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非马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1/13 文章: 1461 来自: 芝加哥 积分: 8045
:
|
|
从十三岁离开广东乡下,先到台湾,后到美国,这几十年当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泥土,但泥土似乎早已渗入了我的血液。即使身处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的都市,仍有许多东西能引起我对泥土的记忆。我随时可闻到泥土芳香的气息。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赤脚常同泥土混为一体。小时候,每天早上被从菜园工作回来的母亲叫醒,第一个闻到的,便是这泥土气息。那时候父亲一个人在南洋做生意,母亲带领我们兄弟姐妹在家乡过活。不识字的她,只希望我们好好念书,田里所有的工作几乎都由她一个人包办。而小时候体弱的我,大忙也真帮不上。但我喜欢跟著她在绿油油的菜园里转,拔拔草,捉捉虫,浇浇水。她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从不让自己闲著,也很少听到她诉苦。
一九八O年我头一次回国,同离别了三十多年的母亲见面。历尽沧桑进入暮年的母亲同二哥及弟妹都已离开原来的乡下,搬到汕头附近的一个小县城定居。在那个陌生的环境里,我总感到有点格格不入。当时以为是由于我多年不用家乡话,许多感情无法充分表达的缘故。但后来想,没有故乡的泥土来触发昔日的记忆,恐怕也是原因吧!
如今母亲同父亲已双双安息地下,永久地同泥土融为一体。泥土对于我,除了孕育万物之外,又加上了包容一切的新意义。我记不起没受过一天教育、不识一个大字的母亲,曾说过什么惊天动地的话,但她对泥土的真挚感情,她那如泥土般执著与淳朴的性情,对体力劳动的喜爱,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对子女无私的奉献与牺牲,都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一生。
八十年代台湾乡土作家杨逵先生曾到美国访问。大概因为都对泥土怀有特殊的感情,我们一见如故,彼此感到非常亲切。一九八五年他去世时我写了一首<写在大地上的诗>记念他:
用铁锹
写在大地上的诗
他们说
美是美
却容易枯萎
这种白纸黑字的迷信
我现在知道
祗不过是士大夫们的
一厢情愿
因为远在地球的这一头
我的心
正砰砰响应
你永不停息的铁锹
沉着的落地
而从你脚下的石头上
迸出的火花
我深深相信
将在无数个暗夜里
点燃许许多多的眼睛
默默的母亲,默默的诗人,默默的泥土,在我默默的思念里,都成了永恒。 _________________ 欢迎访问<非马艺术世界>
http://feima.yidian.org/ |
|
|
返回顶端 |
|
 |
刘剡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5/11/10 文章: 1317 来自: 中国神农架 积分: 8910
:
|
|
 _________________ 《澳洲彩虹鹦》——获澳洲国家元首贺信高度评价的季刊征稿中(每天在本论坛选稿)
《森林文学》( 接受网上投稿)
snjlzy@163.com |
|
|
返回顶端 |
|
 |
非马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1/13 文章: 1461 来自: 芝加哥 积分: 8045
:
|
|
返回顶端 |
|
 |
美祉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2110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1072
:
|
|
默默的母亲,默默的诗人,默默的泥土,在我默默的思念里,都成了永恒。
深爱故土,让人敬重的非马老师。 _________________ 美祉
【《澳洲彩虹鹦》网络版】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
|
|
返回顶端 |
|
 |
|