂快要出竅的感覺,那一刻我才深深體會到,在這寧靜的綠色之中腦袋空空地坐著,原來真是一種莫大的享受呢。
從地理位置上看,伊瓜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城市,它位於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三國交界處。因而到伊瓜蘇的第一項內容,便是去三國交界處參觀。巴西一方的標誌塔建在臨巴拉那河的一塊半山腰上,站在的標誌塔前極目眺望,滿眼都是鬱鬱蔥蔥的原始叢林,巴拉那河和伊瓜蘇河像兩條舞動的綠色緞帶,在叢林腳下呈丁字形交彙在一起,將茂密的叢林切爲了三瓣。
從城區出發,乘車約半小時,便進入了一片荒無人煙的原始森林,這裏便是巴西第二大國家森林公園的伊瓜蘇國家森林公園,整片森林面積達23萬公頃,生存著犀鳥(俗稱“大嘴鳥”)等100多種鳥類、浣熊(即果子狸)等30多種野生動物和上萬種熱帶和亞熱帶植物,其中有許多植物都是寄生的,因此樹上長樹的奇觀屢見不鮮。汽車駛到半路,迎面一株參天大樹擋在路中央,導遊指著那棵大樹說:這株有500多年高齡的大樹上,就寄生了上千種植物,堪稱是“集植物大觀於一身”。帶著驚奇的目光掃描過去,果真發現這株大樹上長滿了各種小樹和爬藤,滿樹的葉子真是五花八門。“看,大嘴鳥!”不知誰喊了一聲,忽見一隻紅黑相間的美麗大鳥頂著一個碩大的嘴巴飛出樹叢,大家趕緊動作麻利地端起相機一陣猛拍。
車子終於在一塊空地前停下了。在陣陣訇聲中,我們急不可待地下了車,霎時,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攝住了:數十道瀑布彙成長長的一排,以雷霆萬鈞之勢飛流直下,在滿目的綠色中撕出了一道道潔白幕簾。那情景,搜遍了腸刮遍了肚,最終還是只能用“壯觀”兩字來形容。
沿著山邊的羊腸小道一直走到瀑布的近處,再從一個曲曲折折的廊橋走向瀑布的中央,頓覺洶湧的水流在四周轟鳴著、咆哮著、飛濺著,水花如雨幕般把我們密密地包圍起來,等我們再回到山道上,身上臉上早已濕漉漉的一片。不過我們還是意猶未盡,乘上電瓶車,穿過遮天蔽日的熱帶雨林又來到伊瓜蘇河邊,坐上了瀑布漂流的皮筏艇。迎著涼爽的河風,我們的快艇在碧綠的河面上疾速飛行,兩岸的叢林飛快掠過,卻仿佛靜止了一般。轉眼間沖到了瀑布腳下,我們還沒有反應過來,搗蛋的快艇司機就冷不丁開進了瀑布之中,霎時傾盆大雨兜頭澆下,雖然事先穿上了薄薄的塑膠雨衣,但終究還是被淋成了落湯雞。
看過大瀑布的自然美景,接下去的節目是欣賞人工傑作了。在距離伊瓜蘇瀑布僅幾十公里處,有一座被譽爲“世紀工程”的伊泰普水電站,這座由巴西和巴拉圭共同興建的水電站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爲兩國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作爲人類建築極品的伊泰普水電站與大自然的傑作伊瓜蘇大瀑布遙相呼應,成爲當地的旅遊熱點。爲了做足旅遊的文章,當地還修建了一座與之配套的水電站博物館,並且開通了繞行大壩的旅遊班車。在博物館裏看過了有關大壩建設的翔實資料和電視短片後,我們乘車登上大壩,親身感受了伊泰普水電站的巍峨壯觀。站在觀景台前遙望伊泰普水電站的全貌,我們不禁暗暗驚歎:這麽一座叢林中的小城市,居然有這麽一樁大手筆的龐大工程,套用一句老話: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通訊: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浙大路1號 真柏 _________________ 美祉
【《澳洲彩虹鹦》网络版】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
|
|
返回顶端 |
|
 |
河东阳升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9/08/13 文章: 219
积分: 620
:
|
|
返回顶端 |
|
 |
曾庆怀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7/26 文章: 4381 来自: 广东深圳 积分: 20247
:
|
|
隨作者到巴西畅游了一次,感受到巴西城市的面貌,领略了巴西绿色原始森林的风光,让人神往。作者游记文笔生动、优美,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根底和才华,这是一篇值得欣赏的好游记。
向美祉学习致敬。 _________________ 曾庆怀
“澳洲彩虹鹦中文作家笔会”理事 |
|
|
返回顶端 |
|
 |
刘剡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5/11/10 文章: 1317 来自: 中国神农架 积分: 8910
:
|
|
问好,欣赏 _________________ 《澳洲彩虹鹦》——获澳洲国家元首贺信高度评价的季刊征稿中(每天在本论坛选稿)
《森林文学》( 接受网上投稿)
snjlzy@163.com |
|
|
返回顶端 |
|
 |
郑安江
会员等级:4
年龄: 63 加入时间: 2007/02/05 文章: 314 来自: 山东滨州市黄河二路819号 积分: 897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