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州来一夫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9/01/20 文章: 1077
积分: 3362
:
|
|
十来岁时,从凤台到淮南的路,就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是一条极为原始的土石公路。路面高低起伏,砂石裸露。坐在车里的人,随着车辆的剧烈颠簸,不停地摇摆跃动,五脏六腑几乎要脱离胸腔,令人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而路面上的行人就更是遭殃了。晴天,每逢大型车辆驶过,巨大的响声震耳欲聋,紧随车后腾起一条滚动着的尘沙的黄龙,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得口;雨天,大小不等的坑坑洼洼蓄满了积水,车辆来了,行人避之犹恐不及,飞溅的泥水作喷射状去亲吻周围的一切,连远离路面的大叶杨也难以幸免,更不用说行人了。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一路西行,好不容易来到凤台县城附近的淮河,犹如一道天堑分隔东西,两艘极其简陋的大木船在河面上漂来漂去,一次载运两到三辆小型的汽车,大型带挂的车辆一次最多最多只能上一辆,晃晃悠悠地往返于河东河西。赶上刮风下雨的天气就要停航,两岸的车辆越聚越多,少则等上几十分钟,多则几个小时或者更长,随车人员或缺衣或断食或遇急事,干急没辙,苦不堪言!就那样还时不常有人连车落入河水,死伤难料。
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凤台县从阜阳地区划出,划归淮南市管辖,交通状况有了初步的改善,原来的土石路为漆黑的柏油路所替代,凤台轮渡也有了大铁船,是那种较正规的大轮渡,许多大型车辆也能安全渡过了。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交通的压力也越来越显突出,路面上的车辆不仅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多,小山似的大型货车和拖拉机、满载乘客的大客车,常常会在渡口的两岸排上巨龙,因争抢上船引发的争端和事故接连不断。我就亲眼看到过颍上县化肥厂的一辆运载焦炭的拖拉机,几次加足油门冲向跳板均未成功,最后一次因未冲上去,被沉重的拖车拉了回去导致侧翻,年仅二十八岁的司机被活活压死的悲剧。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迅猛发展,这里的交通状况也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末,国家拨出巨款,在这里兴建了一座新型的斜拉式大桥,高耸入云的桥墩,像两双巨型的手臂,稳稳地举起四车道的桥面,来来往往的车辆犹如穿梭一般,划过长虹。每当清晨和傍晚,桥两边的人行道上,便会出现悠闲的散步老人和窃窃私语的情侣。
当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我踏着晨露,信步桥面,放眼望去,顿时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桥下的水面在朝阳的辉映下,像一面光滑闪亮的镜子,恍得人睁不开眼,波光粼粼中,几只戏水的鸭子,你追我赶,犁开了平静的河面,漾起的涟漪慢慢扩散开去,引起人无尽的遐思。在阳光的照射下,远处的河面升腾起淡淡的水蒸气,炊烟袅袅的村庄和郁郁苍苍的群山,在水面上投下了浓浓的倒影,虚幻缥缈中宛如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
啊,千百年来的天堑,瞬间变成了通途,桥两端宽敞平整的水泥公路向四面八方无限延长,连接着淮南与祖国的经济命脉,百里能源城,正迈着沉稳的脚步,和着祖国跃动的脉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光辉的明天。 |
|
|
返回顶端 |
|
 |
郑安江
会员等级:4
年龄: 63 加入时间: 2007/02/05 文章: 314 来自: 山东滨州市黄河二路819号 积分: 897
:
|
|
返回顶端 |
|
 |
州来一夫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9/01/20 文章: 1077
积分: 3362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