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吟啸徐行
会员等级:6
性别: 
加入时间: 2007/05/25 文章: 1155 来自: 安徽 积分: 5340
:
|
|
读到这个题目,许多人会以为我想哗众取宠。其实,我人微言轻,既哗不了众,也取不了宠。我只想说出我的直觉。
在先秦诸大师中,我左看右想,还是觉得孔子更像一棵大白菜,很招眼,很中看,就是不中吃。他一生极力兜售仁爱学说,正像一个人大谈特谈吃白菜的好处,听者微笑点头,却不肯动箸。在那样一个功利的年代,周王朝倾颓,礼乐崩坏,人人觊觎如宴席上的大鱼大肉,眼睛滴溜溜的转,恨不能都抢过来,一饱口福。而此时,你却王顾左右而言他,说吃肉如何生火,吃鱼如何生痰,吃白菜如何清心寡欲,如何益寿延年。诸侯们能听,没有公然反对,算是给你面子,等你离桌后,他们会笑你迂腐,依然故我。
孔子的仁爱,正是这样一道白菜,不但诸侯们不愿意吃,连孔子的弟子也没有多少喜欢吃的。因为吃了这道菜,就意味着你将无所建树,而将肥缺拱手相让他人。诸侯们不答应,他的弟子也难认同。虽然他们跟着孔子周游列国,但心里老大不乐意,一定抱着情绪,带着怨气,甚至消极懈怠,我以为。
要不,孔子游说了十四年,跑了一处又一处,身边能人济济,奈何不能奏效?这倒使我想到今天许多苦口婆心的家长,面对满桌佳肴,却向孩子大讲特讲吃蔬菜好,怎样有营养,而孩子不买账。即使夹到他们碗中,也提不起兴趣。而孔子扮演的正是这样的角色。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从睿智的忠告来看,孔子是家长,诸侯们和他的弟子就是孩子,而孩子总是功利的。
在孔子的弟子中,除了那个“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乐”的颜渊,能吃这道菜,再难找第二、第三。从当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言志来看,他们心中都装有治国安邦的大志,而要实现大志,靠吃孔子仁爱这道菜,是无力完成的。碰壁之后,要么放弃志向,要么改吃其他菜肴,去获得中气和后劲。
在言志四人中,子路、冉有是较早易辙的两个,从他们辅佐季康子来看,他们不主动端出“白菜”,说明他们至少已经妥协,或者认同了武力。后来子路死于乱中,令人惋惜。可在我看来,也比他空抱理想不能酬,最终陷入绝望的痛苦强。回想他当初言志,只强调实现理想,而不言实现理想的手段,把孔子的“仁”和“礼”扔在一边,所以言一出,便遭到孔子的哂笑。
诚然,历代统治者都青睐孔子“仁爱”这道白菜,但并非自己想吃,而是兜售给世人。世人都吃白菜,清心寡欲,安于朴素,安于清贫,他们才好独享天下这道佳肴,这桌盛宴。就算偶尔吃几口,表面垂范,实则是充样子,这是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
今天,又逢功利和浮躁的年代,更多的佳肴在诱惑着每一个人的胃口,我们能舍物欲,主动就食孔子的“白菜”吗?虽然这“白菜”很绿色,很环保,也绝对益于身心健康。
二○一○年二月五日于霞蔚居 _________________ 追求自然、质朴和个性的表达。 |
|
|
返回顶端 |
|
 |
乱发当风
会员等级:3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10/19 文章: 258 来自: 鹧鸪山 积分: 733
:
|
|
在那样一个功利的年代,周王朝倾颓,礼乐崩坏,人人觊觎如宴席上的大鱼大肉,眼睛滴溜溜的转,恨不能都抢过来,一饱口福。
而此时,你却王顾左右而言他,说吃肉如何生火,吃鱼如何生痰,吃白菜如何清心寡欲,如何益寿延年。
诸侯们能听,没有公然反对,算是给你面子,等你离桌后,他们会笑你迂腐,依然故我。
犀利
凡进攻者需有一套理论,而占领者需要另一套学说.单看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_________________ 鸟来鸟去山色里 人歌人哭水声中 |
|
|
返回顶端 |
|
 |
塔双江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11/14 文章: 1992 来自: 中国四川 积分: 9103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