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富
澳洲彩虹鹦驻站作家
加入时间: 2005/10/12 文章: 573 来自: 浙江宁波 积分: 1649
:
|
|
谢志强印象
钱志富
感谢本家钱德祥昨天(2010年5月22日星期日)一大早打来电话,说是宁波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写小说的谢志强先生有一个关于小说写作的讲座。我接到电话很高兴,说一定参加并询问能否带着孩子参加。他说,可以,也可以带上我的学生什么的。听后,我告诉正在吃早饭的儿子,他很愿意跟我去,于是我让他饭后先处理一下自己的事,做好准备八点出发。同时我也给我的两位学生打电话,一位关机,大约还在睡觉。一位虽然接了电话,但他说,好象有别的事。我说,那就算了。何况天下大雨,出行并不方便的。但我和儿子还是冒着大雨,准时出发了。结果刚到校门口,那位有事的同学突然说要跟我们去,他的活动因为下雨取消了,愿意跟着我去听听。于是我们三人到大校门外的公交车车站等了大约半个小时,终于等来了367,到雅戈尔体育馆的时候天已放晴,不过已经9点过一刻了。这时候本家钱德祥又打来电话问到哪里了,我们说已经到了。由于从来没有在体育馆听过关于文学的讲座,而且不知是在体育馆还是体育场,所以找了半天,都找不到讲座地点,最后还是本家钱德祥亲自出来迎接终于到了位于9号看台的一个小房间。
房间不大,中间一张桌子,四周已经坐满了等待听讲座的人,正位上已经坐着一位清瘦长者,看上去约莫50来岁,人比较干净精神,眼睛慈祥和蔼,面带微笑,温润的嘴唇翕动着,像随时要讲出悦耳动听而抑扬顿挫的话来,我想这位长者一定谢志强了,他身后粉墙上挂着一个横幅,横幅书曰:“知名作家谢志强小说讲座”。我们落座后,陆续有新的听众到来,一会儿四围的沙发上也坐满了人,还有大约十来个中小学生,他们青春年少,脸上洋溢着带着稚气的幸福和喜悦,不少同学摊开笔记薄,准备随时记下讲座的内容。
主持人大约看到房内来听讲座的人来的差不多了,已经有济济一堂的感觉了,开始致辞。我和我的学生还有儿子坐在右边的沙发上,听着主持人对谢老师的介绍。我自己对小说不是太了解,虽然在《文学港》上不时看到谢老师的大作,但很少定下心来拜读,所以并不知道谢老师有如此多和如此高的成就,原来他的小说作品已经发表了上千篇了,而且被选入了多种选本,甚至有的进入了中小学课本。宁波出版社刚刚出版谢老师的《新启蒙时代》,正在畅销云云。主持人简短的介绍之后,谢老师终于开口说话。讲座持续了大约两个小时,等结束的时候差不多十一点半了。结束之后,大家都说好。我自己因为这两天许多事情扰得心烦,加上忙累,没休息好,结果讲座没听多久,竟然睡去了,但是还好,终于又醒来,就这样醒来睡去,睡去醒来,断断续续也听到不少,中间还出去上了一次厕所。讲座之后居然被安排午宴,同谢老师同席,真是精神食粮,物质食粮俱丰。饭桌上,同谢老师以及其他作家诗人交流不少,收获颇大。
经过听讲座和餐宴上的交流,谢老师给我的印象是质朴、直率和博学。他的讲座层次性强,虽然没有讲稿,但逻辑思维非常严密,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阐释,也有精彩丰富的个案评析,尤其举出他自己创作中的一些较为成功的例子,显得真切生动,使听者能够迅速进入他讲述的文学世界,而且获得很大收益。可以说,他讲座中的好多论断都是听众以前在别处无缘听到的,给人的何止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他说,小说是作家对现实的解读,这是何等深刻而新鲜的文学理论命题啊!“解读”说清了多少理论命题,尤其是主体性的问题。以前我们从《文学原理》等等教科书上读到关于文学的定义,都是从反映论出发的,反映论当然也包含部分真理,但容易流于机械论,而“解读”就能够解决创作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一矛盾。“解读”当然涉及一个视角问题,我们现在要的是多元化的视角,而不是政治这个唯一的视角,谢老师并不否认政治视角,但他说政治不是唯一的视角,政治之外,我们还有文化的视角,哲学的视角,生态的视角,人性的视角,甚至宗教的视角等等,他举出许多生动的例子对他的论点进行了论证。笔者是做诗歌研究的,诗歌和小说一样,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啊!诗歌创作曾经也是如此,只有单一的政治化的视角,如今总算获得了多种视角,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谢老师还说,小说是拿来寄存人的灵魂的,这无疑也是十分深刻的论断。诗歌也是这样啊!谢老师的小说讲座给了笔者较大的启发,由此笔者相信了一句话,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原来可以沟通,小说和诗歌是“本同而末异”啊!
餐宴在石浦饭店进行,美酒佳肴,欢恰无限。大家在向谢老师敬酒的同时也不断同谢老师欢谈,谈到各种与文学有关的话题,当然也有别的话题。我请教了关于短篇小说和小小说的区别的问题,他说,区别在字数,三千字以上的是短篇小说,一两千字的是小小说,他自己喜欢写小小说。麻烦的是二千五百字的,不知道该算短篇小说还是小小说。我也请教了关于《水浒传》的评价问题。他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都是通俗小说,在国外别人只承认《红楼梦》和《聊斋》,阿根廷小说家博尔赫斯说《红楼梦》是一部梦幻小说,这跟我们以前所认定的《红楼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大百科全书大相径庭。谢老师说他在新疆生活和工作过二十多年,这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笔者站起来举起酒杯同谢老师浮一大白,因为笔者曾经也在新疆生活和工作过,长达八年之久。谢老师同笔者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新疆的老乡啊!新疆是个好的地方。谢老师在谈到新疆跟浙江的区别的时候说:“新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浙江是人与人的关系。”他说,八十年代初他刚从新疆回到浙江,常常听不懂浙江说话,他们从来不把话当话讲,曲里拐弯的,让人琢磨不透,他说他现在还是很直,直得像个新疆人,他不肯拐弯抹角不讲人话。
餐宴上突然有人谈起佛禅来。这是谢老师更来了兴趣,他说他钻研佛禅已经十多年,又说,关于宗教你可以不要信仰,但有点宗教意识对于人生和事业总有好处。基督教和佛教在他看来不外两个字。基督教是罪,原罪,人还没生下来,就已经具备,生下来就要忏悔,一直忏悔到死,死了要接受审判,审判合格才能升入天堂。佛教是苦,人生的目标是离苦得乐,信奉佛教并按照一定程序来做,就能离苦得乐。谢老师还给大家讲了一个瞎子点灯的禅宗故事,给人启迪颇深。故事说,别人问瞎子,你又看不见,干吗点灯?瞎子说,我是看不见,但你看得见,我怕你撞了我。佛语说,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慧能化万年愚。大家听后,觉得我们如今从事文学事业,又何尝不是瞎子点灯,重要的是智慧啊!
常言说,没有不散的宴席,宴会终于结束了。但我们的回味才刚刚开始。但愿下次再能重相聚。谢老师质朴、直率、博学而智慧,但愿能够再次接受他的再教育。同时感谢江东区作家协会各位朋友,感谢本家钱德祥对我的盛情邀请,感谢江东区图书馆提供这样一个供大家交流的地方和机会。
2010-5-23于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_________________ 钱志富
文学博士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