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星儿叶子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8/03/11 文章: 1403
积分: 4527
:
|
|
巫逖先生诗歌赏评(一)
星儿叶子/文
一、巫逖先生诗歌的生命高度
巫逖先生,澳籍华人,国际著名诗人。大学本科,曾任高级工程师。他出生于马来西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回到祖国求学,大学毕业后,积极参加国家建设,把青春献给了祖国,现居澳大利亚。巫逖先生60岁开始从事诗歌创作,提倡国际迷你诗,提倡[353短俳],纵情与台湾著名诗人张航老师对诗。巫逖先生现任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庞德说:“诗是生命意识的最高点” 。由此可见诗与生命紧密相连,诗是生命意识最高点的表达。那么把诗与一位具体诗人相联系,他的诗是否表达了生命意识的最高点就很值得研究。换句话说,这个具体的生命体是否已经具备了体悟和表达生命意识最高点的条件和能力,这一定涉及到一个诗人生命累积的深度、厚度和广度,他的累积方式和结果,他对生命体悟和表达的方式和结果,他的生命的实际自由度指数和自我觉悟这种自由度的能力指数等等,最终,这些综合因素巧妙恰当地实现相互作用才会诞生一位伟大的优秀诗人。从而他的诗歌创作才会实现庞德所说的“诗是生命意识的最高点”的不是“点”上的而是“面”上的,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诗意表达,也就是生命表达。一句话,生命的高度决定诗写的高度。巫逖先生生命历程的所有机缘恰好具备了以上所有优良条件,所以巫逖先生的诗写高度与生命高度融合为一,二者实现了和谐的无障碍的相互表达。他的生命在表达着他的诗歌,他的诗歌在表达着他的生命。其实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那就是生命的诗意高度和诗歌的生命高度二者不可分割。但是作为读者是通过阅读诗人的作品来理解诗人生命状态的,在具体论述的时候就从一个面入手了,于是得出的结论就是:巫逖先生的诗歌达到了生命高度。巫逖先生的诗歌可以担当庞德关于“诗是生命意识的最高点”的著名论断,并且用这一著名论断来解释巫逖先生的诗歌创作,一切难题将迎刃而解。
一位饱经世事的老人,一位曾经的高级工程师,一位曾经的中文盲,在60岁的时候忽然拿起诗歌之笔,用中国古老的方块字,以不可抑制的激情和喷薄而出的诗情一气创作了几千首诗歌,写出了《巫逖诗集》、《星星索》、《飞吻蓝土地》、《小亭春风》、《爱的Email》、《达令港之梦》、《天伦乐雪梨》、《袋鼠共和国》、《蓝亭墨帖》等多部优秀个人专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是生命的奇迹,更是诗歌的奇迹。诗歌正是诗人生命意识的表达,诗歌正是诗人生命意识最高点的体现。
巫逖先生诗歌生命高度的具体体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直抵生命本真的无障碍表达。巫逖先生之诗直抵生命本真,立体地体现了他丰厚的生命和灵魂,这是巫逖先生诗歌生命高度的最本质体现。首先,他的诗写关照无所不包,涉及自然、社会、人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林林总总,大事小情,宏观微观,可以说所在皆诗,所触即诗,已经达到生活即诗,诗即生活的自由融通的境地。他写过去,写现在,写未来;他写东方,写西方;写祖国,写澳洲;他写国事,写家事,写平常事;他写国家情,写亲人情,写友情,写爱情;他写震惊世界的大事,他写身边不起眼的小事。他感受自然之美,他表达人文情怀。总之,他的诗歌在世间无障碍地行走。其次,他所有表达直抵生命本真,他的诗情是来源于生命深处自然而然的激情涌动,是来自于真感悟、真体验、真情感。他不虚饰,不做作,不遮掩,直抒心曲,坦白率真,表情达意淋漓尽致。他爱国则激情满怀,反复抒写;他爱家则温情婉转,细致描绘;他爱朋友则体贴关切,不吝赞词。他爱自然,爱社会,爱生活,爱诗歌,他爱得纯粹而深情,他的爱就是他的诗歌,他的诗歌就是他的爱。诗人的博爱情怀直抵生命本真和生命的高度。再次,诗人的无障碍表达不仅指情感上的坦白真挚,自信自如,还指诗人对多种诗歌形式出神入化的运用以及语词运用上的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二)生命能量不可思议的喷薄。从巫逖先生创作数量之惊人,对事物感知之敏锐、反应之迅速,以及他在百行长诗创作中持久的激情支撑来看,他的诗歌创作体现了他生命能量不可思议的喷发状态。诗人饱满而持久的诗情爆发,唯一的解释就是生命达到自由状态时令人惊讶的巨大潜能的爆发。巫逖先生诗歌之中已经百分之百溶进了他的生命能量和血液浓度,这样酿造出的诗歌美酒带着无比醇厚的生命芳香,品之给人以悠久深长的回味。巫老诗歌集中体现了一位饱经世事的老人开阔豁达的胸怀、天真纯朴的情怀、平易高贵的品质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一曲曲动人的生命乐章。读巫老诗作不仅是诗情在感染你,更是诗人的人格魅力在感染你。以巫老长篇诗歌为例,他的长篇诗作往往洋洋洒洒,一气百行,蔚为大观,这充分体现了一个诗人超强的创造能力。长篇大作创作是要靠内在强大气力来支撑的,而且这种气脉要一贯到底,不能停歇和终断。其整个创作过程脑力和心智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文思泉涌,想象奔突,意象飞旋,语词跳荡,如长河奔腾,一泻千里,最终完成辉煌的乐章。这样的长诗创作最能体现一个诗人综合的生命能量和艺术功力,非大家不能完成优秀之作。而巫老这样的优秀长篇之作,随处可见,随手翻出一篇来就够你震撼半天的。例如:先生的名作《母亲颂 —— 献给共和国六十庆典》以长篇之重充分表迏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一位爱国华人的高尙情操。再如他的近作《雨中,望大海的诗》(100行。2010.7.5.电脑写作一气呵成于悉尼)、《夜,太平洋的梦》(100行。2010.7.9.晚在南悉尼黄金海岸腹稿)、《南非世界杯》(100行)、《我当高级工程师的时候》(100行)等等等等,而且有的长篇诗作是一气呵成或腹稿完成,从中我们可以想见诗人超凡的创作状态。
(三)主客体高度统一,诗人与外物超和谐相融。生命的高度应该是主客体的相融而不是相悖,我们在巫逖先生的诗歌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诗人总能站在高处命笔,又从生活细处升华。他无论写大的事物还是小的事物、复杂的事物还是简单的事物、美的事物还是丑的事物,最后他都能用自己的一个“场”把它们罩住,使之最终和谐地存在。这个“ 场 ” 就是诗人观照客观世界时的大气融通的境界,它是自由的,它是真实的,它是自在的,它是接近和回归事物本来面目的。这样,在阅读他的作品时我们不是被撕裂和强行打碎的感觉,而是不由自主地沉入其诗歌境界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诗人创作时没有站在他的诗歌之外,因而他能引领读者进入他的诗歌之内。这是人们所说的化境吗?从阅读角度来看,这是文学艺术给人带来的舒适和美感。诗歌之写是需要达到一定高度和境界的,但又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的,这需要多种因素的机缘巧合才行。因为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我在此只从阅读角度来谈一下。诗人这样描绘《悉尼仲秋 》 :“一杯绿茶刚刚喝完/高雁一行过/寒松淤雪” 诗人的主观感受和外在景物的点染非常自然地融为一体,把悉尼仲秋的特色由内而外、由外而内传神地表现出来。在祖国悲痛的日子,诗人也《默哀三分钟》 :“共和国低垂着半旗在日出东方悬挂成永远的痛/十三亿低垂着头颅在静默中成永恒的痛 ” 祖国的痛、民族的痛、诗人的痛全在那“低垂着”的“半旗”和“十三亿低垂着头颅”里成为“永恒的痛” 。《比萨斜塔之旅》 :“美女登天/斜着/世界在这里/斜着/斜/就是胜正!” 诗人居然可以这样描绘他眼中的比萨斜塔,看来“斜着”比正着好,真是妙绝。不再更多举例,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巫老感受事物的独特之处,感受到他诗歌中主客体的高度统一。
(四)诗人与语言超和谐相融。语词、诗人和诗歌三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巫逖先生的诗歌给我们做出了切合实际的回答,三者应该是相融关系。从巫老的诗歌中可以看出,语词成为了他生命自然延伸的部分。他的诗歌语词百分百精纯,没有水分,没有遮蔽,需要的自在那里,不需要的从来没有进入过。巫逖先生的诗歌语言达到了口语的精粹化,“口语”保证了表达主体与被表达的客观外物的最大限度的真实贴近,而“ 精粹化”则保证了主体与客体互相发现、互相作用,直至最后融合为一个确定存在时的诗意升华和经典呈现。也就是诗歌语言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诗歌文本成为最后的结果。所以,诗歌和诗人和语词是相融一体的。巫逖先生诗歌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达到了自然浑成的境地,他的语言似乎没有任何节制可又总是恰到好处。他的长诗均有开阔气象、豪迈气势,气韵贯通,一气呵成,如江河奔腾,似大海辽阔。他的短诗机巧灵动,含蓄蕴藉,珠圆玉润,诗意缤纷。
杜甫曾称赞李白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事实上不是任何诗人都可以做到“诗无敌”的,而巫逖先生堪当此赞语,应该是“巫逖诗无敌” 。
附录:
《母亲颂 —— 献给共和国六十庆典》
十月,那年
我走近了中国
走向了初升的太阳
走进了母亲年青的怀抱
十月,那年
您还只是第四个生日庆典
刚从外患中走过
刚从内乱里平定走来
十月,那年
我铁了心,毅然决然
放弃自祖辈起就寄宿的故土
放弃榴槤水果漂香
走有自己特色的路子
飞向自己想往的天空
母亲,我回来了
从中国遥远的南洋
自金色的十月
从东方之珠到万里长城
开始书写,我人生第一首长诗
——母亲颂
我的脚印,深深地注入新中国的版图
我的血液,深深地涌入母亲的动脉里
我的青春歌声,和到黄河大合唱
我的诗,写入东方神奇的列车
走进我心中的共和国
走着
走着
感受自己走成东方巨龙的自豪
自十月起
我的爱,全给了共和国的版图
全给了耕耘这块版图的人民
全给了我们共有的春天
太爱您了,我的母亲
您温柔的
美
是当今最和谐的
母亲,您在我的诗中
绝对是一个引人倾目的大海
绝对是
超级美,与概括力
在您怀抱的日日夜夜
我不是一名打工者
我是名不副实的建设者
地地道道的爱国者
《祖国颂》是我发自内心创作的名篇
是载入诗册的代表作
不是小溪
是大海
再出国也是一个大爱
爱我大宋、爱我大唐
爱我人民共和国统一的江山
彩虹鹦就是一个爱的辐射
我走过绿色的季节
走进十月的金秋
我缅怀
我眷恋那让爱染指的亲情
母亲没有忘却我
我没有忘掉母亲
爱,是五湖四海的
爱,是五彩缤纷的
我自四季皆蓝的蓝山出发
携带黄金海岸的阳光
天涯远了,凝海成珠
请接受天边另一角独特的风景
天伦之情
天伦之爱
天伦之乐
油然回归祖国
我庄重而成熟的母亲啊
只要有爱的辐射,我就站立
只要有水的温柔
我就沐浴
无论母亲以怎样的姿态展示
我都以惊喜的笑颜托出
橄榄枝的骨肉伸延
灿烂的季刊奇异的音容美妙回旋
我沉思过往的岁月
曾开拓过的处女地
和所有绿色的生命一起
骄傲地走向多姿多彩的季节
我们无须提问
东方的母亲心中拥有的那份爱
是天下无双
无与伦比
在浩瀚的天地间
我的母亲的爱
是无法以尺丈量其宽度
丈量其深度
母亲挺立在烟波浩淼的东海之濱
铺陈一座女神
展示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
展示春天的酒杯,展示青春的花蓝
母亲将生命中最美丽的特质
展示给风
宛如九天仙女,轻柔飘逸
展示生命的热忱
泊满关爱
温暖
温馨。将十三亿颗信心
托高于世人的面前
神州涌翠,滴水成金
母亲正承诺着
对自己生命的沉思,与
飞跃•••
十月。我果断而坦诚地
献上我的敬畏
海外游子的至爱
母亲,请收下!
走在海边
留下一串长长的脚印
喜悦,还是喜悦
感受彼岸的喜悦
十月,是一首诗
是一首亲近
母亲
越远越爱,越爱越亲的诗!
回眸六十年
感受一部巨变的长篇史诗
客家人从海外到故乡
又由故乡走向世界
《雨中,望大海的诗》(100行)
1、
“哈啰,你在哪里?”
“我在大海,钓诗”
“下雨啊,带伞了吗?”
“我在钓诗亭”
这里老伴手机查岗
打从丢掉拐杖头一次出海钓诗
从午后到太阳雨沉海
步行啊
2、
一路上
遇着说国语的,叫老乡
遇着说广东话的,叫老乡
遇着说马来西亚语的,叫老乡
遇着说澳式英语的,叫老乡
因为我,出生长大在马来西亚
成就春的理想在中国
成就彩虹文学在澳大利亚
3、
临海机场
一架起航,向北
我托它带去问候
问阿诗玛的长篇小说上百万字了吗
问小燕子的著作寄出了没有
问天姐的第二本著作出版到手了吗
问张航的对诗选友情比书厚重
告诉周道模杂志收到,谢谢了
4、
雨中,望大海的诗
海风为我送诗
临海雪原为我编辑
谁要问,诗有多长
去问十里海滩
诗有多高,去问银鹰飞翔的高度
诗有多厚
去问海轮抛锚丈量太平洋水深
5、
雨中,望海的诗
悉尼的海就是一首诗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澳洲著名诗人冰夫老师
把[海、阳光与梦]写成一部散文名著
他那一首“看海的人”
写得维妙维巧
问诗家“回家的路该怎么走”
6、
“我爱看海
尤其爱看黎明的海”
冰夫老师是悉尼海的写手
他的冰夫抒情诗集[消失的海岸]
是我上手不过夜的好书
是十余位名家写评推荐的名著
是爱海的诗人必读的诗集
这70首散发于澳中美台湾香港
7、
诗人写海何止冰夫一员大将
澳洲著名诗人李富祺的
[澳洲的碧海蓝天]
澳洲著名诗人西彤的
[昨夜风雨]
澳洲著名诗人天外的
[阳光,海]
均是不朽的名著
8、
在澳洲
诗人不看海
就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诗人
诗人不泡海
就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诗人
诗人不写海
就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诗人
诗人与海应是一对孪生
9、
诗人看海
会看出诗来
诗人泡海
会泡出诗来
诗人写海
会写出一个海洋来
海洋是一首活的诗篇
海洋造就澳大利亚特色的诗人
10、
雨中望海
是一幅流动的画
云山云海
是上帝缔造
几只水鸟在海面搏击
时而像飘逸的云
时而像浮雕的白帆
这是一个没有阳光的天空
11、
让雨和着风,下吧
我在钓诗亭放钓
放长线
准能钓着几尾
倾国庆城
钓不着北斗星,罢了
就钓南十字星下的
美人鱼
12
在南太平洋的澳式
阿诗玛
离感觉很远
离我的诗很近
流金溢彩的方块字穿透云雾
在南天下映出的诗
在大海与时间的距离
只是天水一线
13、
如果你真是大海的芙蓉公主
那就潜入海底化作月亮吧
海浪拍打着沙滩凝泪的礁石
发出问候
那波澜壮阔的往事
随江水西流
去触摸涌动的蓝
去触摸涌动的蓝
(2010.7.5.电脑写作一气呵成于悉尼)
《纪念》[4•25]
序:那年一万名反法西斯的澳纽勇士在土尔其战场壮烈献身。赋诗纪念先烈们的献身精神,是诗人的天职和本份。
每年此日
为什么总是天空阴沉下雨
母亲们和玫瑰花总是流泪
那些英灵
在呼吁世界和平的光芒声中
复活
全站出来
《旱殇 》
大地母亲张开口
渴望
男人掉泪
石林少女裸露着
发烫的胴体
企盼上天的黄河
一条瘦瘦的鸟舌
挂在枝头……
《婵媛图》
序:巫逖在眼疾治疗期为Y君《印象之内,物象之外》名著出版赋一首“巫逖迷你诗”急贺。
我用耳朵倾听着
我用鼻子闻着
我用心抚摸着
我看不见妳的美丽
风晓红湿处春姿秀
婵媛紫荆城
鲜卉岂肯
妒天香
《世界客家山歌:蓝山情歌》
天蓝哪有蓝山蓝
蓝山哪有姐妹蓝
蓝眼睛的三姐妹
令旅游人更灿烂
(注:蓝山是南半球旅游胜地。
三姐妹崖是蓝山的胜景。)
《三星堆遐想》
三星伴月的江南
一束长须
在杯中搅动着乡思
不经意间
一根点破西湖水
回一声清脆
桂花煮酒
还是,古蜀的香
(三星堆:四川古蜀文化遗址) |
|
|
返回顶端 |
|
 |
山城子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01/06 文章: 7522 来自: 贵州 积分: 23182
:
|
|
返回顶端 |
|
 |
巫逖
钻石级版主——感谢您,和我们一起成长!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3192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30496
:
|
|
最重量级的评论
最厚重的爱
最完美的梦 _________________ 巫逖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www.azchy.com |
|
|
返回顶端 |
|
 |
星儿叶子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8/03/11 文章: 1403
积分: 4527
:
|
|
返回顶端 |
|
 |
巫逖
钻石级版主——感谢您,和我们一起成长!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3192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30496
:
|
|
这篇论文等级较高,我自收藏入馆,永存纪念.再次感谢星儿叶子. _________________ 巫逖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www.azchy.com |
|
|
返回顶端 |
|
 |
曾庆怀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7/26 文章: 4381 来自: 广东深圳 积分: 20247
:
|
|
很抱歉,我刚看到星儿叶子诗评家撰写的《巫逖先生诗歌赏评》(一)、(二)的诗评。我认真的阅读、感受、体味后,我为这篇诗评而鼓掌,这是一篇很好的诗评。作者深刻的、全面的、客观的介紹了诗人巫逖先生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艺朮,读后让人们对巫逖诗人的诗歌创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作者写道:
“巫逖先生诗歌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达到了自然浑成的境地,他的语言似乎没有任何节制可又总是恰到好处。他的长诗均有开阔气象、豪迈气势,气韵贯通,一气呵成,如江河奔腾,似大海辽阔。他的短诗机巧灵动,含蓄蕴藉,珠圆玉润,诗意缤纷。” 我完全同意作者对巫逖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上述评价。
巫逖先生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他热爱祖国,他也热爱居住国,表达了一位爱国华侨、华人的高尚情操,他热爱生活,忧国忧民,他把自已的生命融在诗情中,把弘扬中华文化为已任,所以他的诗歌思想性比较高,不因自已在异国他乡而疏远祖国和家乡,相反的他的心更加贴近祖国和人民。这是他诗歌创作的动力和源泉,这不是我们想拔高巫逖先生,这在他的诗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有诗为証。
还希望读到星儿叶子的续评。向星儿叶子致敬、问好。 _________________ 曾庆怀
“澳洲彩虹鹦中文作家笔会”理事 |
|
|
返回顶端 |
|
 |
星儿叶子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8/03/11 文章: 1403
积分: 4527
:
|
|
曾庆怀 写道: |
很抱歉,我刚看到星儿叶子诗评家撰写的《巫逖先生诗歌赏评》(一)、(二)的诗评。我认真的阅读、感受、体味后,我为这篇诗评而鼓掌,这是一篇很好的诗评。作者深刻的、全面的、客观的介紹了诗人巫逖先生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艺朮,读后让人们对巫逖诗人的诗歌创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作者写道:
“巫逖先生诗歌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达到了自然浑成的境地,他的语言似乎没有任何节制可又总是恰到好处。他的长诗均有开阔气象、豪迈气势,气韵贯通,一气呵成,如江河奔腾,似大海辽阔。他的短诗机巧灵动,含蓄蕴藉,珠圆玉润,诗意缤纷。” 我完全同意作者对巫逖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上述评价。
巫逖先生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他热爱祖国,他也热爱居住国,表达了一位爱国华侨、华人的高尚情操,他热爱生活,忧国忧民,他把自已的生命融在诗情中,把弘扬中华文化为已任,所以他的诗歌思想性比较高,不因自已在异国他乡而疏远祖国和家乡,相反的他的心更加贴近祖国和人民。这是他诗歌创作的动力和源泉,这不是我们想拔高巫逖先生,这在他的诗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有诗为証。
还希望读到星儿叶子的续评。向星儿叶子致敬、问好。 |
感谢您赏读!我更多的是学习巫老诗歌,从中受益多多。他的作品如大海,我只取一滴水而已。曾认真拜读您写的关于巫老诗歌爱国情怀的诗评,深深赞同。同时对巫老表达深深敬意!文中不妥之处还请各位前辈指正。始终处于学习中,还望各位前辈多多指教。问候祝福! |
|
|
返回顶端 |
|
 |
蔡德茹
会员等级:3
性别: 
加入时间: 2009/09/06 文章: 259 来自: 中国·北京 积分: 1032
:
|
|
返回顶端 |
|
 |
蔡德茹
会员等级:3
性别: 
加入时间: 2009/09/06 文章: 259 来自: 中国·北京 积分: 1032
:
|
|
巫逖先生的诗歌语言达到了口语的精粹化,“口语”保证了表达主体与被表达的客观外物的最大限度的真实贴近,而“ 精粹化”则保证了主体与客体互相发现、互相作用,直至最后融合为一个确定存在时的诗意升华和经典呈现。也就是诗歌语言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诗歌文本成为最后的结果。所以,诗歌和诗人和语词是相融一体的。巫逖先生诗歌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达到了自然浑成的境地,他的语言似乎没有任何节制可又总是恰到好处。他的长诗均有开阔气象、豪迈气势,气韵贯通,一气呵成,如江河奔腾,似大海辽阔。他的短诗机巧灵动,含蓄蕴藉,珠圆玉润,诗意缤纷。
————————————————————————————
好评!就要这样写诗! _________________ http://blog.sina.com.cn/qingqingxiaocaoyaoqin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