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受传者心理与诗歌写作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现代诗歌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西子西子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5/11/13
文章: 108

积分: 477


文章时间: 2006-4-21 周五, 下午6:32    标题: 受传者心理与诗歌写作 引用回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有着千年文化积累的诗歌却一步步落寞,文学中的文学,艺术中的艺术,真的被缚上了高阁。而同为文学的小说,散文,尤其是消息通讯,却成了主导时代的大流。这绝不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诗歌作为最含蓄,最精炼,最深刻,最具美感的文体,在文学体系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它一直代表着文化的方向——深刻,精炼和民族,而本文所论述的中国新诗,仅不足百年历史,这在文学史上完全算是新事物。而作为从古诗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新诗,也着实像所有古老而发展健全的事物一样,有着较强的排外,不易变革等特点。因此,在传播学被广泛关注的今天,我们的新诗似乎还是一个陌生的局外人。
一、诗歌也是信息
说一篇小说,一篇散文,一则消息或通讯是信息,相信没几个人会反对,但说起诗歌,很容易想起篇幅短小,分行文字,似乎与上面的文章都不一样,也就不被认为是信息了。可别忘了,诗歌也和他们一样,同属于文学,同是在记录一些内容。根据信息的定义,信息是依赖于人类的概念化和理解能力的无形的东西,是事物(thing)或记录(record)。对于记录而言,它所包含的有形的字与图片等是绝对的,但它所包含的信息对于读者(或用户)则是相对的。信息是读者通过阅读或其他认知方法处理记录所理解的东西,它不能脱离外在的事物或读者而独立存在,它是与文本和读者以及记录和用户之间的交互行为相关的,是与读者大脑的认知结构相对应的东西。显然,这里说的很清楚,有形的字就是记录,就是信息。
既然诗歌文本是信息,那么,诗歌写作也无疑是一项信息传播活动,传播就涉及传播者和受传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作者和读者。
二、诗歌作者(传播者)对读者(受传者)心理的把握
无论作者是从把读者视为上帝的写作理念出发,还是为了更好的宣传自己的作品和思想,对读者心理进行把握,以使读者接收,接受自己在朋友中传达的信息,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做到这一点呢?
(一)了解读者(受传者)特征
诗歌写作中,首先应该确定其要面向的群体的身份和特征。无论是语言,内容,还是技巧,结构,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接受者)都有有所区别。举个例子说吧。给小孩子看的诗歌,就不能要太多的隐喻等复杂的技巧,而应具体生动,在选择意像时,也应选择生动活泼,接近小孩子的事或物。如下面这首诗,就做得比较成功:
《请你不要吵》
请你不要吵,
我的小狗狗要睡觉。
请你不要吵,
我的小虾要睡觉

等呀,等呀,
好好睡觉了,
妈妈睡觉了,
我们赶快出去玩。
全诗语言生动活泼,而且都是小孩子般童真的语句,“小狗”,“小虾”都是小孩子喜欢的,熟悉的事物,这样的诗就很容易容让孩子接受,加上语言通顺自然,很容易让他们记忆背诵下来。
(二)提高诗歌信息的竞争力
在传播学中,提高信息竞争力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使用新颖独特的信息,二是丰富信息量。这在诗歌写作中也都可以实现。
诗歌是一种讲求创新的艺术,大到整首诗,小到每一个词语,都应有感官的刺激,诗歌的发展历史告戒我们,任一种意像,任一种思想,几乎都已被人写过了,表达过了,这就注定在新诗写作中必须做到创新,不然一切就都只是在重复前人,复制别人。
就像用玫瑰代表爱情,用圆盘代表月亮等等,这些曾经的技巧,在今天的写作中只是枳据,成为思维和创新的障碍。
诗歌,是通过意像来说话的。把一系列意象有机组合起来,营造出美和意境,这就是诗,自由的诗,一个人就有一种认识的诗。好的诗歌总教在情不自禁在意象之间徘徊畅想,不愿离去;而假诗歌。则多是意象的堆砌,让人无法进入其中。好的诗歌,意象都是有层次的,不重复,却很丰富。
看下面两首诗,做下对比,可以从中体会一下。

《村庄》
困了。倦了。就睡吧
躺着。仰着。横着

想抱住什么就抱吧
山那。树那。房那

听什么都随你
河流。鸟儿。蟋蟀或是蝉

夜很长又很短


《不明白》
不明白为什么总喜欢
喜欢用蓝色的纸折千纸鹤
喜欢用白色的纸折小纸船

直到有一天
我已老得忘却了所有的记忆
一张旧蓝纸
仍可以折成从前样的千纸鹤
一张黄白纸
仍可以做出曾经似的小纸船


关于受传者心理,还有很多的方法有利于传播的实现,以上仅是抛砖引玉,希望可以引起大家对新诗写作的思考和兴趣。中国新诗发展了这将近百年,没能有长足的发展,尤是近几年,诗成了边缘化的代名词,文学让位于科学,是现实,是默然。笔者不苛求每个人都成为诗人。只希望有心的人都可以写写诗歌,不为发表,只为自己。相信,到了那时,新诗定会如唐宋时的古诗一样繁盛了。期待着。

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博客:搜虎http://www.sohoxiaobao.com/chinese/bbs/blog.asp?id=25425
博客中国http://www.blogcn.com/u/21/69/huangbing/index.html
申明:我是男生。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西子西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千山鸿

会员等级:5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3/31
文章: 623
来自: 中国·辽宁·鞍山
积分: 2950


文章时间: 2006-4-21 周五, 下午9:27    标题: 引用回复

阐述深刻.
_________________
欢迎访问《诗友》论坛
http://www.shiyou2006.com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千山鸿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现代诗歌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