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 《“杨丽娟事件”有感》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随笔杂想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曾德健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10/01/26
文章: 6

积分: 26


文章时间: 2010-1-26 周二, 上午10:03    标题: [原创] 《“杨丽娟事件”有感》 引用回复

《“杨丽娟事件”有感》

今年,有一个事件引发了很多思考。那就是杨丽娟追刘德华的这件事情。杨猛追歌星刘,由崇拜转向心理依偎的渴望,其父为其女儿的深情坦白“献身”大海。此事很多人看来滑稽可笑。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大惊小怪,以它的影响同样可以探讨出两点事实存在的意义。
首先,杨事件有一种独特的教育意义。所谓教育,就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在社会中,广义的教育可以指一种让人明示,醒悟的活动。在当今时代,追星族作为隐性文化现象而存在着,并逐步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娱乐文化的发展与发达,粉文化的萌芽和兴起。虽然和事件类似的很多,当笔者认为这是独具教育意义的。它教育着青年一代要树立好良好的崇拜观和偶像观,“该进则进,该出就出”。崇拜偶像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人与社会之间内向与外向的相接。然而,如杨及其家人那样如此狂热(杨狂热追捧,以求能与刘生活;杨其父为女儿添油加醋,虽然这在外人看来有炒作之疑,还原过来便可理解生活本身就是一坛醋或一锅油)实属少见。其实,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杨自身与社会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这不验证了那句引言的正确吗?当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都应该关注,关心那一群狂热的追星族,尤其要关心她们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譬如我们多关心一点杨丽娟,多关注一下她的家人,在关注或关心中适当引导他们正常的生活,就不会发生丧父的悲剧了,其结果岂不更好?所以,笔者认为我们要对追星族的关注以至关心,更应该做到“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其次,杨丽娟事件也有他沉重的批判意义。“批评”与“批判”一字之差,但各自的用法却不同。“批评”是对已生现象从头至尾的“评”,在“评”的过程中可以对已生现象进行多方面的“评”,也可以对该现象作出一定的“判”断。“批判”则相反,既可以作“评”,但更多的是对现象的“判”。笔者愚见,“批判”既有沉实的“批评”,也有厚重的一面。杨事件是应该批评,但细想起来我们更应该把社会批判和人的反省(人的反省与社会批判共同促进)。具体到事件中去,也就是杨变态的追星行为应该批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严重并恶化的地位对比造成“你是你,我是我”的社会现象更应该批判;丑陋的“殉情”事件值得批判……从批评到批判,意义非同寻常!
最后,还说一点。我不否认我不是追星族,但我认为追星要有选择,更懂得坚持,同时也要懂得更多的放弃。

雨金原作于2007年4月25日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曾德健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QQ号码362279954
州来一夫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9/01/20
文章: 1077

积分: 3362


文章时间: 2010-1-26 周二, 下午9:29    标题: 引用回复

欢迎你多来交流! Smile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州来一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随笔杂想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