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下乡产品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随笔杂想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西子西子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5/11/13
文章: 108

积分: 477


文章时间: 2006-4-10 周一, 下午3:12    标题: 下乡产品 引用回复

青春在农家闪光

西子西子


——记大学生影视协会下乡活动

4月8日,大学生影视协会经过充分的准备,来到汉中城固柳林镇朱家湾村,以自身所学服务群众,为村民摄影,并就农村问题进行了实地的调查采访。
上午9:00,协会的20名成员就早早地从学校乘车赶到预先联系好的村委会,在村领导的指引下,分成四组,分别到该村的五个生产队中去。此次活动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欢迎和肯定。一位老人亲切地说:“谢谢这些娃娃了,我老头子这还头一次照相啊。”屋里,屋外,院子里,田地里,安静的农家因为这群大学生的到来,变得热闹而喜庆,平日里抽不出闲的村民也换上了装在箱子里的新衣衫,和孩子一起,和父母一起,站在照相机的面前。到下午4:10活动结束,共给该村200余户村民照下500多张照片,并且慰问了孤寡老人,还收集到有关农村老人赡养,家庭收支等问题的信息和数据,并将于近日在学校内做成宣传板进行展出。
另悉,本着“服务群众,锻炼自我”的目标,该协会已多次举行过类似的服务同学,服务群众的活动,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下乡活动资料整理

西子西子



组长:赵龙双

摄影:赵龙双 张倚轩

助理:黄佳英

笔录:本 人

资料来源:村民



2006年4月8日,大学生影视协会在各方的帮助和支持下,来到了汉中城固柳林镇朱家湾村,为村民义务照相,并进行了相关调查,本组主要承担了该村四队的拍照和调查任务。
作为该村的5个队之一,该队共有村民80余户,200多口人,和其他大多数农村一样,这里许多的村民,尤其是年轻力壮的姑娘小伙基本上都出外打工去了,出外务工成了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整个活动中,我们见到的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只有一个姐姐,也是从西安带着5个月的小儿子,来看外公外婆的。其它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他们或在襁褓里或在上学的孙儿孙女,甚至是重孙儿、重孙女。

孩子们多是在柳林和新柳上学,在这个以朱姓为主的队上,还有一个朱家湾小学,一个幼儿园。朱家湾小学已经由陕飞集团承包下,现只开设小学1——4年级,它的对面就是幼儿园,是5年前建成的,后经过修整,现已成为一个较完备的幼儿园,有20多个小孩子在这里学习,玩耍,开始萌芽教育。

由于国家实行了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孩子们的学杂费普遍降了,小学,初中现在的收费均是在每期100元左右。农业税也不用缴了。但农民的其他生活开支,如加工费,水费什么的,却都涨了,一年算下来,农民总的支出却还是减不下来。

看着田地里忙碌的身影,走在坐落有秩的村舍间,心情舒畅而快乐,感觉到了某种繁荣,某种现代化。这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农作物的收割基本上实现了大型机械劳作,据了解,这些机器都是由政府统一在收割季节调度过来的。全队共有小卖部5个,基本上可以满足村民平时简单的基本生活购买需要了。

但是,在问及照相问题的时候,村民普遍认为照相没什么意思,白花钱,一般少有人去照相,大人们去相馆,多是给孩子照相,给孩子存下童年的记忆嘛!或者是在外多年的儿女

想看看父母和孩子的要求被提出时,才会去相馆象征性地照一张。所以对于参加这次活动的我们来说是幸运的,享受的不仅是美丽的景色,更有盛情厚意,呵呵,最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被拽进我们兜里吃不完的鸡蛋。

可整个活动中,让我们感触最深的,却还是老人的赡养问题。农村里的习俗,儿子大了要成婚,成了婚就要闹分家,而女儿嫁出去了也就是了别家的人,管不得自家父母,这里也是一样,这本来不是什么大问题,可分家不是说父母的生活就与自己无关了,对老父母不理不采,不给钱,不给粮不说,连看都不想看一眼?难道就不知道儿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在我们的采访中,遇到了这样两个特殊的情况。

一对60多岁的老人,生活在破落的三间小瓦房里,一个厨房,一个睡屋,一个灶房,日子过得简单而困难,对着照相机,紧张的老爷爷告诉我们这还是他们头一次照相……。当我们问到关于他们的儿女的时候,他们却只是说,儿女都出去打工了。邻居却告诉我们,两个老人的儿子已经出外好几年了,一直没给家里寄过什么东西,这些年,老人自己下田下地才得以不饿肚皮。可老人渐渐地岁数再大些呢?那时老人再下不得了田地了,又怎么办?也许那时候他们的儿子就会回来了,可这只是也许,这种也许实现的机率有多大,我不敢说。

另一位老人的情况似乎还要让人心寒,老太太已经70多岁了,老伴早年就去世了,现在她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一间瓦片数得清片数的搭建成的土棚里,不足2平方米的地方,老人吃饭,睡觉,都在这里。因为年老她已经很难听见我们的说话了,从她的口里我们能得到的信息很少,几乎没有,只从旁人那里得知他的儿子就住在对面,当我们想问及更多情况时候,邻居们谁都不愿意再说什么了。面对老人,我们却只有说:老奶奶,多注意身体!
狠心的儿女!不知道为什么,写出这句话,就再写不下去了,再不想写下去。










整理:本 人

2006年4月9日

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博客:搜虎http://www.sohoxiaobao.com/chinese/bbs/blog.asp?id=25425
博客中国http://www.blogcn.com/u/21/69/huangbing/index.html
申明:我是男生。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西子西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谢流石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5/10/08
文章: 1003
来自: 中国 浙江
积分: 5467


文章时间: 2006-4-12 周三, 下午5:59    标题: 引用回复

拜读了 很有意义的活动
_________________
谢流石
澳洲彩虹鹦驻站作家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31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谢流石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随笔杂想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