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年龄: 85 加入时间: 2008/12/11 文章: 2861 来自: 山东威海 积分: 12596
:
|
|
新诗十批判书(十)民歌体新诗幼稚论批判(草稿)
文/周仲器
在现今客观存在过的大量白话诗中,民歌体新诗是最让现代派的理论权威们瞧不起的.打个比方说,它们好比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弱势群体.它又根源于对民歌的歧视.<<诗经>>之国风\乐府诗大概不敢说,独独现当代民歌运交华盖.可是,白话诗的先驱者们,一概非常重视民歌,包括胡适\刘半农\鲁迅\周作人等等.胡适更是语出惊人.他说:"文学史上有一个逃不了的公式.文学的新方式都是出于民间的.”诗歌也应在其中吧.说到民歌,大家都承认,它是原生态的群众创作,又是纯民族的产品.可惜,胡适只看到民歌的白话,而看不起民歌的中国性,因为当时他要学习的是西洋的白话诗.还好,后来文化的民族化\群众化终于被重视了,向民歌学习的热潮几度兴起,但你要作为发展新诗的基础,还是不被权威们承认,民歌体新诗更不要谈.对此,我不想多说什么,我只知道,一曲<<茉莉花>>已传遍大江南北,一曲<<走西口>>也已传遍大江北南;我只知道,许多儿歌还活在许多小孩的口中.说民歌\儿歌单纯么,是单纯;说民歌\儿歌幼稚么,是幼稚.但不正因为它单纯\幼稚,才更具生命力的吗?它无意要去和那些复杂\成熟的现代派作品比高下.它只是想做铺路石,能让中国的白话诗走得好一些,它只是想让那些文人诗人,能够写得比自己美一些.民歌体新诗有的写得比自己美,它很高兴,有的写得还没有自己美,它着急,要多想想该怎么办.我是源头,你们才是长江大河.但长江大河流淌着我民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活水.诗歌不绝,,民歌\民歌体新诗也不会绝.新诗死了,我民歌说不准还活着.
新著<<中国现代分体诗歌史>>(主编吴欢章\副主编潘颂德,上海大学出版社)富有特色,能给我们带来重要的启示.全书共七章,一章专门论述"现代民歌",一章专门论述"现代儿童诗歌",还有另外两节专门论述"现代民歌体叙事诗"\"民歌体新诗的流变"可见此书对民歌\民歌体新诗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改变了现代革命诗歌史和现代自由体诗歌史的原有格局,也改变了现代诗歌史就是新诗史的错误观念,又特设"现代旧体诗词"的专章.这就从相当程度上恢复了现代诗歌史发展的真实面目:事实上,在中国现代这个历史阶段,,白话诗(新诗)与文言诗(旧诗)\民歌(包括儿歌)是一起发展的;格律诗\准格律\半格律诗是与所谓自由诗一起发展的.抱着新诗就是自由诗观点不放的先生,就是不讲道理也不顾事实.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民歌的一部分又与都市音乐相结合,发展成广为流转的群众歌曲,其影响已经远远超过所谓的自由诗.这都说明,要发展现代中国白话诗,第一条道路,只能是在古典诗歌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当然还有第二条道路,第三条道路.说明这个问题的任务就落在我最后一篇文章的身上.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诗歌发展可否走第三条道路批判》.(说明:周先生的第八篇就是 _________________ 黄淮hh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h1939
黄淮信箱:hh1939@sina.com
以诗开慧 以爱塑魂 以侓立体 以意传神 律随情移 体缘律立 以侓为纲 繁荣新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