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月下吴山
澳洲长风,南半球最热网站,数十万图文任君浏览。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5/14 文章: 2
积分: 15
:
|
|
《踏莎行-醉春风》
柳发新芽,风柔万物。梦里江南相思苦。古塔悠悠吴山楚,秀色无边入画图。
笑梅吐香,倩影流苏。春日好景不胜数。愿裁流云当空舞,共醉东风歌一曲。
《春野垄上行》
行于春日垄上,漫步菜花香里,见荞麦青青,满目青黄,香弥垄上,诗以记之。
春风两岸扶柳杨,碧涛四野涌金浪。
薄霭淡起隐青垄,浓香径里不识香。
《春风起兴》
春风十里连湖平,层波轻漾晓澜惊。
白玉曼点青松意,绿柳轻撩红梅兴。
古道石墙话苍桑,长亭朱阁系清铃。
流连长堤叹风景,暗香幽处最浓情。
《靖西风情》
今观吾妻10月于广西靖西田园的一张照片, 玉人婷立, 轻风、柔阳、远山、绿树、碧水相映成趣, 遂题诗以记之。
骄阳喜客听风铃,远山依树展画屏。
靖西风光最好处,佳人带笑水含情。
《丽娃湖秋行》
秋日午后,步行游华师丽娃湖见杨柳依依,荷叶碧碧湖面雾起,闻桂花香气遂作诗以记之。
秋风送爽桂花雨,烟雾迷朦丽娃湖。
杨柳羞作垂情女,欲摘莲叶掩娇妩。
<夜游秦淮河>
秦淮夜浓香,
轻舟晚歌唱。
月转朱雀桥,
风回乌衣巷。
桨落起灯影,
烟笼梦霓裳。
对望春波玉,
情依十里长。
五一长假刚过,同妻子乘舟夜游十里秦淮河,
在华彩的秦淮夜色中,体会朱自清笔下的“桨声灯影秦淮河”,
感受刘禹锡诗中的“朱雀桥边,与乌衣巷口”,在与妻子的对视中
思古品今,题诗记之。
<香君泪>
夜彩秦淮凝脂色,
繁华散尽柳如歌。
淡淡一抹香君泪,
滴入桨声谁怜和。
在李香君古居,听闻红尘香魂的传奇故事
题诗以记下淡淡怀古幽情。
2006年5月 |
|
|
返回顶端 |
|
 |
李长空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5/10/13 文章: 925 来自: 广州 积分: 5597
:
|
|
月下吴山 写道: |
《踏莎行-醉春风》
柳发新芽,风柔万物。梦里江南相思苦。古塔悠悠吴山楚,秀色无边入画图。
笑梅吐香,倩影流苏。春日好景不胜数。愿裁流云当空舞,共醉东风歌一曲。
----本诗中,诗人以柳起兴:“柳发新芽,风柔万物。”并通过悠悠古塔、楚楚吴山、无边秀色等画图,来抒发自己“梦里江南相思苦”的情怀。“愿裁流云当空舞,共醉东风歌一曲。”是令人反复吟赏的佳句。写法上也突破了前人上景下情的旧臼,将情融入事中表现。韵律上还可以再推敲下。
《春野垄上行》
行于春日垄上,漫步菜花香里,见荞麦青青,满目青黄,香弥垄上,诗以记之。
春风两岸扶柳杨,碧涛四野涌金浪。
薄霭淡起隐青垄,浓香径里不识香。
----本诗中,一个“扶”字,描摹出了杨柳婀娜和弱不禁风的情态.
《春风起兴》
春风十里连湖平,层波轻漾晓澜惊。
白玉曼点青松意,绿柳轻撩红梅兴。
古道石墙话苍桑,长亭朱阁系清铃。
流连长堤叹风景,暗香幽处最浓情。
----本诗中,诗人通过“十里平湖”、“轻漾层波”、“白玉”、“青松”、“绿柳”、“红梅”、“古道”、“石墙”、“长亭”、“朱阁”等意象,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古意动人的春景图,引起我们的无限遐想和倾心向往,“暗香幽处最浓情”!
《丽娃湖秋行》
秋日午后,步行游华师丽娃湖见杨柳依依,荷叶碧碧湖面雾起,闻桂花香气遂作诗以记之。
秋风送爽桂花雨,烟雾迷朦丽娃湖。
杨柳羞作垂情女,欲摘莲叶掩娇妩。
----本诗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生动活泼,饶有生活情趣。
<夜游秦淮河>
秦淮夜浓香,
轻舟晚歌唱。
月转朱雀桥,
风回乌衣巷。
桨落起灯影,
烟笼梦霓裳。
对望春波玉,
情依十里长。
----最后两句出味。
五一长假刚过,同妻子乘舟夜游十里秦淮河,
在华彩的秦淮夜色中,体会朱自清笔下的“桨声灯影秦淮河”,
感受刘禹锡诗中的“朱雀桥边,与乌衣巷口”,在与妻子的对视中
思古品今,题诗记之。
<香君泪>
夜彩秦淮凝脂色,
繁华散尽柳如歌。
淡淡一抹香君泪,
滴入桨声谁怜和。
在李香君古居,听闻红尘香魂的传奇故事
题诗以记下淡淡怀古幽情。
2006年5月 |
诗画同源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先贤们那里,诗与画常常相得益彰、相映生辉。苏东坡在观赏王维的诗画后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板桥一竿清秀的竹子入诗入画,卓尔不群。读月下望吴山这些既有诗情又有画意的秀丽诗词,耐人咀嚼回味。精华鼓励! _________________ 李长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changkong
上一次由李长空于2006-5-19 周五, 下午3:38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
|
|
返回顶端 |
|
 |
秋江月影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6/01/01 文章: 293 来自: 中国天津 积分: 470
:
|
|
返回顶端 |
|
 |
三弦儿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5/11 文章: 3690
积分: 15149
:
|
|
《踏莎行>>
这是一首双调小令,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
《踏莎行-醉春风》多处平仄不对,有待推敲.
我个人认为,既然是填词,就要按词谱填,不知楼主和斑竹是是什么观点.
纯属个见.海涵. _________________ 一壶茶 两杯酒 三根弦 日日练剑 夜夜操琴
欢迎到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65962381 |
|
|
返回顶端 |
|
 |
李长空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5/10/13 文章: 925 来自: 广州 积分: 5597
:
|
|
三弦儿 写道: |
《踏莎行>>
这是一首双调小令,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
《踏莎行-醉春风》多处平仄不对,有待推敲.
我个人认为,既然是填词,就要按词谱填,不知楼主和斑竹是是什么观点.
纯属个见.海涵. |
感谢关注.您的意见很中肯,请月下再推敲.
我的点评主要是从内容及诗艺上入手.
换句话说,我首先关注的是诗的立意(内容).
我们都知道,好的诗歌,无不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但是先内容,再形式.大文学家曹雪芹曾借林黛玉之口对学习写作的“香菱”们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象您提到的《踏莎行-醉春风》,假如作者是《醉春风》(自度词),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而通常的交流回帖,都只能点到为止,这一点请您理解. _________________ 李长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changkong |
|
|
返回顶端 |
|
 |
边缘
会员等级:2
性别:  年龄: 41 加入时间: 2006/05/11 文章: 57 来自: 安徽合肥 积分: 170
:
|
|
[quote="三弦儿"]《踏莎行>>
这是一首双调小令,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
《踏莎行-醉春风》多处平仄不对,有待推敲.
我个人认为,既然是填词,就要按词谱填,不知楼主和斑竹是是什么观点.
纯属个见.海涵.[/quote]
同意三弦诗友意见,诗意固然重要,若平仄不对就不能言诗词。 _________________ 孤独者有孤独的活法,喜欢把孤独当酒喝,爽! |
|
|
返回顶端 |
|
 |
三弦儿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5/11 文章: 3690
积分: 15149
:
|
|
我们都知道,好的诗歌,无不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假如作者是《醉春风》(自度词),就不存在好的诗歌,无不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这样的问题.
对,你说的不错.好的诗歌,无不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既然举牌了,那么就要按词谱填.因为不是自度曲.多处的平仄不合,已经不是词了.如果我们只是把写的词和词谱要求的字数相等,那我们还要按谱填词做什么?
既然好的诗歌,无不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那么,这精华就有点牵强.
以上是我的个人意见,请斑竹海涵! _________________ 一壶茶 两杯酒 三根弦 日日练剑 夜夜操琴
欢迎到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65962381 |
|
|
返回顶端 |
|
 |
李长空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5/10/13 文章: 925 来自: 广州 积分: 5597
:
|
|
三弦儿 写道: |
我们都知道,好的诗歌,无不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假如作者是《醉春风》(自度词),就不存在好的诗歌,无不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这样的问题.
对,你说的不错.好的诗歌,无不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既然举牌了,那么就要按词谱填.因为不是自度曲.多处的平仄不合,已经不是词了.如果我们只是把写的词和词谱要求的字数相等,那我们还要按谱填词做什么?
既然好的诗歌,无不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那么,这精华就有点牵强.
以上是我的个人意见,请斑竹海涵! |
我说过,同意您"既然举牌了,那么就要按谱填词"的观点.
其实精华贴并不是指贴内每首作品都是佳作,此为一;
同时,精华作品也只是相对而言的,真正的佳作毕竟太少了啊.
请您再看看本贴内其它作品,看看是否也有它的相对优秀的一面. _________________ 李长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changkong |
|
|
返回顶端 |
|
 |
李长空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5/10/13 文章: 925 来自: 广州 积分: 5597
:
|
|
边缘 写道: |
三弦儿 写道: |
《踏莎行>>
这是一首双调小令,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
《踏莎行-醉春风》多处平仄不对,有待推敲.
我个人认为,既然是填词,就要按词谱填,不知楼主和斑竹是是什么观点.
纯属个见.海涵. |
同意三弦诗友意见,诗意固然重要,若平仄不对就不能言诗词。 |
古风是诗吗?它的平仄相对来说是比较宽的啊.
更不用说自由诗,它是不讲究平仄的.
先生这话有些偏激.
不过我个人赞同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应尽量避免"不以词害意"的局面出现。 _________________ 李长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changkong |
|
|
返回顶端 |
|
 |
三弦儿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5/11 文章: 3690
积分: 15149
:
|
|
春风两岸扶柳杨,碧涛四野涌金浪。
薄霭淡起隐青垄,浓香径里不识香。
这是古韵新音 的版块,我不是说都要按近体诗的格律来写诗,但既然是提到了古韵,我们何尝不能尽量的靠近近体呢?你说对吗?
这首诗没有举牌,我们不可能按格律去要求它.但我们可以推敲一下,试问,如果把碧涛四野涌金浪。 这个浪字的地方换成平声是不是更好! 垄,浓两字太近 是不是读起来有卡的感觉.
以上也只是我的个见,讨论一下.请别介意. _________________ 一壶茶 两杯酒 三根弦 日日练剑 夜夜操琴
欢迎到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65962381 |
|
|
返回顶端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